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 1

小儿静脉输液液体外渗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朱桂菊闫晓云杜惠敏

朱桂菊闫晓云杜惠敏

(泰安市中心医院2710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5-0258-02

临床上,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常出现液体渗漏现象。一些刺激性强的药物外渗,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局部皮肤瘀血,甚至发生静脉炎而增加患儿的痛苦。为了防治小儿静脉输液时液体外渗,本文分析了100例患儿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2011年10月~2013年10月发生静脉输液外渗患儿100例,男孩67例,女孩33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1岁。其中头部静脉输液11例,四肢输液89例。静脉输入10%葡萄糖酸钙外渗引起皮肤破溃2例,皮肤肿痛16例;静脉输入20%甘露醇外渗引起皮肤肿痛5例;静脉输入10%氯化钾外渗引起皮肤肿痛8例;静脉输入碳酸氢钠致皮肤肿痛3例;静脉输入一般药物外渗引起皮肤肿痛66例。

2.原因分析

2.1患儿因素

小儿由于哭闹,不配合,血管细小不够显露,使静脉穿刺失效而致外渗;在输液过程中,幼儿好动,输液部位难于固定,而导致外渗发生,一旦发生外渗不能及时有效处理,而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

2.2药物因素

主要与药物酸碱度、渗透压、药物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有关。如静脉推注20%甘露醇4~8次后,可造成血管壁增厚,内皮细胞破坏,血管内淤血,周围组织炎症及水肿等,而生理盐水组却无此改变[1]。

2.3物理因素

包括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危害,液体输入量、温度、速度及时间,压力与静脉管径及舒缩状态是否相符,针头对血管的刺激,拔针时对血管壁的损害[2]。

2.4血管因素

休克时组织有效循环血量灌注不足,血管通透性增加,而静脉输入多巴胺后,静脉壁的营养血管发生痉挛,静脉壁可因缺血、缺氧而通透性进一步增加,导致药液外渗。

2.5护理人员因素

静脉穿刺时选择较细、不易固定的血管。静脉穿刺技术差,见回血后没有沿血管方向再进针,穿刺成功后固定不牢固,患儿轻微活动针头就脱出血管。护理人员工作量大,没能及时巡视病房及穿刺部位,液体渗漏后未能及时发现。

3.对策

3.1选择合适的静脉,提高护理人员的静脉穿刺技术,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尽量为患儿做留置针穿刺,减少渗漏的机会,在关节处穿刺时给予小夹板固定。根据患儿的病情及所用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调节药物输入速度,选择静脉穿刺时,由远端到近端进行选择。

3.2静脉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操作,消毒范围直径5~7cm,尽量避开原来穿刺针眼,防止消毒液渗入针眼引起疼痛,也防止输入液体从原针眼外渗。

3.3做好宣教,指导患儿家长不可随意调整滴速,穿刺部位的肢体尽量减少活动,如穿刺部位出现肿胀、发红、疼痛时,立即告知护士,以便及时处理。

3.4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输液过程中及时巡视,巡视时要注意观察输液部位、速度、茂菲氏滴管的液面、输液瓶内的液面,多与患儿家长沟通,发现异常或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3.5发现液体外渗立即关闭输液开关,拔针,更换针头,另选穿刺部位进行穿刺。对外渗处的皮肤进行消毒,按压至不出血时,用生理盐水加盐酸山莨菪碱湿敷,也可用50%的硫酸镁湿敷或75%酒精湿敷,或用土豆切成薄片贴于外渗处,肿胀很快就会消失。

4.小结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抢救患儿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一种风险较高的护理操作技术,及时安全有效地静脉输液,可以减轻病痛,挽救患儿生命,使患儿尽快康复。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确保质量,保证患儿的医疗安全,在穿刺血管的选择、输液速度调整、输液过程巡视及宣教指导等方面都是预防输液外渗的关键。外渗后立即进行有效处理,可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任旭东,曲在屏,杨栗,等甘露醇静脉注射对兔外周组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68.

[2]林桂荣,刘京凤,王恒珍,等20%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