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的诊疗现状及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腹股沟疝的诊疗现状及发展趋势

顾少成

顾少成

(淮安市季桥镇卫生院江苏淮安223233)

【摘要】探讨腹股沟疝的诊疗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腹股沟疝的发病原因、解剖结构、诊断、治疗方法的进展、新型补片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简单、安全、有效、微创将成为腹股沟疝诊疗最主要的发展趋势,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从而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腹股沟疝;诊疗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059-02

1.腹股沟疝的含义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1],称“疝气”,最常见的是腹外疝,占全部腹外疝的90%[1]。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腹股沟疝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如若救治不及时,则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甚至致死。

2.发病起因

2.1腹股沟疝的发生主要是因为人在直立时,腹股沟区依靠的是腹横筋膜抵抗腹腔内的压力,无肌肉支持而发生。追根溯源,人类在进化后,腹股沟区域并没有适应这种压力的变化,而致使薄弱的腹横筋膜无法承受腹内压力,因此而出现了腹股沟疝。

2.2腹股沟疝对于对于男性而言,导致腹股沟疝最主要因素是在胎儿时期,发生的早期睾丸下降,而在其过程中发生了先天性的解剖异常,引发了腹股沟疝。睾丸在胚胎早期是处于腹膜后第二至第三腰椎旁,下移位后牵引腹膜、腹横筋膜且推动皮肤形成阴囊,阴囊随着睾丸下移的腹膜就形成了鞘状突起,此突起逐渐随着婴儿的长大形成睾丸鞘膜,如果此鞘突不闭合,或者是闭合不完全,就形成腹股沟疝。

2.3由于机体自身的免疫反应引起的腹内压骤然增高现象,腹部肌肉会自然进行同步收缩,从而使得腹内斜肌及联合肌下移,自发保护内环和腹股沟。但是如果腹横筋膜或者是腹横肌功能不全就有可能导致其内环失去保护性,此时,腹腔压若大于深外环,则可能造成腹股沟疝。

2.4其它的外界环境因素也会导致腹股沟疝,如吸烟喝酒及机械性损伤。吸烟会是人体新陈代谢紊乱,最主要是影响人体的胶原代谢,胶原代谢若被干预,结缔组织自然也会跟着受影响,从而就导致了腹股沟疝。腹股沟损伤则是会直接损伤肌肉、筋膜,使肌肉强度松弛,筋膜牵引力受限,进而导致腹股沟疝;喝酒会加速人体新陈代谢,跟吸烟对人体的影响类似。同时,人体过于劳累、妇女妊娠、男性前列腺疾病、腹腔积液等等都会导致人体出现腹股沟疝。

3.腹股沟疝的临床诊断

3.1腹股沟疝的诊断临床最常用的,也是居于首位的就是X线片,但是X线片并不适合于所有的腹股沟疝患者的诊断,它适合用于嵌钝性的腹股沟疝,站立位清晰可见肠胀气、阶梯状气液平等肠梗阻现象[2-3]。

3.2临床用于腹股沟疝诊断的第二种技术手段是CT,CT中以螺旋CT应用最多,因为螺旋CT较CT平扫而言,更能清楚的显示疝囊的解剖位置和疝的内容物。它主要适用于闭孔疝,对于隐形、表现不典型的腹股沟疝患者,而临床上又无法明确判定的,此技术可以明显的提示患者病变部位,当然要与其他相似疾病区分开来进行诊断[4]。

3.3B超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诊断技术,也是临床最为便捷的诊断技术。可以清晰的观察到疝囊内容物的供血供氧情况及血流速度,进一步详细探究有无坏死状况,B超检测可以确认山口位置的方式,区别直疝和斜疝[5]。

3.4造影技术是医学诊断技术的一大飞跃性进步,对于临床的很多疾病都能达到95.3%的诊断率[3],造影术应用于腹股沟疝的诊断一般很少,因为它对人体的损伤性极大,但是这种诊断技术的灵敏度高,诊断较为明确,在临床上也存在非常实用的诊断价值。

4.腹股沟疝的治疗

4.1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法最为常用也是最为实用的手术方法是无张力修补术,这种手术方法是使用人工合成纤维制成的网状补片加强腹股沟管壁,常见的术式有[6]:单纯网片修补术、预成形网塞加补片修补术、使用双层修补装置的术式、完全经腹膜外法、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

4.2腹腔镜疝修补术则是在无张力修补术的基础上,与电子、光学等高科技设备结合起来,形成率一种新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此种修补技术是在无张力作用下进行修补,并不需要强力缝合,也不会破坏腹股沟解剖结构、不需要游离精索,从而减少了手术带来的损伤[7]。术后复发率低,加快患者愈合;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一般在一周左右可获得痊愈。

5.腹股沟疝的修补材料

腹股沟疝的修补材料主要有不可吸收材料,这种材料一般是聚丙烯网片、聚酯网片、及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另一种是可吸收材料,该材料是在体内逐渐被溶解吸收,主要成分是聚羟基乙酸聚乳酸基乙酸网片和生物补片;复合型修补材料可以减少异物用量,防止粘连,耐受感染;新型三维立体补片主要用于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6-7]。

6.小结

腹股沟疝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类疾病,典型的腹股沟疝具有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及疝被盖等结构。腹股沟疝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并不突出,甚至有些患者没有任何体征表现,即使发现了也会因为在隐私处而羞于就诊,因此此类疾病往往容易被忽视,等到有体征表现时,病情往往是较为严重的时候,如果继续被忽略,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就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日趋提高,对腹股沟疝疾病的认识也逐渐加深,腹股沟疝这类疾病也就不再变得可怕,但是光是患者进行就诊是不够的,需要对腹股沟疝的发病原因、解剖结构等不断深入了解与创新,才有助于人们得到更好更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随着现代高科技的不断飞跃,计算机技术、微创技术、新型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技术人员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的创新,腹股沟疝的治疗,将会愈发完善。简单、有效、安全、微创必将成为腹股沟疝诊断与治疗的最主要发展趋势。腹股沟疝诊疗的完善,将使得腹股沟疝手术的治愈率大大提高,最大幅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疾病复发率,患者术后疼痛等方面也将得到减轻,并且这类手术方式恢复快,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从而使患者早日得到身心康复。为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医学者需要不断探索翻新,医学的不断创新和进步,将使人们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任玉伟,宿华威.腹股沟疝的诊疗现状及发展趋势[J].医学美学美容,2014,(9):767.

[2]沈海玉.腹股沟疝诊治标准临床路径的实践研究[D].山东大学,2015.

[3]沈志耘.大隐静脉曲张和单侧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路径的确定及其住院费用分析[D].苏州大学,2012.

[4]祝华义.小儿腹股沟疝治疗新进展[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3):315-317.

[5]邹冰子,隋峭崎,隋梁等.国内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J].海南医学,2013,24(17):2600-2602.

[6]夏明,张建先,马俊.腹腔镜腹股沟疝治疗现状[J].浙江创伤外科,2012,17(6):859-861.

[7]邵毅.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研究现状及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3,16(7):56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