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在孤儿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1

心理辅导在孤儿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马生英

甘肃省康乐县综合福利院731500

在孤儿学生中开展心理辅导有利于孤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让更多的孤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其能够发现自我、完善自我,以活泼、开放的形式让孤儿学生身心受益。

一、孤儿学生特殊心理分析

孤儿学生来自无父无母的家庭,经历过重大的家庭变故,这些早期的惨痛体验,让孤儿学生在面对他人时缺乏安全感,进入新环境需要长时间的适应。他们的眼神里是恐惧与躲避,不愿接受新鲜事物,更注重物质上的需求。他们敏感多疑,对待他人不愿主动接触与沟通。情绪变化较大,一旦有不满,会产生过激行为以表达愤怒,自我控制能力偏弱。

1.封闭。

一个孩子在失去双亲后,也许周围的人会给予他关爱,但终究无法和自己父母的爱相比。他们不太容易相信别人,就算是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也不容易取得他们的信任,内心世界充满孤单、疑惑、恐惧,没有人陪伴,没有人分担,也没有人分享,慢慢地,他封闭了自己。然而,他们又很渴望被关爱和呵护,在看到同龄人可以投入到父母怀抱的时候,他们也会表露出特别羡慕和期待的表情。

2.自卑。

有些孩子安静且很自闭胆小,生怕自己的小世界被打破,走在路上总是低着头,在人群中总是沉默不语,每天都静静地呆在固定的角落里,不参加任何集体活动。相反,有的孩子在大家面前是一个活泼开朗、坚强的孩子,渴望在人群中表现自己、得到大家的赞美,但一旦遭受挫折和打击就会崩溃虚脱。这类孩子的内心也是极端自卑的,可他们又不愿让人看到,所以人们能看到的总是他一副强者的样子。

3.自我保护意识极强。

这些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占有欲很强。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孤单的,他们只是一个人,面对身边的人时,处理周围发生的事时,他总是先想到自己,要保证自己不受到任何的伤害。他不懂得去为别人着想,内心也觉得没必要为别人着想。所以在他心里,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总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很矛盾的空间。

4.补偿心理。

这些孩子因为自卑心理,会觉得别人都比自己幸福,拥有很多自己没有的东西,自己是最悲惨的,极度渴望得到同别人一样的幸福,他会想尽办法得到他认为的幸福。这些他理解的幸福包括:

(1)物质方面。比如,同桌有一支很漂亮的铅笔,这时他为了得到这支漂亮的铅笔,可能会使用不正确的方式,比如把它偷偷装在自己的书包里。

(2)精神方面。比如父母的关爱,其他同学的父母很疼爱他们的孩子,他看到了会嫉妒。这会致使他们使用极端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心态,如经常欺负那些被父母关怀的孩子,那样他们才会感到心理平衡。

二、发现孤儿学生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1.善于观察,积极鼓励。

(1)必须用心关爱学生,教师首先要尊重孤儿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

(2)关心孤儿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放大优点,体验成功。

教师在班级教育和管理中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还要适时通过放大其优点,增强他们收获成功的切身体验。孤儿学校学生的情感发展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学生自身经历引起了强烈而又敏感的极端情绪化;另一方面,长期单一的生活环境使学生接受的外界变化少于其同龄人,学生的接触范围比较小,导致积极情感发展不稳定,情感调节能力较差。

三、心理辅导在孤儿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

1.激发兴趣,焕发激情。

传统的心理健康课在课程上多是理论的学习和方法的介绍,缺少实践的行动和情感的体验。孤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完成教师的要求,就可以结束教学任务,而心理辅导让学生焕发激情,乐在其中。在学生享受乐趣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注意力分配能力,让学生在倾听与动作反应上做出选择,一节心理健康课程在良好的氛围中拉开了美好序幕。

2.学会分享,体验情绪。

孤儿学生是一个不善表达、隐藏内心世界的群体,若不能触发他们心灵最敏感的部位,学生是不会向他人倾诉真正的所想所思。“你说我画”的规则是传达者口头描述一个复杂的图形,倾听者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图形。第一轮要求倾听者不准在过程中与传达者沟通,第二轮则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意识到互动式沟通比单向沟通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们在人际交往中应更加注意人际互动,以避免误会。

3.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校的每个角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在于心理教师的开导上,更在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要让每一名教职员工都具备成为“心理辅导员”的基本能力。总之,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刻不容缓,需要孤儿教师开展多元的、创造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教师言行举止,学生心里都会有一定波动。真正爱护学生的教师,会使学生时时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会慢慢融化心中的坚冰,学着爱别人,这是任何教育都无法取代的。因为孤儿教育的特殊性,每天都需要为学生付出,有时教师真有心塞力竭之感,所以此任务要求教师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完成。孤儿学生一旦接受了学校环境的变化,就会把学校当成他们的“家”。所以,作为孤儿教师必须树立一种观念:处处把自己看作家中一员,同时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鼓励孤儿积极努力为集体奉献自己的力量,形成学生互助友爱的优秀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