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治疗骨科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3
/ 2

探讨治疗骨科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有效措施

孙立波

五常市人民医院150200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患者出现脂肪液化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2年间在我院骨科治疗的80例骨科手术后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研究。结果:80例患者全部经过骨科手术治疗后均出现脂肪液化症状,经过20天左右的治疗全部患者治愈,有部分患者在治疗10天左右的时候就已经痊愈,最慢的26天痊愈。80例脂肪液化患者均无感染情况出现。结论:根据临床研究分析,临床中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多是以下的几类:第一,由于患者自身的身体因素,由于肥胖过度及营养不良,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第二,由于手术操作不当,使用电刀时时间掌握的不够好,导致切口缝合时患者切口受损,以及术中患者伤口长时间曝露,造成了患者的伤口液化。基于以上几点医生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应注意使用电刀的时间和手法,对于自身有疾病的患者术后进行血糖控制,保持营养供给,防止液化产生。对于已经出现脂肪液化的情况,则应该积极的给予相应的治疗,使患者早日痊愈出院。

关键词:骨科手术;肥胖;脂肪液化;切口

骨科手术操作比起其他的手术要求更加高,使用的无菌技术也更加严格。术后患者一般较少出现并发症,可是因为骨折部位的血运比较差,所以骨折处软组织的损伤情况也较严重。目前人们不爱活动,身体体质偏差,自身抵抗能力弱,还有就是因为生活条件的改善,很多人都营养过剩,体重较高,导致了肥胖和代谢病普遍存在。再来就是医生的操作问题,导致了伤口脂肪液化。此次我院对80例出现骨科手术后脂肪液化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现有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10年至2012年我院共有80例接受骨科手术出现脂肪液化的患者,是全部骨科手术患者比例的1.53%。这些患者中有32例是男性,48例是女性,最小患者18岁,最大患者64岁。本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都使用了高频的电刀操作,手术时间是46分钟-5个小时,平均时间2.6小时,切口长度7-23cm。

1.2诊断标准。脂肪液化在术后的3-7天内出现。本组所有患者是在一般认为以下几点的为脂肪液化:①切口愈合不良,并伴有坏死组织及积血;②患者切口会有黄色的渗出液,按压切口皮下会出现较多的油脂样的渗液;③切口的边缘平整,无红肿;4渗出液连续1-2次培养,没有细菌生长。

1.3方法。①首先对病人经行血糖的控制,餐后2小时患者的血糖应该控制在10mmo/L以下,使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以及贫血症状得到控制和恢复,可以应用红外线照射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②要使患者的切口时刻处于干燥状态,根据不同患者切口渗出液的不同情况对患者使用不同的方法,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的切口渗液会比较少,而且液化的范围不是很大,这样的情况则不需要对患者拆除缝线,可以通过按压切口的方法来使渗液尽量的从患者体内排出,换药几次后可以对其拆线;但有的患者手术切口的渗液较多,则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对待,可以拆线园针且用红外线技术来照射切口,再用胶布使创口对合,换药几次可以拆线;有的患者情况较严重,切口可能会出现全部的脂肪液化,则需要全部拆除缝线,对切口经行冲洗,要在切口旁开一个较小的口来负压引流。③结合患者的情况来选择抗生素治疗,围手术期的抗生素使用要合理,积极的进行抗感染预防,让患者尽快康复。开放性骨折以及骨盆骨折等骨科手术,需要在治疗前、中、后均进行抗感染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④手术操作要把握好细节,遵守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手术,避免患者伤口出现感染情况,抗生素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1.4统计学方法。分别统计不同患者的治疗情况,对实验数据经行spss软件包处理,发现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和预防脂肪液化。

2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后都已痊愈出院。有60例患者属于一期愈合,20例患者属于二期愈合,所有患者伤口都未出现继发性的感染,也没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在这些患者当中愈合最短的为10天,最长时间为26天。

3讨论

骨科手术后出现脂肪液化的因素比较多,但是最多的就是患者自身的体重以及手术电刀操作问题两类。体重是指患者自身的肥胖,脂肪组织过多,其血运差,手术的时候,患者的血管被切断,导致了该部位的供血不足,脂肪就会液化。还有就是电刀的刺激,导致脂肪组织导电能力降低,毛细血管阻塞,用一般肥胖患者出现脂肪液化的几率比较高。

进行骨科手术后脂肪液化的预防工作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为肥胖患者进行多侧孔引流,将积液及时的排出;第二,医生使用电刀进行手术操作的时候,要将其强度控制好,防止电凝进行组织切割,减少电刀和脂肪组织的接触时间,避免脂肪组织坏死;第三,进行缝合的时候,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让已经坏死的组织能够尽快的清除;第四,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控制。

综上所述,在骨科临床中术后出现脂肪液化的情况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这些因素既有患者自身的原因比如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等,也有骨科医生手术操作的问题比如电刀使用时间过长或操作不当,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能够让患者获得更加良好的手术效果,使伤口创面尽快的愈合,避免脂肪液化的发生,造成感染,提高了手术的风险性。

参考文献

[1]苏明宝,王一平等.切口脂肪液化20例诊治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3):144

[2]胥少汀主编.骨科手术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91

[3]郭太霞.中药联合微波理疗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8):126

[4]徐勇,康宁,张驰等.云南白药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7(1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