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铁注射液对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周金金

/ 2

蔗糖铁注射液对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周金金

周金金彭霞尚源融陈勇徐家云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注射液和口服多糖铁复合物对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尿毒症规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治疗组和口服对照组各20例。静脉组根据公式计算总补铁量,应用蔗糖铁进行补铁治疗。口服组:口服多糖铁复合物胶囊200mg,每日3次。两组均联合应用EPO治疗。观察用药前、用药8周后2组的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Hb、HCT、SF、TSAT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而静脉治疗组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口服治疗组(P<0.01)。结论:与口服补铁相比,静脉补铁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贫血。

【关键词】血液透析;贫血;蔗糖铁注射液;

尿毒症患者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成减少或完全缺乏,从而造成红细胞生成障碍,导致肾性贫血的产生[1]。EPO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显著;但使用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铁缺乏是主要因素之一[2]。近年来,静脉补铁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应用日益广泛。为此本试验对本院2014至2015年的40例尿毒症肾性贫血患者应用静脉铁剂和口服铁剂进行研究,观察其疗效与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入选标准:选择在本院血液透析室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40人,病情稳定至少1个月。透析频率每周至少2~3次,年龄25~75岁,男26人,女14人,血红蛋白(Hb)54~70g/L或红细胞压积(HCT)≤27%;血清铁蛋白(SF)<200ug/L或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20%。排除标准:已知对铁制剂过敏患者;临床怀疑铁负荷过量者。血清铁蛋白≥500ug/L,转铁蛋白饱和度≥30%:1个月内有输血史,2个月内使用过肠道外铁剂(包括静脉或肌注铁制剂);1个月内发生过较严重的急性或慢性感染或活动性系统性疾病;急、慢性血液系统疾病;活动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等;严重肝病、心衰、中风或精神疾患。40例患者随机分成静脉治疗组20例,口服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常规补充叶酸、维生素B12,保证营养摄人。静脉和口服组EPO剂量为每周100~150U/kg,透析结束时静脉补入,若

患者Hb升至目标值(110g/L),则将EPO减量2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静脉补铁组:将蔗糖铁100mg溶于生理盐水100ml,在血液透析开始后2h,以每分30~60滴速从透析器静脉端缓慢滴入,连续8次,直至完成总补铁量。以后每2周用蔗糖铁100mg维持。患者首次使用蔗糖铁时,先用试验剂量(蔗糖铁25mg)溶于生理盐水20mL,在15min内输完;如无过敏反应发生,余下的75mg在30min内输完。总补铁量计算公式:体重(kg)×(Hb目标值-Hb实际值)(g/L)X0.24+储存铁量(mg)。储存铁量为500mg。口服组:琥珀酸亚铁200mg,3次/d,餐后服用,连续用8周。用药期间禁茶。

1.2.2观察与评价指标

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观察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并计算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SI/TIBC×100%)。用药当天及用药后,由医生记录患者的用药后不良反应。

1.3统计学处理

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

2.结果

2.1口服对照组治疗前Hb(g/L):78±5.3,HCT(%):23.1±2.2,SF(ng/ml):145±61,TSAT(%):15.2±6.3。治疗8周后分别为:91±5.7,27.3±1.8,325±74,16.7±4.6。静脉治疗组治疗前Hb(g/L):76±12.1,HCT(%):23.2±4.1,SF(ng/ml):135±63,TSAT(%):16.8±7.9。治疗8周后分别为:110±10.6,31.2±1.8,390±60,23.4±5.5。两组患者治疗前均有缺铁贫血,治疗前两组间Hb、HCT、SF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Hb、HCT、SF及TSAT均有明显提高,静脉治疗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副作用蔗糖铁用药期间未出现严重过敏,口服组3人表现为胃肠道反应恶心、纳差。两组均无人退出试验。

3讨论

肾衰患者常有不同程度贫血,主要原因有:1)肾脏产生EPO减少;2)铁的摄入减少;3)血液透析过程失血或频繁的抽血化验;4)肾衰时红细胞的生存时间缩短;5)体内叶酸缺乏;6)体内缺乏蛋白质;7)尿毒症毒素对骨髓的抑制等[3]。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临床试验结果证实:CKD贫血患者中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铁缺乏,铁缺乏是导致EPO治疗反应差的主要原因。给予充足的铁补充,不仅可以改善贫血,还可减少EPO的使用剂量,甚至在未使用EPO的情况下也能改善贫血。因此,CKD贫血患者应常规进行铁状态的评估,及时寻找缺铁的原因并根据患者的铁储备状态予以相应的铁剂补充。严重时需静脉补充铁剂[2]。口服铁剂常用来维持铁代谢正平衡,但是由于口服铁剂生物利用度有限,且胃肠道的吸收功能受多种因素的干扰,从而影响口服铁剂的治疗效果[4]。KDIGO指南推荐慢性肾脏病患者不论血透与否,均可使用静脉铁剂纠正体内铁缺乏[5]。蔗糖铁注射液静脉注射后能被迅速动员和释放,立即为骨髓生成红细胞所利用。本资料显示,治疗8周后静脉治疗组与口服治疗组的Hb、HCT均上升,但静脉治疗组显著高于口服对照组(P<0.01),说明血液透析患者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肾性贫血效果优于口服铁剂。静脉治疗组SF明显高于口服治疗组(P<0.01),说明静脉注射蔗糖铁能够快速补充体内贮存铁,并提高铁利用。以上结果说明:蔗糖铁注射液对尿毒症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优于口服铁剂,且用药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由于本资料病人数较少,其安全性需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梅长林,叶朝阳,赵学智.实用透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67.

[2]钱家麒,谌贻璞,余学清等.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华肾脏病杂志.2013,29(5)389-392

[3]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OO4,545.

[4]袁群生。郑法雷,丁峰等.蔗糖铁注射液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多中心研究.中华肾脏病杂志.2004,20(1):54.

[5]IV.NKF-K/DOQI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anemiaofchronickidneydisease:update2000[J].AmJKidneyDis,2001,37(1Suppl1):S182-S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