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

陈明

陈明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0000-01

摘要:基础教育改革倡导建立发展性的学生评价,要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真正发挥评价的促进功能,以学生为中心。对于新课程改革下的历史课程,我们更应体现这门课程在中学阶段不可忽视的人文教育价值,建立发展性的学生评价。

关键词:历史课程;发展性教育评价;教学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这是新课改中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新课程评价的理念就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既符合我国素质教育对教育评价的要求,也反映了国际教育评价改革的基本方向和趋势。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在历史课程评价方面存在这诸多不足,尤其是在对学生评价方面,“过分强调学生学业成绩在评价中的作用,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与全面发展,忽视了评价的改进与激励功能”,[1]缺少全面、客观的评价效果。在新课改下中学历史课程应倡导建立发展型的学生评价,这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进步以及历史课程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那么何为历史课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如何在教学中建立发展性学生评价?

一、历史课程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建构

(一)评价的特征

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注重评价过程、评价对象的主体性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不断地发现学生的内在价值和提升其内在价值的过程。”[2]它是一种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重视过程,重视评价对象,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主体性评价。

1.评价要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每一位学生他的生活环境、个人素质等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这使得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也具有一定的个体性。“发展性评价承认学生发展之间的个体差异,强调‘因材施评’”[2]。这就是说要依据学生不同的背景和特点及其发展潜力,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激发个体潜能,促进个体发展,逐步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或分数,并与他人比较,排队,使学生之间的差异明确化,固定化。而是使他们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更好的发展逐步实现其教育培养目标。

2.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发展性学生评价强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对学生发展的全过程不断关注,而不只是在学生发展过程的终结对学生发展的结果进行评价”[2]。因此,发展性学生评价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强调通过在学生发展的各个环节给与关注来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学生作业、学生日常表现、教师日常观察、师生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形成性评价。

3.多元性应该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内在要求和集中体现。学生一直以来都处于被评价的地位。在发展性学生评价中,学生可以成为被评者,也可以成为评价者,即时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把外部评价和自我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种评价主体的力量,使学生评价成为一个民众参与、多变互动、促进发展的过程。”[3]学生参与评价有利于消除评价者与评价对象之间的紧张关系,这样可以提高和促进学生自评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学生互评、家长参与评价、社区评价等多种评价的全方位开展,使得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多元化,倾听全社会对学校教育活动的评价和呼声,畅通信息反馈的渠道,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专业人士等共同积极参加的交互活动。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评价的内容就应该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在《历史课程目标》的三大目标领域中,“基础知识和能力”、“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成为历史学科评价的主要内容。

1.对“知识与技能”领域的评价。在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中,评价者只是片面强调对学生书本知识的识记能力的考核,对于学生进一步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与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都缺乏明显的考察,使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机械化。

2.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实质是衡量学生是否会学习。在对历史学习目标的陈述中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来陈述,所用的行为动词也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对历史课程的学习结果的评价应是变化的、过程的,一张试卷是难以实现对于“过程与方法”的评价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评价。相比较于上述两大目标是有着较大难度的。如对学生的精神进行评价,简单地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是不准确的。发展性评价在这一方面采用了带有评语的原始资料的评价,这相对于分数评价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评价方法

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多元性,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它倡导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时方法应灵活多样,常见的方法有:纸笔测验、口头测试、作品展示、行为观察、专题调查、成长记录档案袋等。同时,应注意学生自评、互评,这是发展性评价主体多元化的一个特别要关注的部分。

二、历史课程发展性学生评价的开展

(一)课堂学习的即时评价

课堂学习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的真实再现,即时评价,立竿见影,有很强的时效性。那么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

1.主动创造机会。在课堂学习中,我们发现经常有这么一些同学,他们很努的听课,认真的学习,但有时就是因为方法或是对前面所学基本历史事实的记忆或理解方面存在一点偏差,导致某节课的理解出现偏差,往往走入死胡同。这是我们要做的一是鼓励并认真听完学生对于自己见解的阐发,二是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引导他解决问题。

2.善于抓住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在不经意间随时可能碰撞出一些意外的火花,这是应该抓住机会,给学生一个展示的平台。既然学生有不同的见解,那么这时老师就应该给学生机会,说出他们的理由。这样学生真正参与到了学习之中,这也是新课程所要达到的目的

(二)课后学习的作业评价

通过作业来评价学生学业情况这一评价方法由来已久。“教师通过作业分析,就能够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及过程,也可以评价学生在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甚至可以通过学生作业完成的正确性、熟练性、独立性、简介性等来评价学生的态度,动机等因素。”[3]新课程理念下,作业设计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发展。传统的历史习题,如问答题,都有一套固定的出题模式形式过于简单、划一,内容也缺乏灵活性。并且在不同程度上“重结论轻过程”“重记忆轻思考”的现象。所以相应的历史习题的设计也不妨带有一些场景性,充满趣味。

(三)过程学习的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广泛推广的一种评价方法,这是一种旨在每一名学生学习的评价。在成长档案袋中,有许多项目是让学生自评、互评的,让他们装进自己得意的作品,同时还可以设计“老师的话”“家长的话”,让学生在评价中与伙伴交流,与教师、家长对话,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教育,使学生学会评价自己,看待别人,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学习档案袋的建立和运用,其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成长的历程。

参考文献:

[1]《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陈卫国何成刚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理论与方法》马云鹏刘学智主编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基础教育评价改革报告》于京夫王义君主编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