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浅论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林宝贵/

林宝贵/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审计风险是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后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从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性。近年来,随着一些公司、企业会计假账案的不断披露,涉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也时有发生。如何避免法律诉讼,控制风险,已成为注册会计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就如何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提出一些看法。

【关键词】审计风险;控制;防范

伴随着很多跨国公司以及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丑闻案的曝光,“财务舞弊”与“审计失败”这两个名词已经被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所广泛关注。安然、世通等全球托拉斯皆因舞弊被揭穿而使庞大的企业帝国在瞬间覆灭;银广夏、蓝田股份、科龙电器等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也给我国的资本市场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因此,降低审计风险,有效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重塑注册会计师良好的职业形象已经成为我国注册会计师们的最大心愿,同时也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

所谓审计风险是会计报表中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经过审计后发表了不恰当审计意见从而导致严重后果的可能性。从总体上来看,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可分为三个大的方面:财务报告风险,财务报告没有正确编制,不符合合法性、公允性和一贯性;财务风险,公司面临严重财务困难,甚至失去持续经营能力;欺诈风险,公司有严重欺诈、违法行为。除了上述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合理运用专业判断,考虑下列评估固有风险:1、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2、管理人员特别是财会人员的变动情况;3、管理人员遭受的异常压力;4、业务性质;5、影响被审计单位所在行业的环境因素;6、容易产生错报的会计报表项目;7、需要利用专家工作结果予以佐证的重要交易和事项的复杂程度;8、确定帐户金额时,需要运用估计和判断的程度;9、容易受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10、会计期间内,尤其是临近会计期末发生的异常及复杂交易;11、在正常的会计处理程序中容易被漏记的交易和事项。

审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审计人员可以根据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其方法主要有:

1、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注册会计师如欲避免法律诉讼,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必须慎重选择被审计单位。如果被审计单位对顾客、职工、政府部门或其它方面没有正直的品格,也必然会蒙骗注册会计师,使注册会计师陷入他们设定的圈套。注册会计师审计不同于政府审计,事务所有权拒绝被审计单位的委托来降低风险。另外事务所也不要承接胜任能力不足的业务,否则会增加审计风险。

2、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首先树立风险观念。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报表的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这说明审计的结果是要做出判断。这种判断能力来自于审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判断贯穿了审计过程的始终,因此,审计人员不仅具有执业所需的会计、审计、法律、税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知识,还需有实务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再次需严格遵循审计工作准则。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循审计规范,来制定严密的审计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认真进行审计工作准备,实施中把握审计工作质量。在审计过程中对审计工作各程序进行严格控制,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合规、内容完整、方法恰当。

3、建立风险责任制度和各级内部控制制度。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出发,建立健全事务所内部的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实行工作职能分工和牵制,对审计项目质量实行三级负责制,即主审负责制、复核制、集体审理会议审定制,以有效控制审计过程中容易引起风险的环节。特别要把好审计证据质量关,突出证据的有效性。作为项目主审,须对助审人员的取证材料、底稿进行审核、确认,专职复审人员对审计报告初稿及审计资料进行复核,审理会议对重大审计事项集体“会诊”,确保证据充分有效,必要时可进行二次取证。对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审计复核、集体审理在必要时可提前介入,进行跟踪检查;要实行内部管理制。如建立对审计人员质量考核制、审计目标责任考核制、审计人员廉洁自律规定等,对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工作程序、职业道德等方面形成有力的控制和约束。

4、加强自我保护,促进有关法规的健全

(1)签订业务约定书。业务约定书可以明确委托方的会计责任和受委托方的审计责任,明确业务的性质,范围及双方的权力和义务,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契约。这样一旦发生法律诉讼才有可能将审计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提取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在西方国家投保充分的责任险是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在我国《注朋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应按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风险。但保险公司还未开展责任险业务,因此,行业协会应积极与保险公司磋商,努力促成该项业务。尽管这不能排除可能受到的法律诉讼,但能防止或减少诉讼失败时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审计风险损失。

5、建立有效的事前评估、事中控制、事后评价的风险管理系统墨者资事前风险评估就是要求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中,应对客户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分析、判断、评估,并以此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与状况相适应的审计计划,使审计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事中风险的控制,主要指选择减轻风险的技术和方法建立减轻风险的程序,以规避、降低、转移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的控制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接受客户的风险控制、选派审计人员的风险控制、审计计划的风险控制、审计证据的风险控制、编制审计报告的风险控制、审计质量检查的风险控制等。事后审计风险的评价,主要是指对上述审计人员所做工作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检查、修正和评估,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并为以后的审计工作提供经验和教训。

6、确立适当的收费标准,切忌只求效益,不问审计风险的做法

随着经济生活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影响范围的扩大,审计业务迅速扩展,师事务所的数量也急剧增加,行业竞争日益加剧,许多执业人员却无视审计风险也随之增大这一问题,抢客户,压价收费。创收意识加大了收费的随意性,却严重削弱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水准。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审计质量难以提高,因此注册会计师的收费应以服务质量、工作量大小、参加人员层次的高低为主要依据,同时也要考虑到市场风险的大小,按规定标准合理收费,增强审计工作的严肃性,保证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7、执行适应的审计秩序,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合理的审计要求制定合理的计划,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并集中审计资源于高风险审计领域,确保识别所有重大差错或非法事项,最终通过审计工作底稿的三级复核制度,把风险控制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可以说,审计风险的防范本质上就是质量控制的问题。审计质量控制的基本办法是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准则。它规定了审计工作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会计师事务所也应建立一套严密的、科学的内部质量控制制度,在风险可能发生的环节严格质量控制,使审计人员的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事务所可以选择业务较全面的客户,选派审计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注册会计师对每一重要客户的年度审计做出一份标准的审计工作底稿,以供其他人员执业时参照。这样既便于有效地理解准则,又有实例可供参照,提高了作业的标准化,减少了执业的随意性。

【参考文献】

[1]王晓霞.企业风险审计[M].中国时代出版社,2005.

[2]李春芳: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2期,36~38

[3]朱学英:浅谈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4]华忠:浅议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商场现代化,2006年15期,293

[5]尹维吉力.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精要.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