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髓内钉与远端解剖钛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对比髓内钉与远端解剖钛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陈阳旺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外二科418500

【摘要】目的:探析髓内钉与远端解剖钛板在胫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折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共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将32例患者分为2组,将应用髓内钉治疗的1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应用远端解剖钛板治疗的1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以及统计两组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肢恢复优良率93.75%高于对照组62.50%,P<0.05;2组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髓内钉与远端解剖钛板在胫骨骨折治疗中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相比之下,远端解剖钛板的治疗及预后效果更佳。

【关键词】髓内钉;远端解剖钛板;胫骨骨折

胫骨骨折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长管状骨骨折,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10%以上,多发于儿童与青壮年人群,主要因高能量损伤所致,胫骨骨折多发部位为中下段1/3交界处[1]。目前,临床胫骨骨折治疗中常选择远端解剖钛板,是一种微创截骨板固定技术,可通过钢板与螺钉与骨牢固结合,形成牢固的内固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保护骨折血运。髓内钉是近年来一种新型胫骨骨折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血运干扰小,固定牢固等特点,与骨折生物学原理具有较高符合度,有助于患者进行早期胫骨功能锻炼[2]。因此,我院特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2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髓内钉与远端解剖钛板进行治疗,现将研究结果作以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骨折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共32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组研究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认可,且纳入患者均已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方法差异将32例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16例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18~77岁,平均(43.68±3.68)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2h~7d,平均(3.21±0.29)d;观察组16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7例,年龄21~79岁,平均(41.28±3.07)岁,受伤至就诊时间10h~8d,平均(3.36±0.84)d;2组患者的临床数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32例患者均在确定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后,给予抗感染以及手法复位处理,术前应用X线或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了解患者胫腓骨与踝关节情况。待患者肿胀症状明显缓解,创口平稳后,开展手术治疗[3]。对照组16例患者应用髓内钉治疗,在连续硬膜外麻醉状态下,将髓内钉固定于患者胫骨骨折处,经影像学检查确认骨折端复位满意度及髓内钉位置正常。观察组应用远端解剖钛板治疗,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解剖钢板固定手术进行复位固定,保证骨折端的解剖复位正确。术后,将患肢适当抬高,给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待患者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后,及早开展患肢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优、良、差四个等级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资料应用SPSS20.0软件比较,以(n,%)描述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描述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数据比较P<0.05,则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2组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2组手术指标对比()

2.1.2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肢恢复优良率93.75%高于对照组62.50%,P<0.05,2组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2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对比(n,%)

3.讨论

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石膏外固定以及骨牵引等传统治疗方法,获得的解剖复位效果并不理想,也不利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及早开展,导致患者骨折处恢复效果较差,且患肢功能恢复速度较为缓慢,且治愈后具有较高的畸形率[4]。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锁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骨科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获得医师与患者的广泛认可与青睐,且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两种治疗技术所应用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但是,由于胫骨骨折,多发生于近踝关节,且易波及踝关节,导致远端锁钉的内固定治疗受到较大制约,无法获得良好的解剖复位效果[5]。在医疗技术水平与医疗器械水平显著发展的现今,解剖型钢板内固定在远端骨折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胫骨远端解剖型钢板可良好适应胫骨的解剖特征,在胫骨骨折治疗中具有较多优势,首先,其与胫骨远端的解剖生理特点相符,匹配度较高,操作较为方便,且对于软组织造成的刺激较小,术后不易发生异位,可使粉碎性骨折固定的治疗难度有效降低。其次,钢板钉孔可从松质骨螺钉的不同角度拧入,具有更加可靠的固定效果。钢板末端的2个小孔,有助于术中临时复位固定[6]。最后,解剖钢板对于小腿具有稳定支架作用,可使胫骨骨折内固定的牢固性显著增加,有利于骨折部位的早日愈合,对于早期患肢的功能锻炼也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应用远端解剖钛板治疗的优良率高于应用髓内钉治疗的对照组,且在手术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等手术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与上述研究论点相吻合。

综上所述,胫骨骨折治疗中远端解剖钛板与髓内钉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相比之下,远端解剖钛板治疗及预后效果更佳理想。

参考文献:

[1]刘彬,程斌.髓内钉与远端解剖钛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4).

[2]南宠,马战备,于鹤童,等.微型髓内钉治疗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7):11162-11162.

[3]李铁军,孙玉花,田爱平,等.解剖型带锁髓内钉与万向锁定板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22):2666-2667.

[4]程荣.微创小切口锁定钛板与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7(29):167-168.

[5]熊国胜,余光书,林焱斌,等.髓内钉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6(2):22-28.

[6]袁瑞新,李海洋.MIPPO与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比较[J].浙江临床医学,2016,18(5):923-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