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2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杜永波1付凤平2郭海平3成霄汉3

(1大名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北邯郸056900)

(2大名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河北邯郸056900)

(3大名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北邯郸056900)

【摘要】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从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抽选11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以及心绞痛发作频率更低,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氯吡格雷;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078-02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表现,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它的危害性在于心绞痛发作时容易导致心肌梗死,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目前,临床中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方法以药物治疗为主,虽然可用的药物较多,但是治疗策略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来看,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形成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其治疗基本原则应为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2]。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本次研究对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做了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年限2016年1月至12月。纳入标准: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合并其他心脏疾病的患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入组前使用了免疫抑制剂或糖皮质激素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男29例,女29例;年龄44~70岁,平均年龄(57.48±4.77)岁;病程5个月至5年,平均(2.56±1.31)年。对照组:男30例,女28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8.20±4.96)岁;病程6个月至5年,平均(2.77±1.24)年。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①卧床休息。②对症治疗:呼吸困难患者给予吸氧,剧烈疼痛患者给予镇痛药物。③给予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④给予阿司匹林或肝素以抗凝,防止血栓形成。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10]:口服,每日1次,每次2片。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75%,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75%,心电图T波恢复正常,或者ST段明显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没有减少,心电图未见改善。

1.5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38%)明显高于对照组(77.59%),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血脂指标与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以及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3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中,2例患者牙龈出血,7例患者出现轻度的皮肤紫癜;对照组患者中,1例患者牙龈出血,6例患者出现轻度皮肤紫癜;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52%,12.07%,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进展迅速,危害性大,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则很容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3]。近年来,有关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策略的研究较多,多数观点认为除了常规治疗之外,还需积极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4]。常规治疗方案为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硝酸盐制剂、吸氧等,其目的在于改善冠脉狭窄,扩充心肌血容量。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并导致低血压,所以临床中需优化治疗方案[5]。阿司匹林是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虽然其疗效显著,但是部分患者存在阿司匹林抵抗现象,进而引发冠脉血栓事件,所以临床中需找到更为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氯吡格雷是一种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其主要作用为阻止血小板激活、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减少血栓形成。本次研究对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做了探讨,并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以及心绞痛发作频率明显更低,心绞痛持续时间更短。这就说明,氯吡格雷能够优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症状及血脂水平。

综上,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卫芳.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14(03):17-18.

[2]陈业倩.辛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20(03):329-330.

[3]黄永柱,施泳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与安全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6,24(17):129-130.

[4]苑霞.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0(03):28-29.

[5]陈彪.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16(20):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