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区住宅建筑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2-12
/ 2

浅议小区住宅建筑设计

郭彬

郭彬宁波市房屋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4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改变从前的福利分房模式,变成了货币性分配的方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当前,我国住宅小区的发展已经从数量上的要求转变为质量上的要求,人们对住宅小区的配套功能要求越来越严格,这要要求我们的设计人员能够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满足小区的各项功能。

关键词:小区住宅;建筑设计;空间设计;园林绿化

住宅小区的建筑设计是非常复杂,它包括的内容非常多,比如小区的户型布局、住宅保温节能措施以及采光通风等等多个方面。我们国家房地产开发已经持续了较长的时间,从最初的摸索阶段到现在不断呈现出自己的风格,走过了一段很长的路程,可以说,现在的小区住宅设计水平已经有了巨大的提高。我们一方面继续提高小区住宅建筑设计水平,在保证小区住宅质量的前提下,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切实考虑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质量生活的需要,充分建立起“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满足现代家庭的需求,对室内空间布局进行合理的设计,合理使用室内空间,对小区的配套功能进一步的完善。现代社会追求个性也使得建筑不断的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设计中,我们必须需要遵循经济适用的原则,然后设计出既能满足个性需求,又能实现美观的外形的小区住宅。

1、小区住宅的建筑空间设计小区住宅必须要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且要具备安全性及耐久性。建筑的使用功能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也对建筑的空间组合产生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建筑空间形式影响着建筑的具体使用功能,但是新的空间形式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同时,还能是建筑功能朝另外的新方向发展。小区住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针对其功能的要求在空间设计方面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1、尺寸问题住宅的客厅是人们在家进行生活、休闲的主要场所,在设计时,客厅的尺寸选择为相对最大值。长期的实践经验以及数据采集分析中,我们发现,住宅的建筑最低面积要求为,客厅的有效使用面积在12㎡以上才能满足一个家庭最基本的家具布置以及家居活动;与客厅相对比,卫生间的面积要求就要低一些,住宅内的卫生间在布置完卫生设施后,留有一定的使用空间就可以,最小实际使用面积不宜低于1.2㎡;卧室是家庭休息的主要场所,双人卧室的使用面积最小不低于10㎡,单人卧室也应该在6㎡以上,厨房的实际使用面积要能达到4㎡以上才能满足做饭的基本需求。

1.2、形状要求住宅的室内因为具体使用功能的不一样,因此,其形状的布置也不同。

对于客厅、卧室等起居室,在设计时要注意尽量将其布置为圆形或者是方形,如果为狭长形状,一方面起居不方便,另一方,家具等布置也非常不便。厨房则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1.3、朝向选择小区住宅的采光也是设计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一方面要保证阳光能照射到户内,另一方面,还要避免长时间的烈日暴晒,同时还要考虑窗外的环境影响,我们需要根据房间的具体使用功能来对朝向进行选择。在设计时南北朝向的住宅我们应该在南向尽量布置一个或者多个卧室。

2、住宅设计中的户型配置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对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户型的要求更多的向舒适性过渡发展,户型配置也改变了传统的模式,向多样化的方式发展,户型面积较以往大了很多,同时,户内每个隔间的功能明确且更合理的进行组合,如储藏室、阳台、餐厅等隔间的布局,对于户型配置来说,它们必须要能满足下面几点的要求:2.1、私密性20世纪90年代以及更早时期,住宅的建筑室内在进行空间布置时,客厅往往都是在整个房子的正中央,在客厅周围的隔墙上我们需要预留数量较多的门,比如从前的一套三居室来说,卧室门需要设置三个,厨房卫生间设置两个门,在加上入户门及其他需要设置的门,可以说,客厅基本上被门环绕四周,客厅的使用功能存在局限性,不能充分的得到使用,且由于门较多,也使得房间的私密性要求没有实现。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在设计时能够将每个区域进行合理分割,客厅与卧室、餐厅等分割合理,干扰性降低,提高私密性。

2.2、厨卫、洁污分离传统的厨卫设计时,上下水的管道是集中处理的,这样做能够做到节约成本、降低投资的效果,但是厨卫相邻的设置在后期的使用时会出现洁污混杂的现象。因此,在建筑设计时,我们必须要注意厨卫分离,避免后期出现洁污混杂的现象。

2.3、动静分开客厅、厨房等作为休闲、做饭的场所,流通性比较大,属于较为热闹的场所,对于卧室来说,正好与客厅相反,它作为人们在家休息的场所,它需要较为安静的环境,因此,在设计时我们要考虑到动静分开的设计原则。

3、小区住宅设计的发展趋势3.1、绿色环保、节约资源现代社会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也要求节约资源。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我们既要能够满足住宅的功能性以及多样性发展的要求,另外,还要采用新技术及回收利用的措施,尽量避免破坏环境及浪费资源的现象产生,同时,要注意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可再生的材料,对旧的建筑材料能够利用的尽量利用起来。对于住宅建筑空间的使用上要充分具备灵活性,尽量减少建筑体量。

3.2、耐久性的发展当前,我们的小区住宅建筑设计规范要求使用寿命为50年~70年,普通家庭在购买房子时几乎是用一辈子的积蓄来购买房产,买来房屋后,使用年限达到后将其报废,这种现象对中国当前的国情来说是不符合要求的。

随着人们对超耐久性混凝土的研究,人们对住宅建筑的超耐久性研究也不断开展,在未来可能出现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达到上百年甚至几百年以上,这样住宅采用超耐久性的混凝土后,其寿命也能得到明显的延长。可以说未来建筑的使用寿命肯定会得到质的改变。

3.3、舒适性的发展小区住宅是人们的主要休息场所,其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必需的服务,所以其前提条件是舒适性的要求。住宅设计必须在基本的户型基础上,每个房间的功能要能进行合理的安排,分区必须明确。首先大方面来说,小区的绿化面积现在国家要求要能达到30%,好点的小区在50%,使其与周边的环境能够更加和谐。同时,小区绿化与小区的广场及其它景观能统一,达到宜居性的要求。对于住宅的室内环境来说,要满足采光通风等满足人们要求,室内使用面积利用率较高。

3.4、智能化及科技化现代的住宅小区普遍利用其科技化的措施,有些小区已经在实施智能化的发展。智能化主要是向三个方向在发展:(1)家庭智能化;比如家庭安全状态及报警系统、远程遥控、住户信息的管理等等。(2)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是在小区内配置的资讯发布、小区住户信息收集等。(3)物业管理系统;物业管理智能化包括监控系统、车库管理、收费服务等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新科技新技术的出现,越来越多新技术进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不断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方便,可以说,会有更多的新科技及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到我们的小区住宅建筑设计当中,为我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总结:小区住宅的建筑设计在不断的发展中,满足舒适性及安全性的前提下,更多的体现在小区的总体布局、住宅空间布置、平面布置等方面,还要结合小区当地的气候环境等,结合当地人文等,使得建筑设计能够尽量完美,满足更多人的要求。

参考文献:[1]卢孟.高层住宅建筑设计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2]黄瑜,罗涛纳,剑峰.当前住宅建筑设计分析与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4)[3]孙忠波,康鹏.现代居民住宅建筑设计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