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育中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语文教育中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实践探究

屈凯闫晶高虹

屈凯闫晶高虹

黑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而在我国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学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渗入,将语文教学更加立体化,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加了解,在信息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将传统文化渗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

了解国外优秀文化的同时,还能充分体会传统文化蕴含的魅力,是进一步宣扬我国传统文化、促进高职学生优秀发展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育;优秀传统文化;爱国精神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语文教学中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探究

课题编号:16G478

引言:现阶段的高职语文教育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目前比较薄弱,在高职语文教育中,相关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并没有进行相应的重视,因此导致现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了解国外节日和文化,而对于我国传统文化并不了解。对于在校高职大学生,利用大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是最为适合的选择之一。

1、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当代意义与作用

纵观中华文化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流派众多,非常复杂,其中对中国人产生深远而重要影响的主要有:以儒家为代表的纲常伦理道德观,概括为“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传统价值最核心的体系;以道家为代表的“无为而治”思想,主张“道法自然,逍遥齐物”;以佛家为代表的宗教思想,主张“慈悲”“普度众生”等。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虽然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随着不断学习而有所拓展,但是在心智方面还没有完全成熟,尤其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方面还存在不成熟的状况,很多高职大学生仍然有“稚气未脱”的特点。

高职院校通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入传统文化教学,从教学模式上进行了转变,传统模式的高职语文教学是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教学,而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则更加立体的展现了传统文化对于语文教学的积极影响,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加全面的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发展。

2、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是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

2.1、高职大学语文为平台进行传统教育的可行性

语文课不是专门的思想教化,所以它不是高高在上的。语文课以文学经典作品为经纬,呈现文学史的全貌,通过对优秀文本的细读领悟,透析其间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沐浴在人文主义情怀的河流之中,去感受真善美的人文魅力,同时使学生对优秀作品的写作奥妙有所了解。

2.2、高职大学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现状就有了很多困惑和无奈:有时教学内容难度过大,高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有限,失去学习兴趣;有时重复中学或中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高职学生学习的自律性相对较差,会在短期

内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效果差,学生不喜欢。现有专门为高职学生规划的大学语文教材就比较缺少,另外学生能找到的课外教学资料也非常有限,包括高职图书馆的馆藏资料和学生平日积累的资料。

3、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策略

3.1、价值观的引入———教材编订篇目选择

抓好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根据调查结果,高职学生普遍对中国古典文学篇章和当代经典篇章感兴趣,学习意愿较强,那么在文本选择上,可以予以侧重,并将文化价值观的熏陶贯穿整个课程,能否传递中国文化价值观应始终作为选择文本的标准之一。比如,《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文言短篇小说巅峰之作。在中学语文课本中选取《狼(三则)》这样的篇章,突出文言描写的传神,说明狼性的狡猾残忍。高职大学语文选取篇目时则应更进一步,比如选取名篇《画皮》,这是在当代中国知名度很高的篇章,近年来被改编成影视剧学生熟知,但是真正通读过原文的高职学生少之又少,因此讲解此篇目可引起学生广泛的兴趣。对于长篇作品不可能整本引用,主要在于引起学生兴趣,课下阅读。所以,选取导读章节,做好导读与整本介绍就是教学重点。现有的大学语文教材中大部分是由著名学者撰写的,教师可以用来参考,集百家之长。但是名家导读由于篇幅限制,往往都是简洁的介绍或是评语,并不利于学生深刻地体会作品的文学性和价值观;并且简介往往缺少对作家所在年代、作家经历及作品整体的介绍,使学生缺少宏观的把握,对节选的内容断章取义或是失去兴趣。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重点补充以上不足,旨在引导学生课下自主阅读。

3.2、价值观的归宿———自我养成引导教育

如何检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理解,单纯依靠测试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比如测试可以强制学生背诵下杜甫的名篇,但是强制的背诵是不能使学生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国忧民的心态。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他们有能力完成的方式,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体会,找寻蕴含在经典篇章中的传统价值观。比如请学生完成一篇读后感,也许因能力有限,文笔可以不够优美,但是必须写

出真实感受,这是检测学生是否体会到价值观等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教师再结合学生完成情况总结学生已经理解到的和尚未领悟的部分,深入引导。对于教材中的节选篇章,单独讲授效果往往不佳,可以分别请学生根据兴趣去阅读全本。在后半学期的课程中轮流请学生介绍全本和讲解体会,同龄人的讲解有助于吸引高职学生课堂注意力,引发阅读兴趣,这样又可以促进课下的阅读思考,自觉感知、接受经典作品中传递的传统价值观,体味穿越时空的思想交流的快乐,养成探索、思考、判断的习惯和能力,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其力量都是不可小觑的。

4、结语

现阶段的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少之又少,因此,在高职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一种必然。文章中笔者通过对传统文化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作用的分析,从传统文化发展、与其他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学生自身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掌握程度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大致阐述,从而进一步体现了传统文化对于现阶段高职语文教育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就《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答记者问[EB/OL].http://www.cssn.cn/jyx/jyx_zcyd/201404/t20140402_105520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