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护理现状

/ 2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护理现状

杜芹

杜芹(南宁市邕宁区人民医院广西南宁530200)

【中图分类号】R7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5-0024-02

鼻内窥镜手术是治疗慢性鼻窦炎以及鼻息肉的有效方法,其要点是通过小范围手术彻底清除广泛的鼻窦病变,并保持鼻窦的生理功能,手术精细准确,较传统的鼻部手术具有照明好、视野清、损伤小、病变清除彻底等优点[1]。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发生与鼻腔、鼻窦,尤其是鼻腔外侧壁的病理和解剖变异密切相关。随着鼻内镜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鼻内窥镜手术已逐渐发展成为治疗鼻息肉及鼻窦炎的主要手段,在临床上,鼻内镜鼻窦手术逐渐被广泛使用[2]。鼻内窥镜手术的护理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现将近年来关于鼻内窥镜手术患者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1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现状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临床主要为鼻塞、流脓涕、嗅觉障碍或伴有头痛等表现。一旦发生,经保守治疗无效,即可选择手术治疗。目前临床多通过鼻内窥镜下手术,其特点是在彻底清除不可逆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和鼻窦结构,通过重建鼻腔、鼻窦通气引流,改善和恢复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和生理功能[1],创伤小,痛苦少,手术彻底,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门新技术。

2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的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鼻部准备术前1天沐浴、剪鼻毛,男性需剃胡须。

2.1.2术前检查①做详细的全身检查,包括血常规、出凝血功能、胸部X线片、心电图、肝肾功能、鼻窦CT扫描等。发现异常检验结果,及时通知医生做相应的处理;同时应充分考虑某些可能引起术中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在术前加以控制。如高血压、鼻出血史、鼻腔手术史、有吸烟和饮酒嗜好者。②注意监测血糖和血压,血糖控制在8mmol/L以下,收缩压控制在13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80mmHg以下。③女性月经期、有呼吸道感染者、血液病、出凝血机制障碍者应避免或暂缓手术。④请眼科医师检查眼底、视力、眼压。

2.1.3心理护理患者术后很容易产生焦虑、烦躁、恐惧、情绪低落等,我们应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疏导,稳定患者情绪,给他们讲解手术成功的病例,打消患者术后的顾虑,并详细向患者绍鼻内镜手术方法的先进性和科学性,让病人了解手术过程及预后,增强患者信心。

2.2术中护理

做好配合、减少出血。医生在进行操作时,要能够熟练的进行,尽量的减少对患者的黏膜的损伤,可以有效的避免患者的出血情况[3]。手术室护士应熟练掌握鼻内窥镜手术器械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手术步骤,才能较好地配合完成手术[4]。此外,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异常情况,并密切监测术中出血量。

2.3术后护理

2.3.1生活护理术后每天予口腔护理1~2次。进食前后用漱口液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感染。张口呼吸时嘴唇外可盖一湿润纱布湿化吸入的空气,以减轻口腔粘膜的干燥。患者入厕时须有人陪伴,以防体位性低血压晕厥摔倒。

2.3.2鼻部护理嘱患者不要擤鼻,教会患者抑制打喷嚏的方法,可张口深呼吸、用舌尖顶上腭或用手指压人中穴,以免鼻腔填塞物松动或脱出引起出血。术后第一天给予冷毛巾或冰袋进行冷敷鼻部,避免术后疼痛和肿胀的情况发生[5];术后第二天其鼻腔内无出血症状发生,可以给予热敷处理[2]。术后鼻腔换药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术后48h~72h将鼻腔填塞纱条取出后给予1%呋麻滴鼻液滴鼻7d,减轻鼻黏膜水肿、防止鼻腔干燥[6]。术后2~3周按医嘱用加入抗生素的0.9%NaCl溶液冲洗鼻腔,预防伤口感染、粘连及窦口闭塞[7]。曾伟[8]报道用0.02%呋喃西林500mL,加地塞米松10mg的冲洗液能有效改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术腔的恢复。

2.3.3饮食护理患者术后鼻腔填塞不但引起疼痛不适,还影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了食欲,因此须鼓励患者进食,术后当天予温凉流质,术后第一天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术后第二天予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食物,注意不食过硬的食物以免牵拉伤口引起疼痛出血[9],多饮凉开水。纱条取出后进普通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3.4疼痛护理因鼻粘膜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再加上粘膜水肿及填塞物对筛神经的压迫,病人常有较明显的局部疼痛及头痛。护士要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由于鼻腔填塞引起,讲解疼痛持续时间,平卧休息,可减轻头部充血,有利于鼻腔、鼻窦渗血和分泌物的引流,减轻疼痛。24h~48h内局部给予冷敷,减轻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组织肿胀,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可起到减轻鼻部渗血,有效地控制疼痛的目的[10]。48h后可以改为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组织肿胀的吸收,加速组织修复。疼痛耐受者可以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书,以减轻疼痛,疼痛不能耐受的给予止痛镇静药物。

2.3.5病情观察及护理观察鼻腔敷料渗血情况,嘱患者避免吞咽动作,将口中分泌物吐出,便于观察分泌物的颜色、性质和量,避免血液吞入刺激胃黏膜引起恶心、呕吐。经常巡视病人,如发现病人口中分泌物为鲜红色,且量多,可疑为后鼻孔出血,或前鼻孔有持续的血液流出,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用冷毛巾湿敷鼻额部或冰敷于患者鼻根及两侧鼻背部,如出血较剧,可先吸尽鼻腔内积血,再行填塞止血[11]。鼻窦手术后伤口渗血较多时,术后24h内可鼻部冷敷或冰敷,以减少出血、止痛和消炎的作用。嘱患者勿过度低头,打喷嚏之前可张开嘴,用舌尖顶住上腭以减轻冲击力,避免活动性鼻出血,禁擤鼻。告知患者术后眼痛、头痛、流眼泪是术后正常反应,不必紧张,撤除鼻腔填塞物后症状会消失。

2.3.6并发症的护理①术后鼻出血:术后24h鼻部冷敷,进温凉半流质饮食,避免过热、过硬及刺激性食物;嘱患者将分泌物吐在弯盘内,以便正确观察出血量。如病人反复从口中吐出血液或凝血块,应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医生重新鼻腔填塞,使用止血药物;鼻腔填塞期间禁止擤鼻、打喷嚏、用力咳嗽;鼻腔纱条若从后鼻孔脱出,应告知医生处理,切忌随意拉出,以免出血。②脑积液鼻漏:若发现患者鼻腔填塞纱条取出后,鼻腔有清水样液体流出,低头时加重,提示有脑积液鼻漏,应给予半坐卧位,低盐饮食,禁止擤鼻和剧烈咳嗽及鼻腔滴药,保持大小便通畅,以免颅内压增高,按医嘱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③眶内血肿:主要因损伤眶纸样板侵入眶内引起。注意检查视力,观察有无复视,视物模糊,眼球突出等。如有上述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④鼻腔粘连:鼻腔纱条抽出后应及时清理术腔凝血块、分泌物干痂,保持粘膜清洁光滑,以防鼻腔粘连。

2.4出院指导在患者出院前,教患者学会滴鼻药,正确使用鼻腔冲洗器。出院时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术后随访和综合治疗是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阶段,也是手术的延续[12],嘱患者进行定期回医院复查。术腔黏膜完全恢复需10周~14周,故第1个月每周复查一次,第2个月每2周复查一次,第3个月至第6个月每月复查一次,以了解创面情况[13]。

3结语

鼻内窥镜手术是在清除发病因素的基础上重建和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和黏膜纤毛的功能,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14]。综上所述,自开展鼻腔内镜手术以来,良好的临床疗效,依赖于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和综合性治疗方法,积极的治疗与有效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15]。可及时发现患者术后是否出现鼻腔出血、术后疼痛等,从而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配合术后正确及时的鼻腔冲洗,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复诊,大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这就要求我们专科护理必须有多学科知识,才能应对学科技术延伸的发展,使鼻内窥镜外科技术在耳鼻咽喉科领域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德民.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89.

[2]苗华云,黄晓青,庄明元.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中外医疗,2011,13(29):566-567.

[3]罗义.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术期处理对术中出血影响的观察[J].吉林医学,2013,34(12):2366.

[4]王晓芸.鼻内窥镜下治疗慢性鼻窦炎手术护理配合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0):4035.

[5]王成影,梁斌,王金平,等.内窥镜鼻窦手术后12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3(35):766-767.

[6]田用泉,孙爱华.耳鼻咽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08.

[7]张洁平.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J].淮海医药,2007,25(4):360-361.

[8]曾伟.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行呋喃西林鼻腔冲洗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02(02):558-559.

[9]刘群艳.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病人术后舒适改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医药前沿,2013,8(24):246-247.

[10]杜箐英.鼻内镜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J].临床护理,2012,2:231.

[11]姚晶.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与鼻息肉的护理[J].常州实用医学,2010,26(6):401-402.

[12]赵晓丽,黄秋华,葛妤.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护理122例[J].实用护理杂志,2010,19(02):41-42.

[13]许亚平.鼻窦内窥镜手术85例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2010,5(7):1849-1850.

[14]韦连素.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医药前沿,2011,1(23):274-275.

[15]唐慧明.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6(下旬):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