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及循环不良患者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的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老年及循环不良患者留置针穿刺置管方法的改进

黄荣

黄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儿科湖北武汉430030)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越来越普遍。它的使用既能减少患者的痛苦,节约护士的操作时间,在抢救病情危重的患者时,能很好的保证静脉的通畅。而临床上,对于老年及循环不良患者而言,其静脉置管的难度较高,往往不能一次就穿刺成功。要想真正减少患者的痛苦,节约护士的操作时间,只有改进方法提高静脉置管一次成功率。

1资料与方法

对2011年3月至2012年1月住院的此类患者采取随机抽取160例进行随机分组:A组为实验组采用改进后的方法,即将留置针置入血管见回血后,保证留置针软管有1/2进入血管后退出少许针芯,挤压看是否有回血,确定软管在血管内后打开活塞,随着液体流动的推力顺势将软管全部送入。B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置管。

2结果

实验组一次置管成功率达96%,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仅为76%。

3结论

改进后的方法能提高静脉留置针置管成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4注意事项

穿刺及送管过程中,右手要始终固定好穿刺部位的皮肤;因为对于老年及循环不良患者而言其血管弹性较差且易滑动,固定的手一旦松开,随着血管的滑动留置针管很容易刺穿血管而造成穿刺失败。

优点:由于老年人循环不良患者的血管脆性较大,血管不充盈,往往即使是见回血用软管送入血管不能保证其不会刺破血管,同时由于血管不充盈,在送管过程中也增加了折管的可能性造成置管的失败;改良后的方法是随着药液的输入,血管扩张,能大大减少软管刺破血管和软管的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