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理论型社团发展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2-22
/ 2

高校理论型社团发展探讨

钟明强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三十个年头。三十年来,神州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举国欢庆之际,华东政法大学大学生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举办以“改革峥嵘三十载•举国欢腾庆和谐”为主题的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活动,以期开拓新思路,探讨新方法,树立新目标,掀起华政理论学习的新一轮高潮,展现当代政法院校理论学习新风貌,以一种积极高昂的精神面貌,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年。

2008年,在举国同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热潮中,理论型社团作为大学校园理论学习的主要阵地与排头兵,肩负着学习、宣传党的先进理论的重任,引领着理论学习的热潮。如何紧紧把握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主题,切实有效地开展理论学习活动,是值得我们思索的问题。今天,借此次松江大学园区第二届理论型社团论坛的机会,我们愿意以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各兄弟高校的理论型社团的朋友们共同交流、探讨、学习,如有不完善之处,恳请各位提出宝贵的意见。

一、总结过去,积累经验

上海市各高校理论型社团发展情况有所不同,就如松江来说,大学园区形成至今已有7年历史,而有些学校理论型社团的发展时间远远超过它,在漫长的积淀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创立了特色活动。各高校的校方在理论学习活动的开展中,均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理论型社团在漫长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新形势下,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

1、活动内容多样化。理论型社团作为学习、传播党的先进理论的领头羊,既要抓好自身队伍的建设,同时更要服务于大众。基于此很多理论型社团在发展的过程注重活动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既做好宣传类的工作,又加强实践、学习类的建设。现在很多社团遇到的一个瓶颈因素是同学们参与度不高,热情不足,这既由于宣传不到位,同时也是由于理论学习本身的一个现实状况导致同学们认为它枯燥、乏味,面对这种情况,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发挥我们自身优势,让看似枯燥、缺乏兴趣的东西变得受欢迎。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是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只有在解决了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才能谈如何进行更高层次的理论学习,这样才利于长期的发展。

2、品牌建设现实化。随着社团的发展,形成自身的品牌已经成了一种需要,这样既利于宣传,同时也利于叫响社团。例如华政理论研究会,在校大学生理论学习指导委员会的指引下,坚持以独立自主、不断创新的理念,主打品牌有“周一学原著”,学子论坛,红砖路前沿理论知识讲座,“校长讲坛”,新锐视角大赛,理论学习活动月,理论征文、“星火”理论实践宣讲团等,这一系列的品牌旨在提升成员的社交能力和理论素养。

品牌活动的建设,既是社团历史的写照,同时也是文明的传承。很多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中注重细节,品牌精益求精。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基础扎实、品牌过硬、口号响亮的代表活动,从理论学习型到社会实践型,从学术研究型到思考探讨型,形式多种多样,彰显理研人文气息,凸现理研品牌特色。

3、组织机构完善化。理论型社团相对于其他组织而言,不仅在发展规模,还是在组织系统上都有待一定的缺陷。纵观整个上海市,许多学校再组织建设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形成了“点,线,面”的格局,从学校层面,理论型社团作为总的发起人,指导学院分会组织以及班级,再互相配合的基础上共同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如我校理论研究会,作为学生中的理论学习型社团,经过多代理研人的努力下,理论研究会系统“总会—分会—各班级团支部及党章学习小组”的三层构架模式在实践中逐步走向成熟。随着时代步伐的前进,分会制度日渐完善,为增强分会的活力与自主性,因此,在校理论研究会的倡导下,开展了分会的品牌项目建设,促成了“一分会一品牌”的现象。

4、学校互访频繁化。在以往已建立的联系的基础上,各高校都充分利用松江大学园区的高校资源,通过互访、观摩活动、年会、论坛等多种形式,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学习,互通有无。本学期内,我们以非正式形式前往各高校,与其理论型社团主要负责人联系相关活动,并交流、探讨理论型社团的发展,开拓了工作思路。除了松江大学园区内的相互交流外,各高校理论型社团都积极参与上海市其他高校的理论学习活动。

5、活动主题时代化。理论型社团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以时代背景为依托,根据相应的状况确立不同的主题,这样既紧跟了时代背景,又彰显了社团风采。如我校理论研究会的理论学习活动月,每年11月份都将开展一次轰轰烈烈的理论学习系列活动,如今年在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背景下,确立了“改革峥嵘三十载,举国欢腾庆和谐”的主题活动,在校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二、挑出不足,分析原因

在各高校理论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理论型社团取得实际进步的同时,大学生理论学习在各方面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与困难。

1、同学参与度不高、热情不足。理论型社团和其他社团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就是它没有太多的修饰,不像娱乐性社团,给人带来缤纷多彩的趣味活动,因为这样造成了同学们参与度不高的尴尬境地,当然也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和精华。所以由于同学们的不理解以及相应的宣传误差造成对理论型社团望而生畏,在不了解状况的前提下就已经失去了对理论的信心,这样再谈发展就失去了它的意义,所以我们要纠正目前的态度,改变思维方式,让理论型社团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走出自己的一条特色道路。

2、学校支持力度有限,成员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很多理论型社团已经得到了学校的极大支持,但这毕竟是学生组织,学生在里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社团的指导老师以及顾问老师只能点播性的给予一定意见,而不能全程投入,所以有些理论型社团可能由于自身成员的缘故,造成了在专业理论上有些欠缺,以至于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样反而适得其反。

3、新老校区距离远,活动整体性受限。各高校在松江开辟新校区后,均与原校区在地理上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客观上对活动的开展带来了许多不便。许多高校都存在新老校区各自开展活动的情况,这无论是在经费,还是人力、时间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困难,一定程度上使得活动的整体性下降。

三、开拓新思路、谋求新发展

1、加强成员素质培养,建立后备军。理论型社团自身成员的素质提高是开展各项活动的前提,在时代新背景下更要强调这一前提的重要性,对成员的培养既要注重实践,又要注重学习,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在教导别人以及风采展示时显示出理论型社团成员的高度理论性和缜密性。同时培育一批理论型社团的后备军也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因为后备力量在社团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会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也是一项栽培接班人的工程。

2、紧跟时代步伐,做时代先锋。理论型社团一起特殊的背景在发展过程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否则将失去自身的意义,所以开展的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地贴近时代背景,做好时代的先锋,和先进理论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