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提高电网基础建设的有效手段——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加快提高电网基础建设的有效手段——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

蒋勇

(勐腊供电有限公司666300)

摘要:供电企业作为国家的命脉行业,正在由“用户求通电”向“企业推销电”的模式转变。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要继续占领龙头,就要加强自身企业建设。通过依靠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手段,加强电网基础建设,又要以强大的电网基础设施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

关键词:电网基础建设;供电可靠性;电压质量

电力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公用事业,它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并且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安全、稳定和充足的电力供应,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电网基础构架的稳固直接影响着电力行业的正常供应,因此,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手段,加固电网基础,保障可靠的电力供应。

供电可靠性管理是保障对用户持续供电的可靠指标管理,电压质量管理是保障用户使用安全、稳定电压的质量管理。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作为提高电网基础建设的手段,通过全面的规划供电网络、电网基础、设备状况、变电管理等,来实现最终的供应指标。通过管理要达到上级下达的指标值,但最终目的是实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一、电网基础建设并不完全依赖于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

电力行业发展分三个阶段:一通电、二有持续的供电、三有优质的电能。这三个阶段,都要由电网的基础建设来实现,但对电网的要求标准各不相同。在第一个阶段并不注重持续供电,也更谈不上优质供电,只要求有电到达即可;但在第二个阶段就提出了持续供电,即供电可靠性管理;第三阶段不但要有电,还要有优质的电能,即电压质量管理。在发展第一阶段的通电过程中,电力部门已经开始的是电网初期基础建设,但此时的建设仅为了使用户获得电能,不保证电能的可靠和质量。因此,在后两个阶段,以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为依据,提高了电网建设和改造的标准,强大了地区网架结构。

二、引入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加快电网基础建设。

在中国,80年代初期才有部分电力部门开始了可靠性管理,但多数电力部门仍然维持着“有电就好”的局面,电网基础建设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通过供电可靠和电压质量的管理,引入监督、考核机制,供电企业由“用户求通电”向“企业推销电”的模式转变。电力企业增大了市场供电竞争。为争取更广的供电用户,获得更多的利益,电力企业就需要在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上做工作,以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工作,来推动电网的基础建设。这样,由上级部门、当地政府和用户三方面的监督,对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作出评价,积极推动了供电企业在电网基础建设上的大力投入。

三、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与电网基础建设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

1)电网基础薄弱,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工作就难以开展。当供电网落后于地区发展水平,电网难以负担较重的负荷,限电成为家常便饭,轻微的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出现电网故障,对于上级下达的供电指标就难以完成。

2)开展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工作,找准电网基础薄弱环节,加快建设和改造步伐。通过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工作,才能针对性的查找出电网中存在的问题,使之有计划、有步骤、有效果的消除存在的缺陷,并加快电网建设。

因此,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与电网基础建设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将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作为一种手段来促进电网的快速发展,以电网的安全稳定发展作为提高供电可靠率和电压质量指标的基础保障。

四、针对县级供电公司,要结合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工作,将电网建设、改造适应地区用电发展。

目前,大多县级供电企业存在电网结构复杂、设备老化、用电负荷日益增大的状况。如果继续维持保证通上电,就不可能走到电力发展的后两个阶段,在电力企业的相互竞争中将被其它新能源企业所替代。因此,必须以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为手段,依靠上级公司和地方政府的支持进行电网优化。

1)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方面。从对用户的可靠供电和减少停电范围、时间出发,一要优化电网结构,使供电线路经济、实用,对重要地区架设双电源供电线路。对供电线路较长的要加装分断开关,特别是在分支线路要加装足够的支线开关。二要降低变电设备的故障率,预备足够的备品备件,应付设备突然故障停电,并能及时做好预控措施。三要引进先进的新产品,提高供电网的自动化程度,保证及时发现和隔离故障。四要加强计划停电工作管理,做到提前准备充分,高质量施工,恢复送电及时。

2)提高电压质量工作方面。保证电压质量同样需要在电网结构和设备上进行改进。特别对于供电线路较长、线径较细、功率因数较低、电源容量少的县级供电企业,一要加强管理,合理安装电压监测仪,减小人为因素引起的统计误差;并加强不合格配变的入网审核。二要改造线路,使线径符合供电负荷要求,对功率因数低的线路进行合理的无功补偿,以集中补偿为主,分散补偿为辅。三要改造变电设备,使变电站主变压器具备有载调压功能,避免人为监控不到位引起的调压不及时。

五、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工作与加快提高电网基础建设共同发展。

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工作是衡量供电企业的软件指标,电网基础建设是巩固供电企业的硬件设施。

自身能力靠硬件,外部评价看软件。作为与用户直接发生供求关系的县级公司,就更需要依靠软件的控制,提高硬件的性能。以最大程度获得上级公司和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通过硬件改造来强大自己。县级供电企业要通过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手段,加强电网基础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

总之,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管理作为提高电网基础建设的手段,需要提高管理的执行力度,夯实电网基础,加强检修、施工的过程监控,保证投入电网的设备可靠优质运行,使持续、稳定的电能输入千家万户。

参考文献:

[1]曹永新.加强电压无功管理,改善供电质量,降低农网损耗.农村电气化,2007-12:5-8

[2]杨清,金龙.RCM项目在云南电网公司应用研究初探.供电与用电,2007-4: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