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传统武术,优化体育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渗透传统武术,优化体育教学

吴绍许

重庆市秀山县东风路小学重庆409900

摘要:武术是起源于我国的特有项目,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本,坚持“内外兼修”“术道并重”为特点的运动项目。把武术教育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促进心理完善,还有利于小学生的人格培养,为实现伟大的中国复兴梦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体育武术教学策略

武术是小学体育的重要必修课,深受小学生的喜爱。武术具有一定的健身性,可以用来比赛,体现武术的竞技性。通过武术的学习与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锻炼学生的身体,使身体更为强壮、灵活,对速度、力量、协调、耐力等各方面的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们应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开展武术教学。

一、注重武术理论的教学

小学生年龄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几乎没有接触到武术,他们对武术的知识了解很少。为了有效地开展武术教学,就要让他们了解武术,了解武术动作、套路的教学内容以及武术的起源与发展、武术对学生自身的好处等。因此,在学习武术时要注重武术理论的重要性。武术理论知识非常丰富,这些知识的获得可以是教师讲授,也可以是让学生自己看教材,还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安排几个学生查找同一个内容,学生分成几组,就可以查找更多的内容,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在课堂上分享或者制成小报在班中交换阅读。当然,也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比如,学生对电影明星成龙非常熟悉,可以播放一个他的动作电影片,再让学生谈一谈对中国武术有什么样的看法。最后,老师再进行综合,向学生讲解武术的更多知识,比如起源、发展、内涵以及武术的特点、作用等。通过武术理论的学习,学生对武术的理论知识有了理解,也对武术产生了兴趣,理解了武术精髓离不开攻防技击。要让他们懂得,我们小学生学习的武术不是花拳绣腿,而是形成一个良好的武术基础,只有打好了基础。才能让自己成为一名武术明星。

二、做好示范动作,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动作表象

武术动作复杂多变、套路多样,对方位线路和内外动作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必须通过完整、规范、正确的形体动作来展现武术内涵。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做好相应的示范动作,帮助学生构建完整、规范的动作表象,使学生准确把握武术的基本概念和形象。尤其是动作身法、用力程度、眼法和神韵等,都是无法用言语表述清楚的,这就需要教师进行规范的示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技术动作的印象。如果教师的示范动作优雅漂亮,还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增强教学效果。教学开始阶段可以通过完整和规范的动作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深刻的第一印象。例如,小学体育武术教学的武术操就是以下肢站立情况下的手部变换动作为主,其结构比较简单,教师直接采用完整示范即可;对于已经具备动作基础和已经学过的武术动作就不必进行重复示范,只需完整示范即可。如果在教学中遇到动作难度较大、套路较为复杂的动作,可以采用“完整示范——分解示范——完整示范”的方式实施教学,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技术全貌,还能提高学生对动作细节掌握能力。如,在教学“大跃步前穿”这一动作时,教师就可以先做完整动作,然后对其加以分解,将整体动作分为两个部分——上肢动作和下肢动作,然后教师分别教授,当学生掌握完整动作后再让学生自主练习。

三、利用游戏加深课程趣味,培养武德精神

小学武术教学是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的科学教学,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教师需要锻炼学生武德精神。武术的道德从古至今影响约束着很多人,也在不断影响着学生们。莎士比亚说:“游戏是孩子们的工作。”游戏是所有孩子都无法抵抗的东西,教师应该好好利用这一点装点枯燥的课程。我经常会组织孩子比赛作为游戏的延伸。比如有一课是锻炼学生的平衡力和腿部力量,我就安排整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许多个小组,在操场上准备“金鸡独立”的游戏。就是将身体重心移到左腿,右腿屈膝提起,左掌置于左胯旁,掌向朝下,眼向前平视,成左金鸡独立势。然后开始计时,如果有人坚持不住脚落地时就认输,坚持时间最长的人胜出。大家为了赢得比赛,都努力坚持。但中途有人为了胜利,作弊换了另一只脚,我在课堂结束时点名批评了这名同学。诚信也是武德精神的一部分,告诫他不要为了游戏就作弊。以小见大,及时制止这种行为,才不会让他在以后的人生中也做出这种行为。孩子们的学习活动要建立在游戏之上,才能让他们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调动身体尽力完成教学目标。

四、加强武术教师队伍建设

小学武术课的开发为很多体育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的机会,是展现自我价值的有利场所。在小学体育教学的武术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武术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首先,教师要不断树立自己的课程意识,课程意识可以充分反映教师的教学行为。其次,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武术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这就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定期对武术教师进行培训,邀请知名的武术大家传授武术技术,不断地更新武术教师的水平,使教师对于武术教学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开发目的有一定的把握。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的方式加强武术理论知识的储备,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武术课程资源开发能力,这样才能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武术教学的任务。专业的武术教师是开发小学体育教学中武术课程资源的关键,所以学校应多招聘专业的武术人才,将武术精神全面传递给学生,从而提升武术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强化武术教师的意识。

总之,武术运动注重内外兼修,具有壮内强外的效果,也能够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正所谓“习武先习德”。因此,学习武术可以培养学生尊师重教、讲礼守信、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小学生是中华民族的未来,也是中国武术的希望,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大力开展武术教学,有助于增强学生身心素质,弘扬我国民族文化和精神。

参考文献

[1]田旭论小学体育教学中武术教学的有效开展[J].新课程(小学),2012,(06)。

[2]祝艳新课程改革下武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发展研究[J].体育时空,2016,(12)。

[3]徐立阳武术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