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备机电综合管线设置与施工浅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公共建筑设备机电综合管线设置与施工浅论

陈文杰

陈文杰

(湛江市代建项目管理局524000)

摘要:在公共建筑项目设备机电工程安装施工中,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是设备管线布置工作。影响着设备系统运行与建筑装修立面标高。因此在整个建筑设备机电项目中机电管线布置工程可称得上是核心环节。本篇文章从目前公共建筑设备机电安装现状、采取措施等方面深入的对设备机电专业综合管线的布置与施工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设备机电工程;综合管线布置;施工技术;改善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快速,对于各类大型公共建筑的机电设备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机电设备系统种类越来越多。在机电工程中使用科学的、合理的机电管线布置与安装施工技术,既可以保障各系统的运行性能,也能保证建筑装修专业天花高度,达到预期的装修效果。这些年来,伴随着科技水平不断发展,我国也逐渐开始重视机电专业综合管线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机电综合管线安装施工技术体系。分析及研究机电工程综合管线安装的施工技术要点及完善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公共建筑设备管线布置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目前,由于参建单位的水平参次不齐,公共建筑设备专

业在得到了大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如果不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进,将会严重影响公共建筑设备系统的正常安装运行与调试,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目前国内公共建筑设备机电工程管线布置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可分为设计图纸问题和现场施工问题。

(一)从设计图纸方面来说,有以下几方面是经常碰到的问题:

部分设计院建筑和装修专业间与机电专业沟通协调不到

位,专业条件提交不充分,且缺乏必要的统筹工作。如建筑专业所预留管井空间不够,机电专业管井数量不足,位置不合理,层高不够;装修图纸天花高度对管线所需空间预留不足等等;而图纸出来后各专业审图只审本专业图纸,没有横向对比查验。由于图纸的不明确的和各专业的图纸标高冲突,为综合管线施工留下了隐患。

是设计深度不够。由于很多机电专业系统各厂家的设备参

数不兼容,因此部分设计院把相应的设计工作进行简化,直接交给了中标设备厂家进行深化,导致一方面设计时间延长了,也给工程造价造成了不确定因素。最重要的是导致了该设备系统管线进度和其他进度不吻合,更容易导致和其他专业管线标高形成冲突;还有就是比如电气桥架管线标高不明确,通风风管位置不精细,弱点管线没标示抗干扰距离等等;

设计交底不充分,导致施工人员对设计图纸理解不充分。

(二)从现场施工方面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

对设计图纸理解认识不够,对图纸会审认识度不够,流于

形式和表面。设计图纸是施工现场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施工依据。一旦设计图纸不清晰或者对图纸理解不够,那在施工过程中会形成偏差,不能更好的完成设计图纸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熟悉管线所在位置的建筑结构,功能划分,管线特性等;

(三)施工组织部署不够完善,施工顺序存在缺陷,项目部缺乏

大局协调能力。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作面交付的时间不同,而且工作面也有限,为了加快工期,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会脱离施工原定的施工方案,在不同的楼层与不同的部位让不同的专业施工班组进场施工,同时又没有做好施工交底。导致各班组在施工过程中只顾自己方便,在本来狭窄的空间内先把自己有利的空间利用起来。同时忽略了别的专业的安装需求。

(四)施工班组野蛮施工。当别的专业妨碍了本专业的施工作业

面时,部分施工班组以妨碍按图施工的名义,采取粗暴直接破坏拆除的的方式,清除工作面。导致其他专业管线遭到破坏从而造成返工。另一方面也有部分施工班组根本不按图施工,施工放线不规范,存在错放线或者不放线,不在属于自己的管线范围内进行施工,抢占了别的专业管线通道等等,同样会造成管线冲突。

三、公共建筑设备管线布置改进措施

综上所述,设备系统管线的合理布置重要性浅而易见,不容质疑。它直接影响到了设备系统本身的安装质量和系统的调试和功能的实现。针对以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分别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如何改进进行探讨。

(一)从设计院方面来说,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1、对专业设计人员要坚持继续培训制度。如今机电专业科技日新月异,施工技术也跟着飞速发展,只有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才能设计出高水平的设计作品;

2、加强各专业沟通协调,对各专业的互提条件一定要落实到位,图纸设计出来后要进行各专业会审,避免出现错漏现象;

3、加深设计深度,结合项目特点,平衡造价与功能需求,把各系统的技术参数标识清除,设备清单明细清晰,各种原理图,系统图要清晰明了。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少出现由中标厂家进行深化设计的现象。

4、各设备专业的管线标高要预先协调好,标高清晰,按规范进行综合排布。排布原则是从上到下分别为排水-电气-弱点智能化-燃气-通风-给水。对一些重要的复杂的交叉节点要出具管线大样图。

5、应用专用软件进行综合管线排布。目前随着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针对综合管线设计,有部分软件公司开发了专门的综合管线设计软件,如BIM管线综合布置技术。这个大大方便了设计人员,只要把相应部位的管线标高、走向资料在软件内进行设置,系统对其进行自动排布和生成。大大减轻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负担。

(二)从施工管理角度来水,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1、加强图纸会审制度的落实,加深对设计图纸的认识,加强对互相影响的其他专业的图纸的了解度,要做到施工现场除了本专业的管线外,对其他专业的管线也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各重要部位要有综合管线标高图和大样图。

2、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推行样板先行制度。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是我们是个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的施工指导文件之一。在排布综合管线的时候,必须考虑各种规范和标准对不同的专业管线的要求。比如强弱电桥架的距离要求,给水管道不能穿越机房,不能设置在风井,烟井内等位置,排水管道的坡度要求,燃气管道的安全距离要求,电气桥架和给水管道的上下关系等等。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最好严格推行样板先行制度。通过样板的验收,以确定各种关系之间的关系,提高质量验收标准,避免返工。

3、大力推广综合支架的应用,深化设计图纸,组织施工技术力量,把走廊的综合部位管线进行综合排布,采取综合支架现场制安,以优化管线排布。综合支架的最大优点是不同的管线使用同一个支架,既减少了支架的使用量,减低了施工成本,又合理利用了建筑空间。设置原则可分为上下和左右布置。上下排布原则为:排水-电气-弱电智能化-燃气-通风-给水,而在管线发生交叉时候避让原则是压力管让重力管,低压管让高压管,给水管让排水管,给水管让电气管等等。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附图一为综合支架系统)

附图一综合管线支架系统

4、加强施工现场施工组织,做到先交底,后施工。先规划,后施工。而且严格要求施工班组按图纸施工。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没有设置综合支架系统,则在施工过程中要遵循尽可能按最高标高进行施工,尽可能为其他管线腾出位置和高度。对每个施工班组进场施工前要做充分的施工交底。做好施工前交底,施工后及时检查。并坚持完善施工面交接手续。5、加大对施工班组施工人员培训制度,做到持证上岗。通过提高施工人员的作业素质,减少各种施工误差和错误,减少一些无谓的损失。而且可以通过作业人员的施工水平的提高,减少材料损耗和减低施工成本。

6、BIM综合管线排布计算机软件不但在设计单位可以应用,在施工单位也应该大力推广。并通过各种培训,让广大施工技术人员可以直接应用。这个在施工过程中减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也是非常有利的。

除此以外,还要注意防晃支架的配合使用,在规范的标准范围内设置足够的防晃支架等等。

四、结束语

近几年,人们渐渐发现了机电工程的综合管线设置与施工安装技术的应用经济效益和重要性,经过一系列的深入实践与研究,我国目前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机电工程的安装施工技术的体系,对综合管线设置的理论与实际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因为我国的机电施工技术的起步相对较晚,因此当前仍然存在着一些普遍的问题,需要机电安装的施工技术工作人员与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创新与改进,逐步的将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投入机电设备的安装施工技术之中,为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