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干预对咽喉部手术后肩颈部并发症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体位干预对咽喉部手术后肩颈部并发症影响

周丽萍

周丽萍

(新疆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手术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摘要】目的:研究体位干预在咽喉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术后肩颈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乌鲁木齐市眼耳鼻喉专科医院)所收治的行咽喉部手术患者50例,均行术前访视,通过抓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等两个不同组别,各组别均25例,分别给予其体位干预与传统体位,对比两种不同术中体位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6h、24h颈部活动度评分及其舒适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咽喉部手术应用术中体位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肩颈部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颈部活动度和舒适度等,应用效果良好,推广价值较高。

【关键词】体位干预;咽喉部手术;肩颈部;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5-0181-02

基于当前国内外学者对咽喉手术术中体位的研究成果,我院为进一步探讨咽喉部手术中的最佳体位以及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特选取50例患者进行研究活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活动开展于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所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同期收治,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中咽喉手术指征,均采用咽喉全麻手术。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4~68(32.2±3.6)岁,体重指数<30kg/m2;为保证本次研究活动的准确性,减少其他干扰因素,特排除存在心、肺、肾等严重并发症者、肢体畸形者以及妊娠期者等。将此50例患者依据抓阄法分为两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例。术前行临床咨询,所有患者对本次手术体位研究均表示知情同意,且两组别患者基本资料比较,P>0.05,可比性强。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行咽喉手术治疗,且术前均给予其常规访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术中均应用传统手术体位,取垂头后仰张口卧位,麻醉后,肩部垫5cm楔形体位垫,仰额抬颌后仰30°,颈部拉伸,放置并固定支撑喉镜或口腔撑开等。实验组患者均采用体位干预,具体措施:①体位训练,患者取仰卧位,于肩部放置楔形肩垫(5cm左右),使其头部放头圈并保持自然下垂后仰30°,颈部拉伸,于其颈部放置圆柱长垫(直径约5cm),指导患者将口腔张大,训练5min后休息1min,并逐渐增加训练时长。②术中体位干预,取垂头后仰张口卧位,麻醉后,分别将其双手置于两侧,肩部垫高分子凝胶5cm楔形体位垫,将其头部置于C型头圈,仰额抬颌后仰30°,颈部拉伸,放置5cm圆柱长垫,根据患者实际手术情况放置支撑喉镜或口腔撑开并妥善固定。

1.3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h、24h颈部活动度、舒适度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等。①患者术后6h和24h颈部活动度均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颈部活动度评分表进行评定,其中0分:前屈与后伸均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1分:前屈、后伸与左右侧屈均20~30°,左右旋转各40~50°。2分:前屈、后伸与左右侧屈均5~15°,左右旋转各15~35°。3分:前屈、后伸与左右侧屈均0~5°,左右旋转各0~10°。②运用我院自行设计的舒适度评估量表评定患者舒适度,均采用0~10级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标准为0~10分,评分越高,患者疼痛越剧烈,颈项强直,无活动度。

1.4统计学数据分析

将本次研究中所收集的全部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归纳总结,均采用软件SPSS17.0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与检验,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料进行差异化检验,计量资料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检验方法χ2,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则统计学差异具有显著性。

2.结果

2.1颈部活动度评分与舒适度评分

实验组患者术后6h和24h颈部活动度评分和舒适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详见表1。

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术后,实验组中发生肩颈肌肉拉伤、颈部活动障碍和局部疼痛等各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中发生肩颈肌肉拉伤2例,颈部活动障碍2例,局部疼痛3例和颈项强直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0%。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

3.讨论

一般来讲,临床中咽喉手术术中患者需保持垫肩头后仰过伸位,该特殊体位易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头痛、颈项强直以及颈部活动障碍等多种并发症[1],其发生原因可能与头颈部感觉神经受压、椎动脉受压、颈部悬空缺乏支撑以及口腔被撑大牵拉等多种因素有关[2],所以临床需格外注意咽喉手术患者的术前体位训练和术中体位安置工作,不仅需要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且还需随时关注患者的呼吸与循环功能,预防神经、肢体或肌肉受压,降低其术后肩颈部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疗效。

体位干预是近几年来耳鼻喉科临床手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体位护理方法,主要包括术中体位的摆放指导和功能训练等,对减轻手术患者肢体压迫,减少其肩颈部并发症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体位干预)患者颈部活动度评分、舒适度评分以及术后肩颈部并发症发生率等多项指标与对照组(传统体位)相比,均P<0.05,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总而言之,于咽喉部手术患者的手术过程中应用体位干预,患者颈部活动度改善良好,舒适度较高,且其术后并发症较少,预后较好,临床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孙晓铮.甲状腺手术体位综合干预的观察与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7):1567-1568.

[2]陈少娟,杜丽燕,郭雅梅,等.术前体位干预预防经皮肾镜手术体位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理实践与研究.2014,11(06):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