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理差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防范护理差错

黄丽珠

黄丽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2-0298-02

【关键词】安全管理防范护理差错

护理安全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前提,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的基本保证。护理安全是评价护理质量最有效的指标,防范护理差错是保证护理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对医疗需求保护意识、法制观念的增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失误,就会危害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护理差错事故,导致医疗法律纠纷的产生,还有可能因一时疏忽成为阶下囚。因此,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消除各种不安全因素,建立完善的护理安全监控系统,对确保护理安全是十分重要的。

1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

1.1人员因素人员素质主要由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等要素来共同确定,这是影响护理安全最核心的因素,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人员少,不能满足工作基本要求,也是造成不安全影响或隐患的因素。

1.2技术因素业务水平不高,技术操作不熟练,经验不足,一些护理人员对突发病情变化不能做出正确判断,而未能及时报告医生,导致延误治疗。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的大量引进与应用,技术因素对护理安全方面的影响进一步增大。

1.3医源性因素主要指护理人员言语、行为不当或过失给病人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结果,这方面因素常常是造成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1.4物质因素包括护理常用物品、器械、设备与药品等,它是构成护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药物配伍不当,给药途径不当,药品数量不足,质量不好或失效,医疗器械与设备不全,性能不良,规格不配套等,都会直接影响护理技术的正常发挥,是形成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1.5环境因素指影响病人住院期间生活环境安全的因素。包括院内感染,环境污染,病区治安及医院的基础设施等。

1.6管理因素管理制度不健全,措施不力,监管不严,不重视业务技术培训,业务技术水平差,护理管理人员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缺乏预见性等均严重影响着护理安全,造成护理隐患。

1.7病人因素指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由于病人不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私自离院,或不遵医嘱行为造成的安全问题。

2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2.1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全员安全意识是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管理者必须重视安全管理,要明确安全管理不应仅仅是管理者的责任,而是全员应参与的过程,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大家知法、守法、用法。树立安全意识,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从被动接受安全管理的检查转变为自觉维护护理安全,分析不安全因素及其产生原因,调动全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寻找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常抓不懈。

2.2健全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

2.2.1健全制度是有效防范护理缺陷的重要措施针对护理安全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科室的实际,重新修订并完善护理安全相关制度,如:各种应急预案,患者安全目标管理,母婴同室安全管理,手术前后管理,危重病人安全管理,科室重点环节管理制度等。制订了规范要求,要求护士重点掌握计算机医嘱查对制度,疑难、危重病人的护理查房,床头交接班、节假日的准时交班制度,跌倒和压疮防范管理制度、防范措施,护理差错报告制度,危重病人的抢救制度等,使护理行为有章可循。

2.2.2加强检查落实,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杜绝差错事故的保障很多差错都是违反规章制度造成的,首先强化三查七对的内容并上墙,每天处理完医嘱后先进行核对再发送到药房,采取医嘱、电脑、药卡和治疗单一起核对;再者执行医嘱要认真,口头医嘱非急救情况下不执行,有疑问的医嘱问清后再执行,交接班要清楚;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使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使认真执行规章制度成为每个护士的自觉行为。

2.3具有安全的超前意识即工作中要有预见性,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事先采取防范措施,例如:夏天气候炎热,输液病人易发生输液反应和静脉炎,特别强调无菌操作,更换贴膜,限制配液体的时间,液体避免阳光照射,认真检查输液器的质量,加强对输液病人的巡视等,不能等发生了输液反应才来制订措施;又如冬天使用热水袋,一定要严格控制水温,外加毛巾包裹,护士每班交接和巡视病房要检查使用热水袋的情况等,同时经常分析有哪些不安全因素,及时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2.4提高专业技能是确保护理安全的保障临床实践证明,护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与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关系,因此要培养护士终身学习观念,只有不断加强学习,在护理过程中遇到难点、疑点时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判断,并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临床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确保病人安全。

2.5重视科室重点环节细节的管理设置护理工作流程,从细节上建立安全的工作系统,病区统一张贴警示标志,如防火、防盗、防滑标识;科室制订本专业护理常规及危重病人的护理抢救流程,确保关键时刻护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做好科室各种物资、设备器材定期检查、清洁、维护,学习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严格操作规程,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发生故障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护理安全;加强对科室抢救、毒麻、精神类药品管理,专柜专人保管;班班交接,并做好登记。

2.6注意沟通技巧建立护理告知制度,尊重病人的权利,认真履行对病人告知义务,积极争取病人配合治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善待病人和家属,文明用语、耐心解释病人所提问题;在进行治疗操作时,向病人介绍治疗操作的目的、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征得病人或危重病人家属同意后再实施;对需要做特殊检查和用药的病人,坚持事前征得病人或危重病人家属同意,签字认可后再实施,并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详细告知。

2.7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理管理者根据病人情况实行弹性排班,合理搭配不同技术水平的护士,避免超负荷运转,对护士实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团队协作精神。

3效果

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了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规范了护理行为;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做到科学规范,有预见,有防范,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加强工作责任心,转变护理理念,病人投诉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大大降低,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由原来的90%上升到94%;未发生坠床、摔伤、跌倒等意外及输血差错事故;未发生因护理原因所致的医疗事故。

4体会

护理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医院与市场竞争的核心竞争力;护理安全管理的关键是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制意识、医疗保健等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稍不留意或违反操作规程,就会造成病人的不满和投诉,一旦引起纠纷,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是不可低估的。因此,每个护士都应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护理管理者必须加强护理安全管理,从而减少护理不安全因素,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钱捷.加强安全管理.预防护理纠纷[J].护理研究,2008,22(SUPP1.1):236-238.

[2]张文荣.加强护理安全管理.预防差错事故发生[J].护理研究,2009,23(SUPP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