淄博某中学一起甲流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3

淄博某中学一起甲流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李守军

李守军(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湖田镇卫生院255000)

【摘要】目的分析淄博市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淄博市某中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的分布情况、临床表现以及处理措施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对部分疑似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甲H1N1流感核酸。结果淄博市某中学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为317人,罹患率为5.43%;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9月,317例疑似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46:1,其中99.05%病例年龄为13-18岁。病例症状典型,有发热,并伴有咳嗽和(或)咽喉疼痛。采集的25份现症患者的咽拭子标本,其中12份甲型H1N1流感核酸呈阳性。结论学校是甲型H1N1流感暴发防控的重点场所。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疫情的监测、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知识培训以及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工作。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病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R1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2-0048-02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epidemiologicalcharacteristicofH1N1influenzaoutbreaksinschoolinZibo,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thepreventionandcontrolinschool.MethodsDescriptiveepidemiologyandstatisticanalysiswereutilizedtostudytheonsettimeandclinicalsymptomsofconfirmedcases,controlmethodsofH1N1influenzaoutbreaksinschool,throatswabofinfluenza-likeillnesscaseswascollectedandDNAoffluviruswasdeterminedbyReal-timeRT-PCRtest.ResultsAtotalofSchooloutbreaksofH1N1borderlinecaseinfluenzatookplaceinZibo,andtheattackratewas5.43%.TheschooloutbreaksweremainlyoccurredinSeptember.Among317borderlinecases,malesandfemaleis1.46:1,99.05%agedfrom13to18yearsold.Thesymptomsweretypical,andallofthecaseshadfever,coughand/orsorethroat.collected25influenza-likeillnesscasesthroatswab,12caseswereconfirmedwithinfluenzaA(H1N1).Conclusion??SchoolshouldbethefocusofpreventionandcontroloftheoutbreaksofH1N1influenzainfuture.Itisurgenttostrengthenthefollow-upworks,suchastheepidemicsurveillanceinschool,trainingandeducationaboutknowledgeofpreventionandcontrolH1N1influenzaandvaccinationpropaganda.

【Keywords】InfluenzaA(H1N1)OutbreakEpidemiologicalinvestigation

甲型H1Nl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病人是主要传染源,可在学校、幼儿园、养老院等人员密集场所发生暴发。2009年10月9日-10月30日,山东省淄博市某中学暴发了一起以发热、咳嗽、咽痛、流涕为特征的的甲型H1N1流感样疾病,张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根据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结果,证实是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来源与方法

1.1资料来源:疫情资料来源于张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人员对该校所有病例的登记,以流感个案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个案调查表,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年级、发病日期、就诊医院、体温、咳嗽、咽痛和流涕症状等。

1.2方法:

1.2.1病例定义:①流感样病例:诊断标准为“发热(腋下体温≥37.5℃),伴咳嗽或咽痛之一,缺乏其他实验室根据流感样病例”。②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流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试行版第2版)和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方案定义。

甲流暴发疫情定义为:14d内,出现2例及以上具有流行病学联系的甲型H1N1流感疑似和/或确诊病例;学校甲流局部疫情暴发定义为同一学校同一年级2-3个班级,14d内出现多个甲型H1N1流感校内感染病例的确诊病例,且病例呈现明显的聚集性。

1.2.2检测方法??对部分早期患者按照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监测方案(第一版)采集咽拭子,在冷藏(4℃)条件下24h内送检,由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流感病毒网络实验室)采用Real-timeRT-PCR检测甲型H1N1流感核酸。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此中学为走读住宿混合式,全校共有学生5476人,教职工361人,住校学生1565人,在校午休学生1644人,学生宿舍520间,集体食堂5个,会议室1个,2009年10月9日-30日,该校发现了317例疑似流感样病例,其中学生314例,教职工3例,涉及4个年级86个班级。

2.2首发病例:刘某,男,18岁,高三、三班学生,10月9日患者出现发烧,体温37.5℃,有咽痛症状。

2.3发病时间分布本次疫情发生于2009年10月9日—10月30日,持续22d,张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接获疫情报告后,立即对该校进行了流感防控部署,并成立由卫生行政、疾控中心、医疗机构组成的区联防联控防控工作组进驻学校,共同协助疫情防控。由于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时长为1-7天,多为1-3天,且起病急、传播迅速,虽经各有关部门采取了多项积极的防控措施,但由于学生的聚集性和广泛流动性,以及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普遍易感性,使得在暴发流行期间每隔2-5天均有一个小暴发流行。发病时间分布如下图:(图一)

2.5人群分布在317例流感样病例中,学生314例,罹患率5.73%(314/5476),教职工3例,罹患率0.83%(3/36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4.91,P<0.05)。其中男生188例,女生129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46:1。在317例病例中,年龄主要集中在13-18岁之间,占总病例的99.05%.

2.6临床症状情况317例病例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37.5℃)306人,占所有病例的96.53%,78例病人有咳嗽症状,占所有病例的24.61%,70例病人有咽部充血疼痛的症状,占所有病例的22.08%,29例病人有流涕症状,占所有病例的9.15%。

2.7实验室检测在发生的317例流感样病例中,共采集了25份早期病例的咽拭子,经淄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有12份呈现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阳性率达48.00%。

2.8控制措施在该校发生疫情后,区联防联控防控工作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边调查边按照卫生部有关方案要求,以书面控制意见书的形式提出控制措施①加强对学生食堂、学生公寓消毒措施的落实[1]:进一步落实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等场所的预防性消毒措施,强化餐厅地面、桌椅表面及食品餐饮具消毒工作。同时,强化对学生公寓消毒措施的落实,做到学生寝室、楼梯、走廊每日三次消毒,消除卫生死角,切实切断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②加强对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的管控:凡体温在37.5℃以上,经用药后持续不退烧或病情加重者要立即要求其到淄博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就诊,根据其病情轻重程度及临床医生的建议,采取居家或入院治疗,切实杜绝重症病例发生。③做好对流感样病例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强化对密切接触者的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凡与近期实施医学观察回家隔离治疗的学生同宿舍,以及同一班级相邻座位的同学,自发热学生医学观察之日起,上、下午各增加一次体温检测、戴口罩上课,已达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的效果。④加强对车辆合租(乘)学生的管理:凡车辆合租(乘)学生一律戴口罩乘车;学生家长要督促车主每次接送学生前,对交通工具进行严格的消毒,每个车辆指定一名学生任乘车组长负责督促落实,防止疾病的交叉感染。⑤强化教学楼、办公楼的消毒措施的落实:教学楼、办公楼楼梯、扶手、走廊、厕所、水龙头、门把手等部位的消毒工作,要落实责任人,做到每日二次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⑥加强对重点班级的监控:当天新发现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达5例及以上,或发现当天内仍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的学生累计达30%及以上,该班可实施停课。⑦加强对停班学生的管理:停班学生凡无症状,不发烧,建议不要到医院去咨询或就诊,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⑧加大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在每天早自习或适当时间,利用广播等形式进行防控知识宣传,提高教师、学生防控意识。通过控制措施的实施,从10月26日开始,病例无再上升趋势,10月30日疫情结束。

3讨论

2009年开始在全球流行的H1N1流感,是由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为1~7d,多为1~3d),病人是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容易实现(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群普遍缺乏免疫力,学校、幼儿园、监管场所等人员密集地点易发生暴发流行[1]。而此次淄博某中学甲流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为:(1)流感样病例的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所以并未引起学校及学生家长的重视。从本起疫情来看,病例集中于13-18岁的青少年,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乏力、咽痛等轻症为主,未出现重症、危症和死亡病例,与有关报道[2-3]一致。进一步提示甲型H1N1流感致病力较为温和,其症状与季节性流感类似[4](2)学校的传染病疫情报告观念淡薄,疫情报告不及时。调查显示,甲流暴发疫情首例病例报告越早,并能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则该起疫情越易得到有效控制。因此,当学校甲流疫情暴发时,及时隔离病例以及规范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之一。(3)学校是人群聚集的场所,学生间接触频繁,为防干扰通常教室门窗关闭,造成室内空气不流畅,并且有住宿、午休及合租出租车的学生,极易造成流感的暴发。因此建议: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加强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福利院、监管场所等人员密集单位疫情监测报告和晨检工作,及时发现并做好病例隔离治疗;另外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校医的有关甲流知识、诊断以及报告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使之充分地认识到甲流防控工作的重要性,严格执行卫生部《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方案》以及《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暴发疫情处理技术指南(试行)》等文件要求,将每日的晨、午检工作落到实处,及时按规定向疾控机构报告疫情;做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促进人民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防病意识和防病能力;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加强室内通风换气;根据联防工作机制,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提高人群免疫保护率等措施,可有效减少发病和死亡,减少暴发疫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俎炳灿,张巧红,张冬民,徐向华,等.许昌市某大专院校一起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暴发疫情调查

[2]柳洋,陆剑云,陈庆良,等.广州市首起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0):870-871.

[3]谢朝军,袁俊,刘于飞,等.广州市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流行病学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9,30(10):872-874.

[4]宋俐,谭兆营,朱凤才,等.4起学校甲3型流感爆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控制措施效果研究.疾病控制杂志,2005,9(6):584-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