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课堂纪律维持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小学班主任课堂纪律维持的策略

皇娜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椿林镇保南小学皇娜

摘要: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时空被新型的教育价值观改变了。平等的、对话的、互动的的师生关系逐步建立起来。师生在这种自然而然的交流和沟通中,能够获得人性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班主任在参与班级工作时,必须扮演组织者和指导者,在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起导师作用。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慨万千,虽然身心疲惫,但是获益匪浅。班主任的工作纷繁复杂,如何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组织和调控学生行为,课堂纪律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以保证教学目标顺利实现,教学活动一帆风顺进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学校的发展与教学质量密切相关,而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是凭空的,与更加细微的课堂教学成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保证了良好的课堂纪律才能成功地开展课堂教学,这是最基本的保障。课堂纪律管理的成败与课堂教学成败的效果绝不是空穴来风的,他们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有着密切联系,是相辅相成的。

一、班级管理原则

一个班级的主体是学生,那么班主任就是班级的灵魂,建立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保证教学秩序的顺序进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班主任应该义不容辞地发挥在课堂纪律管理中地主导地位,这是一个优秀班主任必须做到的。因此,班主任的课堂纪律管理应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应该遵循哪些原则呢?我认为应该遵循以下六个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强制地对学生进行支配,让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被扼杀,课堂管理的目的并不是如此,应站在学生角度思考,让学生的人性更加张扬,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由,并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应该将尊重学生人格,以尊重学生自尊心为中心;积极指导与民主管理结合为一体,在课堂纪律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保持课堂秩序的灵活性,并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良好的纪律课堂,培养和发扬学生之间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

2系统性原则

课堂包含了许多有内在联系的特定因素,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的构成因素错综复杂,不仅有物质因素,也有社会心理因素,还有有形和无形相结合的。因此,班主任在课堂管理中要从长远出发,对课堂整体的关注是必不可少的,从整体出发,着眼于课堂持久发展的重要性。

3自发性原则

教师对课堂管理的过程通常更多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却把学生的内在管理给忽略了,这也是不可忽视的。班主任应当适当地考虑,对课堂内部结构进行完善和发展,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稳定的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实现对学生的内在控制,让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向有益的方向循环下去。

4目的性原则

班主任应在课堂管理之前,制定相关的纪律和目标。目标激活了课堂活动,对课堂的活动影响和制约着,在课堂活动中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与此同时,确立了目标,可以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遵守纪律,是课堂的管理者和参与者,学生的求知热情的提高,完善自律的能力,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比如一些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考试成绩常常不理想,这种同学就是因为没有具体的目标,班主任这时就应该引导他制定一些短期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5动态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是对班主任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要用变化和发展的眼光去正确看待问题。课堂的学习环境随一直都在发生着变化,课堂中的成员更是每分每秒都在发展着,因此,影响课堂纪律的因素总是在变化发展着,这就让班主任对于课堂纪律地管理总是要解决新问题、新形势,总是要寻找新方法。因此,班主任对于课堂中出现的新问题、矛盾和冲突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对于课堂的进展、停滞与挫折用长远发展的角度去正确地看待,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课堂实际。

6因材施教的原则

课堂纪律管理首先要求班主任对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地了解,对问题地产生进行不同方面地分析,然后将各种问题的因素相结合,用最合理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因此,应该对于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进行深思熟虑地分析,从学生的实际感受出发,对学生感受与体验进行充分地尊重,不能轻视不理,给予学生最有力的支持,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使课堂纪律的管理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二、运用管理提升学生纪律性的策略

1要加强课堂纪律制度管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班主任面对的是一群性格迥异的青少年,如果没有制定一套课堂常规制度,并有效率地去实施,就不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按照制度有序地进行。因此,班主任应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课堂管理制度,让学生的态度更加端正,让课堂纪律管理更容易,特别注意对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应予以警告批评,使其认识到课堂纪律的有多么重要,让学生的日常课堂行为更加规范,更加有规律性,并严格地监督和执行。此外,应该将这些课堂常规和班级日常管理融合为一体,让其进一步地强化、调整和巩固,最后结合班级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地补充和修改不足的地方,从而让这一套课堂纪律管理制度行之有效地在班级中进行下去,加强学生的自我纪律管理意识。

2开展积极有效的集体活动

开展集体活动是团结有爱的班集体形成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不仅有利于加快促进班集体的发展及完善的速度,而且还能促进班集体的进一步养成和发展。开展一些积极有效的集体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制定相同的奋斗目标,将班级成员的心全都联系在一起,一步一步地引导每一个成员为这一目标不懈地奋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对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这两层关系真正地理解,这样每个人才能在将来遇到困难时承担起一定的集体责任与义务,拥有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3处理与任课老师的关系

因为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核心,所以班级课堂管理的形成与能否和任课老师处理好关系,形成和睦相处的工作氛围有着重要的关系。作为班主任,有效避免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需要班主任与任课老师有着良好的沟通与配合。因此,班主任应对任课老师的意见与要求进行尊重,分析利与弊,合理采用任课老师的建议,让他们对于班级工作的热情更高,和他们一起群策群力,风雨同舟,共同为打造良好课堂纪律而不懈努力。

三、总结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是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所以,班主任要在新时期对学生的工作特点进行研究和探索,积累经验,把班主任工作职责发挥到极致,把班级管理好,把学生教育好,为人才培养和学校的发展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陆沪根.党校教育规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0

[2]王伟光.党校工作规律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