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宫腔填塞的应用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剖宫产术中宫腔填塞的应用探析

胡娅

胡娅

(重庆市大足区妇幼保健院重庆402360)

【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术中出血应用宫腔填塞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2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采取剖宫产术,均为子宫收缩乏力、止血困难,术中均应用宫腔填塞纱布条进行止血处理,分析其止血效果。结果:25例产妇的宫腔填塞纱布条均顺利取出,进行按压宫底操作时,23例产妇无发生阴道出血,2例产妇发生少量性的暗红色出血;其体温、血象均恢复到正常范围;无一例发生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情况,且产后子宫恢复良好。结论:剖宫产术中应用宫腔填塞纱布条进行止血,具有起效快、止血方便的优点,进而能够有效减少继续出血。

【关键词】剖宫产术;宫腔填塞纱;止血

【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087-02

近年来,剖宫产率在不断提高,剖宫产术中出血发生率较高,且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过多出血,严重者发生休克症状,给产妇的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1]。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产后出血进行处理。笔者对我院2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产妇应用宫腔填塞纱布条止血,取得较好止血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2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2.1±0.8)岁;孕周34~40周,平均孕周(32.2±4.2)周;13例初产妇,12例经产妇;18例伴有流产史或者人流史,7例伴有2次以上的剖宫产;出血原因:12例子宫收缩乏力,8例子宫下段收缩不良和胎盘剥离面出血,5例胎盘粘连剥离面出血。

1.2宫腔填塞纱布条指征[2]

剖宫产术中胎盘、胎膜分娩出后,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或者胎盘剥离面活动性出血的情况,面积比较广泛,通过采取缩宫素、静脉滴注、肌内注射、胎盘剥离出血点“8”字缝扎以及按摩子宫等方法处理后,不能有效控制出血,进而采取宫腔填塞纱布条法进行止血;进行填塞前,对宫腔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发生胎膜残留、是否有胎盘等。

1.3方法

使用我院自制的宫腔纱布,大纱布条规格为长1.5m、宽6cm的大纱布条,进行填塞前,使用0.5%的甲硝唑溶液进行浸泡,并拧干;进行填塞时,首先使用卵圆钳夹住纱布的一端,从宫底进行填塞,到达子宫切口后,使用卵圆钳夹起另一端,经宫颈口将其送到阴道口内。填塞后,注意观察是否发生活动性出血,并对子宫切口进行缝合;对子宫切口进行缝合时,避免将纱布条缝进去,进而防止出现术后宫腔取纱布困难的情况;术后使用抗生素有效预防感染,并使用宫缩剂,其能够起到加强宫缩的作用,另外,注意保持会阴部位的清洁性,严密观察引道流血情况和宫底高度。

术后如产妇无活动性出血现象,且宫底无上升,注意保持会阴部的清洁;24小时后对会阴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并对其静脉滴注缩宫素、备血;佩戴无菌手套将阴道内的纱布条取出。

2.结果

本组研究中,25例产妇的宫腔填塞纱布条均顺利取出,进行按压宫底操作时,23例产妇无发生阴道出血,2例产妇发生少量性的暗红色出血;术后三天,体温控制为37~38.5℃,继续对其进行抗炎治疗后,术后第五天,产妇的血象和体温均恢复到正常状态;腹部切口按期进行拆线处理,为Ⅱ/甲愈合;无一例发生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情况,且产后子宫恢复良好。

3.讨论

产后出血不仅是导致产妇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且还是剖宫产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止血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术中大出血往往比较危急,需要对其立即采取止血处理。临床中常用的止血方法主要包括缝扎开放血窦、手法按摩子宫、结扎髂内动脉以及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等,如以上方法不能有效止血,则需要采取子宫切除术。其中,手法按摩子宫和应用缩宫素的疗效不为理想;缝扎骼内动脉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且操作时间较长;缝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子宫下段进行止血的效果较差;子宫切除术则会使产妇丧失生育功能。子宫不仅是重要的生殖器官,而且还具备内分泌作用,越有50%的卵巢血供来自子宫动脉卵巢支,如将患者的子宫切除,则会使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3]。宫腔填塞纱布条是产科一种比较古老的止血法,能够对子宫体感受器产生刺激,经大脑皮质对子宫收缩产生激发,且纱布条能够对胎盘剥离面产生压迫,进而发挥出止血的作用。但在剖宫产术中止血采用宫腔填塞纱布条时,要注意一下几点:(1)充分填塞纱布条,避免出现遗留死腔的情况,进而导致发生宫腔积血和隐性出血;(2)对子宫切口进行缝合的过程中,要小心缝合,避免将纱布条缝住,最后导致不易取出;(3)术中使用纱布时,首先浸泡甲硝唑溶液,拧干后再进行填塞,这样能够避免发生产褥感染;(4)术后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坚持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并应用抗生素;(5)严密观察宫底情况;(6)在将纱布条取出之前,要应用缩宫剂,避免再次发生大出血[4]。本组研究结果表明,25例产妇的宫腔填塞纱布条均顺利取出,进行按压宫底操作时,23例产妇无发生阴道出血,2例产妇发生少量性的暗红色出血;其体温、血象均恢复到正常范围;无一例发生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情况,且产后子宫恢复良好。

综上所述,应用宫腔填塞纱布条对剖宫产术中出血进行止血,能够有效减少继续出血,止血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周晓丽.宫腔填塞治疗未临产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01(19):200-201.

[2]陈玉婷,初晓丽,陶丽玲等.不同止血方式在剖宫产术中子宫收缩性乏力出血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刊,2014,10(04):82-84.

[3]杨桂芬.短时间宫腔填塞纱条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14(18):251-252.

[4]宋锐,戴国亮,徐少敏.宫腔纱条填塞术对术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止血评价[J].中国基层医药,2014,14(09):1313-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