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检验

/ 1

浅谈变形杆菌引起食物中毒的检验

高峰

高峰(锦州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所辽宁锦州121000)

【中图分类号】R5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3-0187-02

近年来,由于变形杆菌导致的就餐者出现食物中毒症状的事件时有发生。2011年锦州的两处酒店就发生两起因变形杆菌导致就餐者腹泻事件。而且,从患者的粪便和剩余食物及餐具涂抹样品中均检出奇异变形杆菌,结合现场流行病学和患者的临床表现,确认是由奇异变性形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此类事件在餐饮业常有报道,这就说明,变形杆菌虽是条件致病菌,但在夏季已经开始充当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杀手,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如何快速准确的检验此类细菌,本文作者就两次检验的体会,现将检验过程总结报告如下:

1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体温38℃以上,伴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大部分的病人最先出现的症状为腹泻、水样便、上腹痛如刀割样,潜伏期短者3h,长者14h,多集中在4-9h发病。

2样品采集

2.1剩余食物:两次均在10件以上。

2.2餐具涂抹:两次均在10件以上。

2.3患者粪便和呕吐物:有时会出现采不到的问题。

2.4患者的双分血清:两次均为5份以上。

3检验方法

按WS/T9—1996附录A及何晓青《卫生防疫检验》上的方法进行。

病原菌初筛将所有样品进行分离培养,此类细菌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呈迁徙状生长,但需仔细观察,容易被忽略;在伊红美蓝平板和SS琼脂平板上菌落无色透明或半透明,在伊红美蓝平板上可呈现片状蔓延生长菌落。在三糖铁琼脂斜面上呈-/+,且H2S+。尿素快速鉴定实验是本菌最显著的特点:0.5小时内即可变红。

系统生化鉴定将初筛的可疑菌株进行系统生化鉴定,见表1。再结合生物梅里埃公司的细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鉴定结果,确定为奇异变形杆菌。

表15株奇异变形杆菌系统生化鉴定结果

在上述鉴定基础上,还可以做下面的实验:

血清学凝集分型试验:普通变形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O抗原为49个,H抗原为19个,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进行血清学分型,由于条件所限,我们没有购置相应血清,未进行血清学凝集分型试验。

交互吸收试验:将不同样品中分离到的菌株进行交互吸收试验,经吸收试验,这些菌株菌不凝集,说明这些菌株是同一型别的菌株。

患者双份血清抗体监测按经典试管凝集法进行,结果患者恢复期同急性期血清之比显示抗体无明显增高。

同源性测定如果有条件的话,用质粒的方法进行测定,这几株奇异变形杆菌应具有同源性。

动物实验还应做小白鼠喂饲实验,观察组均应出现不同程度的寒战、竖毛、腹泻等症状。

根据上述病原学检测,同时结合现场流行病学和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确认食物中毒是由奇异变形杆菌引起的。

参考文献

[1]李孝权,李钏华,邓志爱等.广州地区七年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特征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3):622-625.

[2]樊永祥,刘秀梅.食源性疾病控制与饮食食品安全管理[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33(3):17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