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工作中的伦理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医学检验工作中的伦理问题

袁凤英

袁凤英

(新疆阿勒泰青河县人民医院新疆阿勒泰836200)

【摘要】检验医学是利用实验室各种设备,进行健康状态评估,是医学诊断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检验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精神,要求其充分认识检验工作重要性的同时应遵守医德医风规范,具备医学伦理和保密原则,学习医患沟通技巧,加强检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检验服务质量。

【关键词】检验医学;医务工作者;医学伦理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21-0084-02

医学检验中的伦理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医疗质量和社会声誉。本着一切为患者服务,一切为临床服务的宗旨,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医学检验中的伦理问题。

1.医学检验中存在的伦理问题

1.1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则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医学道德问题和医学道德现象的学科,它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由于历史、认识及工作性质等各种原因,伦理问题还未引起检验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1.2医务人员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调查发现,34%的患者认为医务人员能主动告知,也就是说大多数医务人员未能主动履行告知义务。目前,我国大部分医疗单位的标本采集都是由临床护士完成的,少量标本由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采集;尿液、粪便、痰液等标本由医生、护士或检验人员指导并交代注意事项后,由患者自行留取。另一方面,检验标本的采集还需要患者的配合。如患者的情绪、状态、生活习惯、饮食起居、服用药物,甚至昼夜生理的变异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各种各样的标本的采集是否规范和符合要求,直接影响标本的质量,标本的质量又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即患者的利益。因此医务人员在标本采集前履行告知义务是非常重要的。

1.3检验科医疗废弃物处理不当,检验后废弃物(标本或菌种),细菌培养基,自动分析仪的废水等,若处理不当,可造成环境、水源污染,也易引起医院交叉感染。

1.4捆绑式检查:为了追求商业利益,将检验项目进行捆绑,比如大生化,不该检查的进行无谓的检查。

1.5检验结果回报周期过长。检验结果回报周期指的是从申请检验项目开始到检验结果取回的过程,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从实验室收到标本到发出报告的标本周转周期,反映的是实验室工作效率。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实验室信息系统、分析系统、人员素质、标本量等。就标本量因素来说,有的医院检验科是因为标本量太多了,忙不过来而导致周期延长;有的医院恰好是标本量太少,使医院认为少量多批检验成本太高,有的项目采取一周一次集中检验,因此将周期延长。

1.6不合理的检验通知单发放容易造成患者隐私的暴露,当前有些小型医院会将检验报告统一放在某处,需要患者自行领取,这就给其他人随意翻阅的机会,可能无形中会暴露了患者的隐私。

1.7报告单发放错误,有些工作人员工作不认真,在发放报告单时不认真核对,尤其遇到重名患者,就很容易出现发放错误。某医院在发报告单时将一古丽的病人经刮宫涂片证明已患宫颈癌,错发给无病的古丽,5个月后方发现,耽误了治疗,将医院告上法庭。

2.检验中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2.1在标本采集前,应与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向他们介绍相关医学知识和检验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排除患者的焦躁情绪。对于一些风险性和创伤性较大的标本采集,如骨髓穿刺,要签定知情同意书。另一方面,检验人员也要认真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尊重他们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建议权,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与同意,从而争取患者及家属的协作与配合,避免将来发生医疗纠纷。标本采集实施过程中,对于一些涉及患者隐私权的标本,如精液标本、尿液标本、阴道脱落细胞等,要提供适宜的标本采集场所;对于一些危重住院患者或意识障碍患者,尤其在无陪护人员的情况下,医护人员在采集时,要充分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2.2医疗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检验科是处理各种标本的部门,是医院病原微生物重点聚集地。检验科的垃圾分类应符合要求,医疗废弃物弃置于有生物安全标识的黄色垃圾袋,损伤性利器弃置于利器盒中,检验后标本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放置于医院污物统一处理点。加强检验科医疗废物管理既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也是检验医学伦理的基本要求。

2.3检验人员在开展新的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时,应该以临床需要和患者利益为第一要素,不可盲目追逐新技术,更不可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替换原有有效方法或捆绑多个检验项目,同时要时刻提醒临床医生不要开具不必要的化验单,保障患者的利益不受伤害。

2.4确保结果周转时间,特别是考虑特殊测试的患者情况,快速报告急诊结果。对于不能及时检测的标本应进行及时处理并存放在合适的环境中,否则标本中的成分会发生变化。

2.5保密原则,保守医疗秘密是非常重要的伦理要求,它是医学伦理学中最古老、也是最有生命力的医德范畴。检验人员在检验实践中应遵守两方面的保密原则:第一,对患者信息保密,不有意探听患者的隐私;不泄露在检验过程中知晓的患者隐私。第二,对于某些可能给患者带来沉重精神打击的检验结果,检验科有义务为患者的就诊信息保密。应安排工作人员管理报告单,并按唯一识别码发放。凡涉及患者隐私的检验结果只能提供给负责主治的医生、患者本人或经患者本人同意的其他人员。

2.6患者候检环境应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候检大厅是检验科的重要窗口,也是常规标本采集的地方,如大厅应有足够的空间以保证高峰期患者不拥挤,应多放置凳椅,方便患者休息;应安装视频播放系统、提供饮水设施;应设置电子叫号系统和报告单提醒的LED屏;体液窗口应紧靠卫生间,方便患者留取标本;血液与体液窗口适当隔开可减少粪便等造成的视觉污染;应设无障碍通道方便残疾人使用,设急诊通道做到急诊优先;采血过程中可能会有患者产生晕血、晕针现象,检验科应预设处置措施。

3.结语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临床检验项目的增多,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检验人员除了在采集标本时要小心慎重,保证采集过程的顺利和标本的有效性,还要注意尽最大可能的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检验结果。其次,检验人员还要注意检验结果周转周期,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是否紧急,以加紧报告检验结果。最后,检验人员在引进新的检验技术和项目时,应该考虑患者的利益和实际检验需要,不应该盲目追捧新技术,更不应该为了利益擅自替换检验项目或捆绑多种检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