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田平平温燕徐春柳

(北京市316医院外科,北京100093)

摘要: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kyphoplasty,PKP)创伤小,恢复需时短,止痛效果显著,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及早改善,不遗留压缩性椎体进一步塌陷和驼背畸形,维护了患者的自我形象,提高了生命质量。方法:23例高龄患者行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康复出院。结论:PK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重视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指导是治疗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PKP;椎体骨折,术后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资料与方法

本组23例,平均年龄68岁。均为1月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主要症状为腰背部疼痛,酸胀,无脊髓及神经根压迫症状,CT检查无椎管内明显占位病变,伤椎后壁完整。为单纯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效果不满意。在局麻下进行PKP成形术。术后腰背部疼痛及酸胀感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未发现穿刺部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老年患者由于自身基础疾病及受教育程度等原因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等心理。手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并用成功病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

2.1.2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术区常规备皮。

2.2术后护理

2.2.1一般护理:术后平卧6h,由于骨水泥在进入人体后可出现过心血管系统反应[1],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创口渗血情况,注意创口周围有无红肿,保持创口敷料清洁干燥。

2.2.2并发症的护理: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如患者诉下肢麻木、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骨水泥通过椎旁静脉渗漏可导致肺栓塞[2],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胸闷、呼吸困难、发绀等肺栓塞症状发生。

2.2.3术后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平卧6h后协助患者轴线翻身,术后3d指导患者戴腰围坐起,逐渐增加活动量及活动时间,术后5d指导患者行腰背肌锻炼。

3.出院指导

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有关骨质疏松的知识,注意事项,注意安全及钙剂治疗的方法,加强营养、适当参加户外活动。

参考文献:

[1]何仕诚,滕皋军.经皮椎体成形术[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10(1):56—58.

[2]施巧宜.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报,2006,13(2):37-38.

收稿日期: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