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临床药师参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的体会

文隽1肖轶雯2

文隽1肖轶雯2

(1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广西南宁530023;2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药剂科湖南长沙410011)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7-0016-02

【关键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临床药师感染治疗

近年来,由于各种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医院内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病例逐年增多,这增加了临床抗感染治疗难度,患者的死亡率很高。作为呼吸科临床药师,笔者参与了1例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病例的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病例分析如下,供广大同行借鉴和参考。

1病情摘要

患者,女,70岁,反复咳嗽、咳痰20年,冬季明显并逐年加重。2009年8月10日受凉出现后咳嗽、咳痰加重,伴发热(最高温度不详),在当地诊所用药2天后病情加重,出现呼吸困难,遂转入当地医院治疗。在该医院先后用了头孢匹胺、羟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吡肟、阿奇霉素等药物抗感染。咳嗽、咳痰、喘息未见好转,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09年9月3日晚转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入院查体:T39.2℃,R23次/分,P128次/分,BP96/38mmHg,SPO244%。患者浅昏迷状态,被动体位,呼之不应,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满布湿罗音,双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5.5×109/L,N%85.4%,L%8.4%,PCT461×109/L;CT:双肺及右肺中叶考虑支气管扩张并感染,肺气肿;痰培养+药敏:铜绿假单胞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妥布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吡肟、多粘菌素E、阿米卡星敏感;庆大霉素、头孢他啶中度敏感)。入院诊断:1、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Ⅱ型呼吸衰竭、肺性脑病);2、社区获得性肺炎;3、支气管扩张。

2临床药师参与治疗的过程

第1天:患者入院后体温一直在39℃以上,予物理降温后,复测体温38.7℃。急查血常规WBC19.0×109/L,N%91.0%,L%3.3%,PCT480×109/L。床旁胸片示双肺渗出性病变,考虑肺部感染予以美罗培南1.0gQ8h抗感染,同时予以解痉、平喘、化痰、护胃等对症支持治疗及呼吸机辅助通气。

第2天:患者痰量多,为黄色脓痰带血丝。体温39.7℃。考虑可能存在非典型致病菌的感染,加用环丙沙星注射液0.4gQd。临床药师考虑环丙沙星可能会引起茶碱血药浓度增高,建议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

第3天:患者痰量仍多,为黄色血性脓痰。体温39.0℃。肺部湿性罗音减少。药师建议将环丙沙星停用,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但医生认为肺部罗音减少,抗感染治疗有效,未采纳。

第4-9天:患者痰量较多,为黄色脓痰,呼吸困难反复发作,吸入特布他林后可缓解。体温38.5-38.7℃,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干湿性罗音。BR示:WBC7.8×109/LPCT320×109/LN%79.5%。多次痰培养为鲍曼不动杆菌(药敏为全部耐药)。药师再次建议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采纳。

第10-13天:患者呼吸平稳,无发热,呼吸困难未发作,但咳嗽咳痰症状改善不明显,肺部的湿罗音还有中量。加用多西环素注射液0.1gQ12h、利福平胶囊0.45gPOQd。药师考虑多西环素、利福平对肝功能都有一定的损害,建议监测肝功能。期间患者出现手抖,药师考虑环丙沙星有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建议停用环丙沙星注射液。

第14天:患者呼吸平稳,痰量中等,无发热。体查: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湿性罗音,未闻及明显哮鸣音。BR示:WBC11.4×109/LPCT574×109/LN%84.5%L%7.7%。药师查阅文献后,建议针对耐药菌治疗将利福平口服调整为静脉滴注0.45gBid。

第15-20天:患者精神可,无发热,有阵发性咳嗽逐渐减少,咳黄色浓痰,量少。两肺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患者病情稳定,回当地医院继续治疗。

3讨论

3.1抗感染治疗方案调整

3.1.1患者在外院先后使用了头孢匹胺、羟苄西林、氨曲南、头孢吡肟、阿奇霉素等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无好转。入院时考虑外院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耐药菌引起的感染的可能性大,加上患者基础状态差,使用美罗培南和环丙沙星。采用该方案后患者发热好转,肺部罗音有所减少,但痰量多,为黄脓痰,多次痰培养均示有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及磺胺类耐药全部耐药)。在以往的治疗中对该泛耐药菌的治疗经验不足,在全耐药的情况下不知如何选药,为此临床药师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治疗文献的中,WoodGC等[1]发现予静脉用多西环素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有效。利福平无论在体外还是动物模型,对多药耐药的不动杆菌有良好的杀菌作用[2]。在文献支持的基础上,药师与医生探讨了这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果断地改变治疗方案,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利福平、多西环素三联治疗,而且为了保证有较高的血药浓度,三种药物均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途径。经该方案治疗后,患者痰量明显减少,呼吸困难得以纠正,顺利从依赖机械通气过渡为自主呼吸。通过这一病例的实践,证明该方案抗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是有效的。

3.1.2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主要有:①产生水解酶,使抗菌药物失活;②改变PBPs,使抗菌药物失效;③改变自身结构及孔蛋白数量,使细菌外膜对抗菌药物的通透性下降;④外排泵活性增强,使得抗菌药物浓度在细菌体内进一步下降[1]。鲍曼不动杆菌还有携带多种耐药基因的特点,既能够将耐药基因传递给其他细菌,同时又能够接受其他细菌的耐药基因,使该菌更易产生耐药性[3]。

3.1.3抗生素联用的依据多西环素特异性地作用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置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在该位上的联结,抑制肽链的增长和影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利福平的作用机制是与依赖DNA的RNA多聚酶的亚单位牢固结合,抑制细菌RNA的合成,防止该酶与DNA连接,从而阻断RNA转录过程,使DNA和蛋白的合成停止。这两种药物的作用点各不相同,可能起到协同或相加的作用。由于利福平与含酶抑制剂的抗菌药物联用时起到增效剂的作用[4],且单独用药可迅速产生耐药性,因此不能单独用来治疗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造成的感染[4]。

3.2药学监护

3.2.1药物不良反应

正确判断不良反应:患者入院后予以美洛培南、环丙沙星抗感染及多索茶碱解痉平喘。临床药师考虑环丙沙星可能会引起茶碱血药浓度增高,建议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9月14日患者出现手抖,药师考虑环丙沙星有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建议停用环丙沙星注射液,停药后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可使人体内敏感菌群受到抑制,而一些不敏感菌(如真菌等)乘机生长繁殖,造成二重感染。该老年患者有多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时间较长,因此药师建议治疗方案中应维持肠内营养,补充肠道正常菌群所需的维生素,密切观察患者,定期做大小便常规及痰培养,以最大限度减少二重感染的发生。

多西环素、利福平都有一定肝毒性,长期大量使用可能增加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因此药师建议在用药期间,必须定期检查患者的肝功能。

3.2.2控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

研究发现,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重症监护室的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的时间、种类与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明显相关[5]。该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多,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这些都是发生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把握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征,选择恰当的抗感染治疗方案,这对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控制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院内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4体会

临床药师作为治疗团队中的新成员,必须掌握足够的药学和临床知识,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后需要及时与医生沟通,主动寻找解决方案,以接纳的态度去面对医生的否定。通过临床药师用心的工作、细心的监护、耐心的宣教,从而融入到治疗团队中起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有效、经济的作用。

参考文献

[1]WoodGC,HanesSD,BoucherBA,etal.Fab-ianTCTetracyclinesoftreatingmultidrug-resistantAcinetobacterbaumannii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J].IntensiveCareMed,2003,29(11):2072-2074.

[2]ToddGleeson,KylePetersenandJohnMascola.SuccessfultreatmentofAcinetobactermeningitiswithmeropenemandrifampicin[J].Journalof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2005,56(3):602-603.

[3]陈倩,洪波,王茹,等.198株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9,30(9):987-987.

[4]MaríaE.Pachón-Ibáez,FelipeFernández-Cuenca,Fernandodocobo-Pérez.PreventionofrifampicinresistanceinAcinetobacterbaumanniiinanexperimentalpneumoniamurinemodel,usingrifampicinassociatedwithimipenemorsulbactam[J].JournalofAntimicrobialChemotherapy,2006,58(3):689-692.

[5]童建菁,陈尔真,周伟君,等.全耐药鲍氏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7,17(8):101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