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有创血压监测准确性的因素分析和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影响有创血压监测准确性的因素分析和对策

周伟英王世玲

周伟英王世玲(广西钦州市灵山人民医院535400)

【摘要】目的有创血压监测能准确反映患者血压。方法观察、分析、纠正影响有创血压监测准确性的因素。结果影响血压准确性的因素有压力传感器的位置,管道堵塞,未及时系统校零,管道中有气泡等等。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能准确反映患者血压的变化,而正确的观察护理又能有效地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有创血压监测准确性因素分析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R44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344-01

有创血压是通过压力监测仪直接测量动脉压的方法。可及时准确反映患者动脉血压的动态变化,在临床上指导医生使用血管活性药及调节血压,在ICU中应用广泛。但临床上时有监测不准确,影响治疗现象,故应及时寻找原因纠正影响因素,确保准确反映患者血压。我科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接收有创血压监测患者220例,通过精心护理,有创血压监测能有效、准确、动态地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20例,其中男性98例,女性122例;18-70岁189例,70-90岁31例;重型颅脑损伤69例,心肺复苏后61例,呼吸衰竭48例,瓣膜置换35例,其他7例。患者均因休克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而行有创血压监测。

1.2方法将压力感受器置于右心房水平,即患者腋中线与第4肋交点处,转动三通开关,关闭动脉导管,打开压力传器的排气孔,使压力感受器与大气相通,选择有创血压监测通道,启动压力校准键。当监护仪血压监测数值显示“0”时提示调零点成功地。调试完毕,转动三通,关闭压力感受器的排气孔,使压力感受器与大气隔绝而与动脉导管相通,显示器显示出所测压力的波形与数值。当血压改变太大时分析原因。

2结果

有创血压监测不准确的有:改动压力传感器的位置6例,管道堵塞8例,未及时校零3例,管道中有气泡3例,压力传递和转换系统影响1例,换能器损坏1例。

3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3.1操作前常规进行Allen.s试验将患者前臂抬高,术者双手拇指分别触摸桡,尺动脉搏动后,嘱患者做3次握拳和放松动作,接着压迫阻断桡,尺动脉血流至手部发白,然后解除压迫,观察手部转红时间,正常5~7s,0~5s表示血液循环良好,8~15s为可凝,>15s系供血不足,若>7s判断为Allen.s试验阳性[1]。

3.2压力传感器位置的护理压力传感器的位置改变,有创血压值也改变[2]。故传感器应平右心脏水平[3],当病人体位改变时应随时调整传感器的高度。胡祥芹[4]表明传感器的位置每改变5cm,血压值就会改变3~4mmHg。

3.3管道堵塞的护理未及时用肝素液冲管或肝素盐水浓度配制过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造成管道阻塞。此时通常表现为动脉波形平坦[5],收缩压下降。监测时注意观察波形变化,首先摆正动脉位置,若监测数据无变化,检查管道是否阻塞,如阻塞可用肝素盐水边冲边回抽,将血块吸出,若不能恢复通畅,拔除套管。处于高凝状态患者,肝素稀释液浓度可在2U/ml以上,即在250ml氯化钠溶液中加一支肝素(12500U)注射液,每次经测压管抽取动脉血后,用肝素液进行冲洗。

3.4及时校零的护理患者变换体位,咳嗽,打喷嚏及一些常规操作等。使整个系统未在一个统一的标准,所得的监测数据不是最原始,最基础,所以每4小时或取血后校零一次。

3.5管道中有气泡的护理管道中的气泡可降低压力传递的敏感性,使数值降低。在测压,取血样本等操作过程中,要严防管道中进气,应尽可能排尽空气。穿刺套管与压力套装连接紧密,妥善固定。

3.6压力传递和转换系统影响管壁坚硬,体积大小,管道长短可影响监测数据。因此用尽量使用坚硬的管壁,最小体积的预充液体,尽可能少的三通连接和尽可能短的动脉延长管,可提高监测准确性。另外,每个测压系统定期用水银柱校正,使其与动脉压力范围相一致,从而提高动脉测压的准确性[6]。

3.5换能器损坏或监护器故障使用过程中可能因仪器故障突然出现动脉压升高,下降甚至为零,此时应参考其他监测指标如心电图,无创血压等,不能因直接动脉压异常而惊慌失措,忽略其他指标的变化。

4小结

袖带测压的结果可能明显低于实际血压,有创血压监测能准确反映患者的血压动态。对危重病人进行有创血压监测,能更好的进行临床监护和治疗,护理人员的规范操作至关重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护理能力和水平,同时改进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减少引起并发症的因素,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春华,丁振江,王虹.侧卧位与仰卧位有创血压测量的对比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7):3-4.

[2]张彩瑛,毛秋芬,宋凯飞.重症患者建立有创血压监测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6,1(20):60.

[3]郭景波.有创血压监测在NICU的应用及护理1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0):4914

[4]胡祥芹,王春梅.有创血压监测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8,22(1):193

[5]贺智明,周超英,李新胜.有创血压传感器发展现状及其趋势[J].医疗卫生设备,2006,27(2):34-36.

[6]包长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危重病人中的波形变化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24(1):1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