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1

浅议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与方法

吕林波朱中寿

吕林波山东省昌邑市都昌小学261300;朱中寿山东省昌邑市北孟一中261300

体育教学同其他文化课一样,也要根据教学内容不失时机地渗透德育教育。因此每位教师都应当在课中把握住有利的时机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具体途径与方法如下:

一、在师生关系中渗透德育教育

1.教师要注重仪表和文明语言。教师的言传身教不可忽视,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要通过教师的仪表来感染学生,并增强学生对仪表美及其重要作用的正确认识。教师用语要文明、简练,应有较强的逻辑性,幽默是可取的,但切忌低级庸俗。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来影响和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文明用语的良好习惯。

2.正确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学生品行中是一种巨大的力量。特别是对那些自身素质能力较差、组织纪律较差以及不重视体育学科学习的学生,要耐心帮助,决不能用讽刺的语言刺激他们,不能侮辱谩骂学生。在教学中应创造机会给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锻炼的机会。例如,在体操练习的最后评价时,先找优秀生示范小结,还可以请虽然完成动作较差但在某一环节有所进步的同学再做一、二次练习,肯定他们的进步,并要求大家热情鼓励,这样有利于增强他们完成动作的信心和感到集体的温暖。对体育骨干和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从要严要求,绝不能袒护他们的缺点。

二、结合教材特点进行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教材的灵活应用,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结合起来,尊重人格和自主性,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以及热爱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情感培养,促使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如在掷垒球教学中,部分同学直臂掷远,认为这样掷得远。为此,我列举了一些优秀运动员投掷标枪的一些具体事例,让学生明确发力原理,明白动作的科学性……此后,学生逐渐改进了动作,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在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心理学家认为:“赞美有如孩子的营养剂。”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敏锐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鼓励。在运动之前可用适当的语言鼓励和表扬,使其放下心理包袱,轻松地完成运动,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对进步学生加以鼓励,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荣誉感及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精神。批评时,根据学生心理,把批评放在赞扬之后,可取得很好的效果。因此,批评要遵循三个原则:1.不伤害孩子的心理和身体;2.言行避免粗暴;3.就事论事,不以孩子为发泄对象,既往不咎。总之,针对小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体育教师应注意说话的种种机智与技巧,使学生自觉接受批评教育,从而朝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

对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探讨,目的就是挖掘其特殊、鲜明、持久的教育功能,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激励学生积极科学地参加各项体育锻炼,使他们从思想上热爱体育,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从行动上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关心集体,团结互助,遵守纪律;从精神上培养学生勇敢顽强、不怕苦、不怕累、克服困难、努力拼搏的坚强毅力。

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认识客观现实能力迅速而健康发展的主要客观外因。学校体育运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涵着丰富而积极的教育功能。体育是培养学生品格的良好场所,体育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情操、激励品质。事实证明,在教师的主持引导作用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身心方面的影响,就能发挥体育运动自身积极的教育功能,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能力、磨练学生意志、陶冶学生情操的积极作用,并能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产生良好的迁移。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为了对学生给予道德上的影响,教师本人必须是有高尚道德的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因此,体育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人,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注重自己的仪表,以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评语、强烈的事业心、认真的工作作风去影响、感染学生,使之成为一种感性的、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从知、情、意、行几方面影响青少年的成长,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另外,由于职业的特点,体育教师既要不断加强政治、专业理论知识学习,也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还要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能、技巧,使自己的教育水平适应二十一世纪的更高要求。

五、结语

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实践证明,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与观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礼貌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角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培养独立的从事科学体育锻炼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