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数学质量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谈提高数学质量的策略

陈怀佐

贵州省安顺市普定二中陈怀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造成积极思维的课堂气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围绕着学生的“兴趣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造成积极思维的课堂气氛,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稳定的兴趣能使学生认识过程的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更加牢固,想像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有了"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好奇心,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享受到学习的乐趣,把做数学练习当做游戏,学生学习起来就格外用心,使学生从“厌学”、“不学”数学到“乐学”、“想学”数学。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强数学教学的魅力:

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自主探究与他们生活有关的一些问题,甚至增加社会上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例如讲到概率时,教师可以引入社会上“六合彩”的问题,学生对买“六合彩”的问题比较关注,也感比较困惑,教师从中奖概率入手,对这个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讲解,让社会上的问题与书上的知识有意识地联结在一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装理解课本知识,而且又利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较好。新课程要求教学要向学生生活和社会等广阔的时空开放,这就使学生装的练习天地更为厂‘阔,调查中发现,学生装对题型千篇一律有所厌倦,于是我在练习设计上做了多样化析探索,采用基础题、开放性题、竞赛题、千工制作、网络练习、小实验、“形体”演示等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样化的练习,形成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的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探索最佳教学途径:

转变以“教”为中心的旧观念,树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二者是既对立又统一相互制约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积极、主动、自觉地参与教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知、理解、评价、应用所学的新知识。要以教师为主导,就是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启发、点拨、引导、讲解、提问、评点、分析、概括、归纳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给读书、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学的能力与习惯。教学模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素质教育强调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尊重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教学以教师的“导”为前提,以学生的“演”为主体,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教师应主动了解和学习各种关于课程改革的理论,在继承和发展的结合上推动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使教学模式实现多元化。

教学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那种普遍适用于一切教学活动的万能教学模式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不能片面采用一种教学模式的作用而否定其他。重要的是,数学教师要通过数学教学思想与数学教育理论的研究,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教学条件去选择和变革教学模式,并大胆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总之,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是积极实施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学生内在生命活动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生命活动、自我价值得以实现的需要,是新课标精神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贯彻实施的一种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