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头顶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5-15
/ 2

足球头顶球

赵丛赵聪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点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局直第二初级中学教师

课标要求及分析:

《足球头顶球》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有关”,“在运动项目练习中提高灵敏性、速度、力量、心肺耐力”,“具有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有关。它有三项内容。

第一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是掌握、运用,学习水平为掌握水平、运用水平,学习内容是足球运动项目的技术与简单战术。

第二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技能性目标,行为动词是提高,学习水平为运用水平,学习内容是灵敏性、速度、力量、心肺耐力。

第三项课标要求的维度目标是情感性目标,行为动词是具有,学习水平为领悟水平,学习内容是坚决果断的决策能力。

教材分析:

《足球头顶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第三章第一节。足球头顶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前额将球击向预定目标的动作。实践证明,足球头顶球的击球位置高,是争取时间和空间的主要技术手段。它在传球、射门、阻截和抢断等方面发挥的优势日趋明显,运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是破坏对方进攻的有利武器,而且经常成为决定比赛胜负的致命武器。

学情分析:

优势:初中九年级的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和较强的身体素质;他们敢于充分地表现自己,由于学生之前学习过足球的相关技术动作,所以学生学起来困难不会很大。

劣势:部分学生对于学习头顶球动作存在惧怕心理,这对于学习足球头顶球技术来说存在一定的困难。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教材分析中指出:“足球头顶球的击球位置高,是争取时间和空间的主要技术手段。”所以,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前额正面顶球的部位以及身体发力击球的时间。

课标要求“基本掌握并运用一些球类运动项目的技术和简单战术。”但从学情分析中可以看出“部分学生由于心理上的恐惧对于足球头顶球的学习会有一定的难度,通过辅助练习与心理疏导,加深对足球头顶球知识的理解。”所以,根据课标内容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学生有恐惧心理,击球部位不准,不是前额正面,而是用头的顶部击球。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学生基本掌握原地前额正面头顶球的基本动作。

2、通过练习与纠正,学生能够做出标准的足球头顶球动作。

3、通过游戏、参与合作等形式,学生感受集体意识、责任感、自信心。

教学流程:

活动一、开始部分:(预设时间2分钟)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检查服装、出勤情况,安排见习生。

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

【点评:课前清点人数,检查学生出勤与着装情况,从而看出学生是否做好上课的准备。】

活动二、准备部分:(预设时间5分钟)

1、400m田径场地2圈慢跑热身。

2、活动关节与拉伸韧带。

3、集中注意力练习。

【点评:通过热身环节,学生既得到身体得到预热,同时又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尽量避免运动损伤的出现。】

活动三、基本部分:(预设时间28分钟)

1、详细讲解足球头顶球的动作结构,并示范完整的足球头顶球技术动作。

【点评:这个环节,通过教师详细的讲解并示范完整的足球头顶球技术动作,可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对足球头顶球概念形成一个完整的动作体系,便于进一步学习。】

2、根据人体对动作技能的形成规律,对足球头顶球技术动作进行分解讲解与示范。

头顶球是一个自下而上全身协调发力的动作过程,它的动作结构由判断与选位、蹬地与摆动、头触球、触球后身体的控制四个环节组成。

(1)判断与选位:判断与选位是完成头顶球动作的前提,可直接影响顶击球的时间、力量和方向。合理的选位应以准确的判断为依据。首先要判断来球的路线、速度和性质,并据此进行相应的移动选位,选位中两眼要始终注视球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移动路线,使自己处于最佳的预顶位置。

(2)蹬地与摆动:蹬地是顶球的起始发力阶段,其作用是通过有力的后蹬,加速身体的摆动,增大顶击力量。摆动是顶球的主要力量来源。摆动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腰腹部肌肉的力量与动作协调性。是利用腹部肌肉的弓身拉长与收缩,靠颈部猛然加力顶击球。

(3)头触球: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保证顶击球的效果,包括击球时机、击球部位和击球刹那颈部发力等因素。

击球时机:最佳的时机应是在头部摆至垂直部位时发力顶击,因为这时身体重心相对平稳,便于动作的控制,能够充分发挥摆体的速度,否则将会影响顶球的力量。

顶球部位:是指顶球时头与球的对应部位,它直接影响顶球的准确性和力量。因此,应根据来球的路线、出球的方向来确定相应的击球部位,以保证球能按预定的目标运行。

颈部发力动作:是整个发力过程的最后阶段,它的发力应短促有力,这样才能较好地把握顶击时机,并保证击球的速度。常见的有向前顶送、向下点击、向侧摆甩和向后蹭顶等发力动作,击球时颈部的适度紧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4)触球后身体的控制:顶击球后,身体姿势的控制将会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行动。因此在冲顶、跳顶、争顶或鱼跃顶球后,既要注意落地缓冲和保护动作,又应注意控制身体姿势,保持重心的稳定,保证动作的转换速度。

【点评:教师通过对足球头顶球技术的分解讲解与示范,引导学生进一步的理解足球头顶球动作要领,为学生掌握并运用足球头顶球技术打下理论铺垫。】

3、分组练习、小组展示。

(1)将学生分为A、B两组,由组长带领练习。

(2)练习过程中,教师巡视,针对指导,分析、归纳、总结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问题。

(3)动作展示,师生共同讨论、纠错。

【点评:讲解示范,指出重难点,引导学生按标准动作去执行,针对指导,纠正错误动作。通过展示环节,既能锻炼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头顶球比赛。

(1)讲解比赛内容与规则。

(2)开始比赛。

(3)宣布比赛结果并加分。

【点评:通过游戏的形式,既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得到回顾与灵活运用,又能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体现“汗、会、乐的课堂宗旨”,培养学生相互配合的比赛意识。】

活动四、结束部分。(预设时间5分钟)

1、集合站队、清点人数、测量心率。

2、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并说出自己本堂课的收获与存在的问题。

3、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的总结与纠正。

【点评:检查学生课后心率是否处于正常心率范围之内,可以很好的反应本节课的运动强度,以便教师随时调整运动强度,同时也能做到时刻关注学生课后身体状态。通过学生自我总结与教师全面、系统的总结,可以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有全面的回顾,有利于对动作要领的记忆】

总体点评:

头顶球是足球运动技术的一种,是对足球技术的一种掌握。培养学生头顶球的技术,既是体育与健康教学的主要目标,也是《课程标准》的理念是否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体现。《足球头顶球》整节课创设了“汗、会、乐”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积极的、自主的、开心的去学习体育技能,课堂上再现的是学生享受学习的活动情景。可分为以下三点:

1、分组练习,更好的体现了“生生互助”带来的乐趣,有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增强,更有助于培

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能力。

2、课堂展示,为学生创建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参加体育活动,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参与度。

3、教学比赛,学生在欢快的比赛中灵活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同时学生又在比赛中体会到责任、团队、友谊、顽强拼搏、不放弃、胜不骄败不馁的一种体育精神。

本节课从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宗旨出发,将《课程标准》真正的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引导他们在训练中体验,在探索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