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程度体温对军事训练致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影响

/ 1

不同程度体温对军事训练致热射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影响

王霞唐淑花赵淑霞李晓丽李新立刘群才

王霞唐淑花赵淑霞李晓丽李新立刘群才(解放军第159中心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8)

【中图分类号】R5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372-01

部队官兵在野外训练、抗洪救灾及战争中易出现劳累型热射病,甚至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2],且病人体温均在40℃以上,分析不同程度对军事训练致热射病MODS的影响,为临床预防、治疗和护理MODS提供理论依据。我们于2009年07月~2010年09月对3批27例军事训练致热射病不同体温者MODS器官障碍发生时间及恢复时间、器官受累率进行了观察及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本组共3批27例,均为男性。年龄18~20岁,平均18.83±0.82岁。均符合热射病诊断标准,即体温≥39.0℃以上,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MODS发展。发病1~2h入院,既往心、肝、肾功能正常,无免疫功能缺陷。27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MODS。

1.2MODS诊断标准凡具备以下两项或两项以上脏器功能衰竭即可诊断为MODS:①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衰竭: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②心功能衰竭:心率≤54次/min,平均动脉压≤6.55kPa(49mmHg),收缩压<10.7kPa,需要多巴胺维持者,或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一过性心脏停搏、心律不齐;③肺功能衰竭:PaO2≥6.8kPa或出现低氧血症并需辅助呼吸者;④消化道功能衰竭:呕血或黑便,内窥镜检查确诊有应激性溃疡或出血性糜烂、需要输血者;⑤肾功能衰竭:BUN>17.85mmol/L,Cr>265.2μmol/L;⑥代谢功能衰竭:空腹血糖<3.79mmol/L或>16.22mmol/L;血钾<2.8mmol/L或>6.0mmol/L;⑦免疫功能衰竭:机体出现难以预料且难以控制的感染;⑧血液功能衰竭:血小板<50×106/L,白细胞<4×109/L或出现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1.3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处理由SSPS11.0软件完成,组间显著性差异采用χ2检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同时有2个器官功能受累15例,3个4例,4个3例,5个3例,6个2例,共累积器官81个。每人以8个器官(系统)计算,体温越高器官发生障碍越提前(P<0.05),器官受累率[累积器官数目&pide;(例数×8)]明显增加(P<0.01),受累器官恢复时间越延迟(P<0.05)。

3讨论

热射病是一种全身炎症性反应综合征,其病理生理过程类似于重症脓毒血症,有细胞因子介导全身炎症反应。军事训练致热射病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高强度的体能训练造成,大部分病人体温均在40℃以上,在高热状态下,机体呈应激状态。在应激状态下,机体的醛固酮和利尿激素明显增高,内脏灌注量减少,处于高动力循环与低灌注缺血、高代谢及组织氧摄取与利用障碍状态。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当运动产热超出负荷,骤升的体温直接损伤了组织及血管内皮细胞,而广泛性肌损伤、体液缺失、储积的代谢物,以及休克时的无氧代谢激活了体内自损性炎性反应,释放的过量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过量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内皮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并导致局部缺血和血栓形成;通过激活炎症细胞,上调黏附分子、NO和氧自由基等损害组织,加重全身炎性综合症(SIRS)的瀑布效应,进一步发展为MODS。

机体代谢率的增加,意味着机体耗氧量增加。热射病者体温越高,机体代谢率越增加,高代谢状态,且外源性营养物质不能阻止其自身消耗,机体组织缺血、缺氧相对越增加,机体组织缺血、缺氧程度越高,组织受损程度越增加,发生障碍速度也越增加,且损伤器官更广泛,器官受累率增加。同时热射病者体温越高,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和激活,免疫应答过程进一步强烈,激活炎症细胞及上调黏附分子、NO和氧自由基等损害组织程度增加,SIRS瀑布效应进一步加强,组织损伤越严重,加速了MODS的发生发展。体温越高,MODS的发生发展的速度及程度增加,加上器官受累率的增加,使军事训练致热射病者治疗、护理难度加大,治疗、护理周期延长,MODS恢复时间延迟。所以军事训练致热射病者体温越高体温越高器官发生障碍越提前,器官受累率越增加,受累器官恢复时间越延迟。

参考文献

[1]纪筠,宋青,周飞虎,等.军事训练导致的致死性劳力性热射病病因学调查与分析.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33(8):1035~1037.

[2]宋青,王秀英,周飞虎,等.越野训练致热射病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救治分析.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3):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