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初探

李申

中交一公局中西非公司100000

摘要:市政道路的建设工程对于城市居民的生活与城市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市政道路的建设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基于此,本文先是对市政道路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优化进行了探究,以期市政道路的建设得到一些启发,城市道路建设可以得到优质的提升。

关键词:市政道路;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一个城市的道路建设情况是一座城市门面,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城市道路建设举足轻重,混凝土施工技术得到良好的应用,是市政道路建设的前提,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市政道路建设的工程进展。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有利于提升市政道路建设的工程质量与工程效率。

一、施工材料中混凝土的选择与配比技术的应用

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中对于混凝土的要求相对较高,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工程,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障,才能保障施工质量,推动项目的施工进程。市政道路施工的在选择混凝土的材料上,首先应该选择高质量的混凝土的材料,还需要进行严格的挑选,选择适合的种类,在控制成本的同时保障混凝土的质量。针对不同类型的骨科,也有不一样的标准,一般情况下分为人工骨科及天然骨科。对于水泥及黄沙等骨科配比必须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才能保障项目的安全性。与此同时,水质也需要经过检查,不能使用不合格的水质施工。混凝土的配比需要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混凝土的配比需要满足抗冻等级标准,以实验室验证为基准,待通过有关测试才能够应用。

混凝土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质量优异的混凝土能够有效达到市政道路规范刚度与稳定。混凝土配比之前,需要先对原材料的品质进行查验,再确认材料品质合格时,才能进行配比。水泥类型要根据施工方案进行选择,筛选骨科粒径,严格控制水灰比,同时还需要考量混凝土的经济性,在控制施工成本的基础上,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是可以满足施工要求的。

二、混凝土搅拌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的搅拌技术是市政道路建设项目的重要步骤,必须经过项目的检测,需要进行规范的控制,才能保障混凝土的质量。根据不同的项目需求,混凝土的搅拌存在不同的标准,需要进行不一样的配比,还还对搅拌时间进行严格控制。搅拌混凝土时,应该把塌落度控制在8厘米至10厘米之间,才能减少沁水的问题。然后混凝土的含气量需要控制在1.7%之内,才能把混凝土初次凝固时间控制在七小时之内。使用硅酸盐水泥搅拌,使用高强度的骨科,能够有效的提高市政道路建设品质。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提高后期的强度,需要保障骨科的含泥量控制在1%,细骨科的含泥量在2%之内,还需要尽量选用矿物掺合料,并且添加低杂质的粉煤灰[1]。

三、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需要在搅拌工作之后尽快进行,在进行浇筑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对浇筑用的模板进行严格的检查,需要对所有浇筑工作落实到细节,做到所有工作都满足要求,符合规范。正式的浇筑工作之前需要对浇筑模板表面进行湿润工作,才能够将浇筑工作继续下去。浇筑需要分层进行,所以需要掌控每层的厚度,完成每一层的浇筑工作后需要进行验收,达到有关标准后才能够进行下一层的浇筑。浇筑工作也要根据不同的施工现场进行调整,例如基土之上的浇筑工作需要先进行湿润基土,有雨雪天气出现,要进行遮挡处理,避免出现断档期。另外浇筑工作需要留出一定的缓冲坡度,将落差控制在三米内,防止高度落差过大。使用插入式的振捣方式,有助于提高混凝土振捣质量,同时使用两次振捣方法可以避免气泡的出现。

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应该是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整个流程中包含着多个工种,数十项工作步骤,需要根据施工方案与施工规范严格进行作业。在施工现场,需要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和督查,对于不合规范的操作作业进行制止。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物资进行管理、对机械设备进行记录、对现场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与安排,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基础上,避免出现浪费现象,避免人员盈余状态,也需要保障施工机械的合理使用,才能保障施工的顺利完成[2]。

四、钢纤维混凝土及混凝土模板的施工技术的应用

钢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添加到混凝土中,可以有效的将混凝土外部载荷分散,进而混凝土的韧性及强度得以提高。钢纤维混凝土建筑的道路具有很好的耐磨性、抗冻性,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中去。在使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时,钢纤维需要分布得比较均匀,尽量挑选直径粗的综合性强的钢纤维混凝土,搅拌时需要使用相关设备进行操作。

混凝土模板的设计需要优先考量安装与拆卸的方便性,更主要的是考量模板所需的强度、稳定性、平整度等。混凝土模板的设计需要按照规范进行,在选择模板材料时需要选择耐腐蚀、强吸水性的材料,处理模板至表层平滑状态,还要进行抛光处理。混凝土的模板在拆卸后也可以储存起来发挥其他价值作用。

五、混凝土的施工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十分重要,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色差与裂缝的出现将直接影响到道路的质量与持久力,市政道路的养护需要在混凝土的早期硬化中就进行强化。模板被拆除后就需要尽快进行养护,将塑料薄膜进行覆盖,进行对混凝土表层保温与保湿的养护,也可以使用喷涂养护膜的方法进行养护,市政道路的养护时间需要在一天以上。另外,模板被拆除后需要进行清理工作,主要清理混凝土表层的砂子与浮浆,砂子与浮浆可以用到修补工作中。在水泥完全硬化之后,需要使用细砂纸对混凝土进行打磨,将混凝土表面处理的比较干净,还要使混凝土表面的颜色保持一致。

市政道路建设需要构建较为完善的质量监督体制,在所有施工环节中加入质量监督检查步骤,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容易被忽视的施工细节。市政道路建设中需要对排水工程的监督,不断完善排水工程的槽、坡建设,需要完善道路的排水性能,确保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满足有关规范。另外,沥青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同样十分重要,过高的温度会使沥青的抗剥落剂老化、改性剂老化,严格控制施工现场温度,可以有效加强道路使用寿命以及加强道路的品质。道路碾压需要得到更多的监管,保障浮浆与浅层气泡被完全压出,保障路面的平整。

结论:综上所述,市政道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控制、搅拌技术、浇筑技术等的应用过程,需要对施工工序进行规范、对施工温度进行控制、加强碾压效果、加大监管力度等,还要注意建筑材料的储存与处理。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提升,有效的加强市政道路建设的整体效果,进一步加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晓晴.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01):115+117.

[2]李宏.混凝土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析[J].四川水泥,2017(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