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咽喉囊肿误诊原因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1

先天性咽喉囊肿误诊原因浅析

乔霜

乔霜

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黑龙江牡丹江市157011

【摘要】通过回顾我院新近1例先天性咽喉囊肿误诊病例,探讨导致先天性咽喉囊肿在下级医院误诊的关键因素,为先天性咽喉囊肿疾病在下级医院的早诊断、早治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咽喉囊肿、误诊、呼吸道梗阻。

【中图分类号】R766【文献标识码】A

1病例汇报

患儿,男,10天。因鼻塞2日,加重伴气促半日入院,有吃奶呛咳史。查体:体温37.8度,脉搏148次/分、呼吸56次/分、体重3.4kg。神清,反应稍差,呼吸促,口周稍发绀,可见鼻翼扇动,可见吸气三凹征,吸气性喉鸣,双肺呼吸音粗,呼吸音对称,两肺底可闻及较多湿罗音,心音尚有力,律齐,心前区未闻及杂音,腹隆起、软,皮下脂肪约0.5cm,肝肋下约1.0cm可及、质软,肋下未及,辅助检查:血常规:WBC8.7@109/L,GR25%,LY67.4%,RBC4.35@1012/L,HB141g/L,PLT294@109/L。CRP0.1g/L。胸片提示:肺炎,心影增大。入院时血气分析:pH7.39,PaO211.17kPa,PaCO28.65kPa,BE11.7mmol/L。心脏彩超:卵圆孔未闭。入院诊断:新生儿肺炎(吸入性)伴卵圆孔未闭,给予抗感染、吸氧、支持对症治疗。入院14小时后,患儿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吸气性呼吸困难,口周发绀,三凹征阳性,给大流量吸氧,吸痰,强心等治疗无效,呼吸困难有增无减,立即行新生儿喉镜检查,发现咽喉部有一2.5@1.5cm半月状白色囊性肿物,向患儿家长交代病情后,建议其转入上级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家属签字同意遂由我科医护人员陪同转入上级医院行急诊手术,现已痊愈出院。

2讨论

先天性咽喉部囊肿临床少见,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该病在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82/100000【1】,是引起婴幼儿上呼吸道梗阻的原因之一,如果不及时、准确的诊治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窒息死亡。该病属耳鼻喉科疾病,但首诊医师多为儿科医师,其临床表现与囊肿大小、部位与上呼吸道阻塞的程度相关,40%出生后不久即有症状,95%生后6个月内均有症状【2】。最常见的症状是喉喘鸣,主要表现为吸气性喉鸣,也可为双相性,哭声低弱,声音嘶哑,吸气性三凹征阳性。往往与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相似。其临床特点:【3】①以吸气性呼吸困难、喉鸣为主要首发症状,伴喂养困难,囊肿较大者出生后立即出现窒息而被发现;②大多数患儿体重不增,人工喂养者每次进食奶量明显较正常同龄婴儿少,部分每次20~30ml;③易被误诊为重症肺炎、先天性喉软化、败血症等;有多例患儿被误诊为新生儿先天性喉软化;④部分新生儿伴肺炎,因为吃奶时易发生呛奶而出现吸入性肺炎。

一般认为先天性喉囊肿由于部位较深,视野小,且咽喉部空间狭小,其位置隐匿,不易被发现。极易漏诊、误诊,延误病情,甚至导致患儿死亡。有文献报道50%先天性咽喉囊肿经尸解后方获诊断【4】。尤其在患儿有典型的肺炎表现而又没有出现上呼吸道梗阻时,更易被忽视。分析上述病例:患儿出生时囊肿较小,阻塞症状不明显。且位置可能相对靠近食管上口,从而导致患儿吃奶时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加之本病少见,临床医师缺乏经验,且常常固化思维,多考虑常见病,体检不仔细查看咽喉部,仅仅根据咳嗽,气促,肺部罗音及胸部X线检查,而作出吸入性肺炎的诊断,从而忽略了导致小儿呛咳的真正原因所在。为此,建议临床医师:凡遇新生儿生后吃奶呛咳,吸气性喉鸣,哭声闷哑,吸气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时,不要被肺部的症状体征所迷惑。而应及时进行新生儿喉镜检查,以及早明确诊断,从而抓住疾病的本质,有的放矢地作出正确的治疗,防止窒息导致脑病,甚至死亡等更为严重的后果发生。

【参考文献】

[1]林尚泽.先天性喉囊肿手术治疗.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0,24(5):299

[2]毛月燕范铮姚建华苏畅.。先天性喉囊肿4例诊治分析.浙江实用医学2012,17(4)283-284:;

[3]张亚敏王智楠徐忠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婴幼儿咽喉部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02(1)10-12;

[4]余经祯苏春。只重现象,忽略本质—1例先天性咽喉囊肿初诊失误的教训.现代医院20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