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申卫陈庆丽(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目的:评价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2016年4月我科住院的160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检查路径表在患者入院时发放对其进行整体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首次宣教的知晓率及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患者每日询问需要做检查的次数。结果:实验组首次宣教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焦虑程度及每日询问护士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临床检查路径表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首次宣教知晓率,让患者对整个住院检查过程整体掌握,减少焦虑及减少护士重复宣教的次数,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临床检查路径表;健康教育;焦虑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139-02

随着医学发展、医疗需求的不断增加,临床路径作为确保医疗质量、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的管理工具,被广泛应用在医院管理中。临床路径是一种由专业人员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事先写好的标准化的工作流程,比传统工作流程更优化、细化,使大多数患者住院期间都能依照此流程得到规范的医疗诊治、提高护理工作效率、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不规范的检查路径导致护士麻木的执行医嘱,降低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1-3]。因此,为了给患者提供有计划的诊疗护理,规范医护人员的工作程序,我科制定了泌尿外科常见疾病临床围手术期检查护理路径表,并应用在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6年4月住院的160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2~68岁。文化程度:本科、高中、初中。随机分为对照组(80名)和实验组(80名)。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健康教育接受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方法,患者入院后,护士运用整体护理的模式进行常规入院宣教,各项诊疗护理等遵医嘱执行。

1.2.2实验组采用我科制定的路径表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1.2.2.1制定阶段根据卫生部规定,通过收集资料,从患者的需求出发,由主管医生、护士长、责任护士共同制定护理路径表,保证患者入院时就能对整个住院过程中需要检查的项目做到一目了然,达到制定该路径表的目的。

1.2.2.2临床检查护理路径表的格式:如表1

表1尿路结石围手术期检查临床检查护理路径表

1.2.2.3实施阶段患者办理入院,护士做好相关入院评估及环境、各项制度介绍,向患者发放护理路径表,告知患者发放该路径表的目的和详细讲解相关疾病路径表的内容,减少患者对自身疾病相关检查知识缺乏而产生的焦虑情绪。护士根据路径表的内容在每日下班前对需要检查的项目再次询问患者掌握程度,对此表内容有疑问的患者,可详细讲解。

1.3评价方法

评价患者对两种健康宣教方法掌握程度及患者焦虑程度和患者每日询问护士需要做哪些检查的次数。

1.3.1护士长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包括检查时间、检查内容等到床边以询问的方式调查患者首次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评价指标:掌握:患者能复述相关内容80%以上;未掌握:患者复述相关内容在80%以下。

1.3.2患者焦虑程度的评价方法: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此表包括14条评分项目标准,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0分:无症状,1分:轻,2分:中等,3分:重,4分:极重。总分≥29分为严重焦虑,≥21分为明显焦虑;≥14分为肯定有焦虑;≥7分为可能有焦虑;小于7分为没有焦虑症状。该量表已得到我国学者的认可,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4]。

1.3.3患者每日询问护士需要做哪些检查的次数评价方法:两组患者均连续调查4天,对比两组患者每日询问护士的次数。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首次宣教知晓率、患者焦虑程度、患者每日询问护士次数比较。见表2、表3、表4。

表2两组患者健康教育首次宣教知晓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讨论

临床检查路径表的应用,进一步规范健康教育的工作程序,提高健康教育的成效,将需要教育的内容与医疗的治疗路径相结合,突出该表的连续性和针对性,避免传统健康宣教模式中存在的麻木性、随意性及重复性,减少护士因工作忙、经验不足等造成宣教的遗漏和疏忽[5-6]。

临床检查路径表的应用,简单、易实施,能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7],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及早发放路径表能缓解患者因缺乏疾病相关知识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临床检查路径表的应用,有利于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调动患者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医护人员行为规范化,有效避免乱开检查等现象[8-9]。

可见,临床路径表的制定及应用,符合当前社会的整体要求。有计划的诊疗护理,能够保证和提高医疗质量[10]。坚持和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最终实现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11]。因此,该表在患者健康教育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子.临床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59-61.

[2]班博.实施临床路径促进护理实践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7):5-7.

[3]郑元.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的启示[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3):102-104.

[4]王纯,楚艳民,张亚林,等.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因素结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21(5):299-301.

[5]江会,马丽莉,李玉莺,等.临床路径护理文本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91-893.

[6]陈孝英,梁飞雁.健康教育路径在甲状腺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0,9(3):6-7,29.

[7]霍瑞玲,卢桂花,李唐,等.神经外科优质护理服务临床路径表的建立与实施[J].护理研究,2013,27(7):2006-2008.

[8]顾康莹.临床路径管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8):1665-1667.

[9]钟美兴,谢红英,曾琳,等.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9):63-65.

[10]郑岚鹏,陈爱文,邓山灵.临床路径在前列腺剜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4(30):48.

[11]张艳,田欢欢,聂圣肖,等.出院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