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胸部摄片质量与自动曝光量的相关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DR胸部摄片质量与自动曝光量的相关性分析

向若谷1,2雷冬梅1(通讯作者)

向若谷1,2雷冬梅1(通讯作者)

(1.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宜昌443003;2.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宜昌443003)

【摘要】目的:探讨DR胸部摄片质量同自动曝光量二者具有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胸部摄片的患者340例,对其临床胸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背景信号值、肝脏信号值以及肺野信号值进行准确测量,并对曝光指数以及曝光剂量等数值进行详细记录。结果:完成平均辐射剂量的测定后,得出数据为0.554±0.125dGycm2,完成平均背景信号值的测定后,得出的数据为26894±1078,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62(P<0.05)。结论:针对DR胸片摄片质量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利用对诸多选定点信号进行测量的方法表现出可行性,满足设定的曝光指数范围。选择自动曝光,通过此种方法得出的剂量同患者DR胸部摄片进行比较的对比度表现出相关性。在自动曝光的前提下能够有效确保影像质量满足相关的诊断要求,针对瘦小患者,合理将辐射剂量降低对最终获得的图像质量不会造成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DR胸部摄片自动曝光量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6-0173-02

当前,已逐渐普及影像资料数字化,尤其是DR(数字X线摄影)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数字X线摄影表现了诸多的优点,其获得的图像清晰并且简单快捷,在临床X线摄影诊断的过程中应用意义极其显著。临床获得的DR图像质量好坏,同使用设备具有的性能以及选择的参数表现了一定的相关性[1]。为了研究DR胸部摄片质量同自动曝光量二者具有的相关性,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选择进行胸部摄片的患者,对其临床胸部摄片资料完成回顾性分析,现将具体的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340例实施胸部摄片的患者。其中男166例,女174例。患者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61岁,患者平均年龄为(38.6±1.5)岁。

1.2方法

在探测器两侧正中的位置实施胸部投照。投照的组织具体包括患者两侧肋骨外缘、肺尖上软组织以及两侧的肋膈角。在患者肩部软组织影位置留最小为3厘米,最大为5厘米。像源距定为180厘米,设定电压为125千伏。利用DigitalDiagnost系统完成本次胸部摄片的自动曝光。有效完成摄片后,将最终获得的图像传输到PACS系统。

由两名放射科医生在对应的显示器上对最终完成拍摄的影像质量实施系统评价,对合格影像质量进行准确判断,是否复合临床相关诊断的基本要求。选择进行研究的影像图片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可以对患者肺野、患者胸部与软组织以及患者纵隔的层次清晰进行分辨;此外同患者心脏相重叠的肺纹理也能够清晰被发现;没有出现因为DR探测器等相关影像设备原因而导致最终出现的的伪影[2]。

对所有患者的胸片进行准确测量测量,测量的内容有背景信号值、肝脏信号值、第9胸椎正中信号值以及肺野信号值。选择椭圆选区面积为60mm2,主要选择测定范围的平均值,并认真记录完成测量的各个平均值。与此同时,对患者胸片的kV、ms、mAs以及曝光剂量等进行记录[3]。

1.3统计学方法

针对所有的测量数据全部有效纳入本次实验具体的分析值。通过统计学软件学SPSS15.0完成所有数据的分析与统计,针对相关的数据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不存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具体的统计分析得出,mAs数值平均为1.268±0.288,曝光时间平均数值为3.114±0.691ms,EI的测定数值为393±23,测定辐射剂量数值为0.554±0.125dGycm2,测量的平均背景信号值为26894±1078,测量的肺野信号值为14865±1719,测量的肝脏的信号值为3714±399,测量患者第9胸椎正中的信号值为3349±302,患者肺野与背景信号二者的比值为0.554±0.067,患者肝脏与背景信号二者的比值为0.137±0.016。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患者背景信号值同辐射剂量二者之间表现了显著的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为0.762。患者肝脏信号值与背景信号值之间比值,同辐射剂量之间表现出了明显的相关性(P<0.05),患者第9胸椎信号值与背景信号值比值,同患者肺野信号值与背景信号值比值以及辐射剂量之间未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P>0.05)。

3、讨论

在本次的实验过程中,主要选择放射科医生对测得的影响实施系统评价,选择满足临床诊断相关要求的影像。经过分析发现,影像的对比度会对图像的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如果得出的影像质量较高,则其对比度在要求的范围内。所以能够得出,在对摄片质量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选择对诸多选定点具有的信号强度进行测量,表现了一定的可行性。

此外,对完成摄片的诸多参数进行测量之后,对DR胸部摄片质量实施系统评价,得出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的相关影像,其每一项参数全部在设备提供商所设定的参数范围之内。根据患者的体型,DR设备自动对曝光条件进行调整,可以有效符合临床的诸多要求。

总之,针对DR胸片摄片质量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利用对诸多选定点信号进行测量的方法表现出可行性,满足设定的曝光指数范围,选择自动曝光。通过此种方法得出的剂量同患者DR胸部摄片进行比较的对比度表现出相关性。

参考文献

[1]许传虓,周平,陈华芳,等.DR胸部摄影中最优KV选择的相关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1,8(31):559-600.

[2]刘毅,刘永波.全自动X线曝光控制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2,5(10):199-200.

[3]赵洪波,曲良勇,张沉石,等.DR摄片管电压与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相关性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3,5(15):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