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内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研究

张海锋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内科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名,按学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采用传统教学法对对照组学生进行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对观察组学生进行教学,比较两组学生的阶段测试成绩,采用我校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所取得效果的评价情况。结果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的实践成绩和理论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调查显示73.33%的对照组学生认为传统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良,而96.67%的观察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良,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内科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并能获得学生的广泛认同,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内科教学;案例教学法;传统教学法

随着医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现代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因而对医学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内科学知识的理论性强,需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生多感觉乏味、枯燥,学习兴趣不高[1]。这种形势下,传统的医学教学法已不能适应现代医学教育的需要。为培养更多合格的医学人才,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迫切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内科教学质量[2]。本文以我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比较探讨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后学生的学习效率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令人满意,现具体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60名,其中男34名,女26名,年龄18~21岁,按学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名。其中观察组有男生16名,女生14名,年龄18~20岁,平均(18.74±2.67)岁;对照组有男生18名,女生12名,年龄18~21岁,平均(19.11±2.38)岁。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临床阶段初期理论知识水平等比较差异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采用传统教学法对对照组学生进行教学,以消化系统疾病为教学内容,先要求学生预习,然后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备课,借助多媒体软件在课堂上教授相关内容,学生则在听课的同时做好课堂笔记。采用案例教学法对观察组学生进行教学,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教学内容精心准备案例。选择病例时保证其来源的真实性,同时还要比较典型,以适用于缺乏临床经验的学生,且对其临床内科学习具有实际意义。(2)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在案例讨论之前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制订科学的授课计划,在课前发放案例给学生冰指导学生如何分析和学习案例,如何分析和讨论所布置的问题等。(3)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就案例病因、病症、诊断等问题展开讨论,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先在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展开组间讨论,就各组提出来的讨论结论进行反驳和补充,最后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总结和归纳,要求学生对案例教学过程及其感受、讨论所获得的经验写出总结或案例分析报告。

3.评价标准

3.1阶段性测试

两组学生均于8学时教学任务完成后对其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阶段性测试,测试内容有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案例分析等,满分为100分。

3.2教学效果评价

采用我校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学生对所采用教学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分为优、良、差三级。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P<0.05表示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2.1测试成绩

测试结果显示,两组间实践和理论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显示观察组认为案例教学法效果为优的学生有17名,认为良的学生有12名,认为差的仅有1名,优良率为96.67%。对照组认为传统教学法效果为优的学生有8名,认为良的学生有14名,认为差的有8名,优良率为7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模拟真实案例,通过营造特定情境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并指导其进行分析和决策的教学方式。研究证实[3],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内科学教学之中可有效激发学生对内科学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此,我们尝试着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内科教学之中,旨在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凸显其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为日后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如何提高内科教学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多,张仲林[4]以该校2008级和2009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开展教学,结果显示2009级学生的实践成绩和理论成绩评分均明显优于2008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实践和理论成绩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该报道相符。提示内科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内科学教学效果,学生不仅理论知识扎实,其实践能力也获得明显提高。分析前原因,可能如下: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可将内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治和真实案例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借助多媒体软件使学习内容更生动,也更切合实际,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整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认同度[5]。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达96.67%的观察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良,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该教学方法获得了学生的广泛肯定,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内科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课提高内科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增强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可在实际教学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玲,王瑞娜.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34):87-89.

[2]李平,徐全华.论问题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1):288.

[3]张剑鹏,郭晶,王卫.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