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刘文红

刘文红(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一人民医院辽宁本溪117100)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7-0124-02

【摘要】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后行带锁髓内钉固定的方法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23例。结果经随访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无移位短缩及锁钉及髓内钉松动、断裂,无小腿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结论此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坚强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带锁髓内钉胫骨干骨折

胫骨骨折是临床最为常见的骨折,手术方法较多,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应力遮挡小、固定可靠并可适时改为动力固定,便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良好,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笔者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采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干骨折23例,疗效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5例,女8例;年龄22~65岁,平均41岁。闭合骨折19例,开放骨折4例(Gustilo分型Ⅰ度)。骨折类型按AO分类:A型14例,B型6例,C型3例。

1.2手术方法新鲜开放骨折急诊手术清创,闭合创口,并予抗生素抗炎及对症治疗,闭合骨折予石膏托固定患肢或跟骨骨牵引,视患肢肿胀情况于1~8d行手术治疗。手术采用闭合或切开复位顺行插入法。患者硬膜外麻醉成功后取仰卧位。若骨折段为横行或短斜行容易复位,则透视下闭合牵引骨折复位,若骨折段为粉碎骨折难以复位,则在骨折端处行小切口,使主要大骨折块复位并用骨折复位钳临时固定,不建议为解剖复位而过多剥离软组织破坏折端血运影响愈合。而后患肢屈髋40°,屈膝90°左右,于胫骨结节至髌骨下缘之间取长约4cm纵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开髌韧带。在胫骨平台前缘,胫骨中轴线稍偏内侧处,用开孔锥向下打开髓腔并扩大开口。闭合性骨折采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扩至比所选用髓内钉大1号直径为止,一般为11~12mm。开放性骨折不予扩髓,根据X线片上患者髓腔大小选择8~9mm髓内钉。顺行打入髓内钉。安装瞄准器,锁定远端锁钉,静力加压,然后锁定近端锁钉。

1.3术后处理术后处理术后均未行外固定,稳定骨折术后第1天即开始床上活动伤肢,1周后扶步行架下地患肢不负重行走;不稳定骨折及粉碎性骨折者避免早期负重,2~4周后扶拐逐渐负重行走至骨折愈合。X线检查见骨折线模糊后逐渐负重行走。

2结果

23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解剖复位或近解剖复位标准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无断钉、内固定失效、骨不连发生。按Johner2Wruh标准评定:优19例,良4例。

3讨论

3.1带锁髓内钉的优点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作为首选方法[1],与钢板、螺钉内固定相比有许多优点:①手术切口小,骨折周围软组织创伤小或几乎无创伤,对外骨膜的影响小。②带锁髓内钉手术适应证广泛,尤其适用于其他内固定方法难以解决的骨缺损,严重粉碎或多段性骨折。③弹性内固定,能防止旋转和缩短;④固定牢靠、早期负重、术后功能恢复快,病程短,骨性愈合早,手术感染率低;⑤带锁髓内钉近端和远瑞由锁钉固定后,可减少骨折端的不良应力,⑥具有早期进行关节功能练习及肌肉康复训练等优点,可有效防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

3.2带锁髓内钉注意事项:①对于合并其他危及生命损伤的患者,一定要先行骨牵引,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术中重叠移位无法复位或神经肌肉的牵拉损伤。②对于据胫骨平台6cm,踝关节面5cm以内的胫骨骨折不宜采用髓内钉固定,而应采用其他方法固定。③当骨折出现延迟愈合时,可拔出骨折远或近端锁钉,使静力交锁变为动力交锁,通过负重,骨折端产生轴向压力,促进骨折愈合[2]。④闭合复位可以减少损伤、防止感染,但骨折复位往往不理想,扩髓腔使骨块移位更大;而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扩髓操作容易进行,可将移位的骨片放回原位,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并且可以防止骨折远端旋转移位。吴国华等在带锁髓内钉治疗长骨干骨折262例疗效分析认为:小切口开放穿钉在愈合时间和感染率等方面与闭合复位并无明显差异[3]。本组采用小切口开放复位,无感染病例。

参考文献

[1]陈孔冠,刘克,郭文健等.扩髓的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18:198.

[2]WissDA,BrienWW.Sabtrochartericfracturesofthefemur[J].ClinOrthop,1992,283:231.

[3]王武琦.临床骨科手术技巧与失误防范[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