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转化方法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学困生转化方法的研究

刘洋

——通过情感教育让小学语文更精彩

刘洋吉林省扶余市长春岭镇第二中心小学131222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众所公认的现实。但不管教师怎样会教,后进生都要存在,我们不可能让我们的学生长得一样高,我们要随时将学困生的转化作为一项任务。那么,怎样落实后进生的转化呢?我认为要落实在一个字——“实”,只有落到实处,结合学生实际,才能做到真正的务实和提高。古语说:亲其师,信其道。后进生的转化我们可以在情感上进行启发,通过情感教育让小学语文更精彩。小学教育作为学生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不仅是小学阶段各学科的基础,也是培养情感教育的摇篮。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一些教师往往把教学的重点摆在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培养方面,重视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对过程和方法讲求实效,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和思想情操的陶冶却忽视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包含对祖国、亲情、友情、大自然等诸方面的情感,小学语文课文的学习不仅限于让学生简单理解所学内容的主要意思,更重要的是学生情感领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对学生的情感认知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发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感情

我们知道,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对语言及中华文化的深刻认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及社会主义品质,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那么,教学的本质就要借助教材为载体,拓展学生的教育知识面,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可知,无论是优美的小诗还是严谨的长篇文章,都涵盖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语文智能教学和情感陶冶的载体。例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认真挖掘教材中的爱国情感元素,通过对战士为国殉职片段的深入讲解,再加上多媒体视频的渲染,进而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最重要的学习莫过于方法的学习。为了更快地让学困生摆脱落后,每天我让他们必做的一项作业就是睡前回顾当天所学的内容,懂得什么,不明白哪里,每天晨读课我都会有顺序、有针对性地跟他们交流,让他们及时反馈,我及时掌握。检查之余我发现,他们的记忆力完全不逊色于优生。于是,我因地制宜,经常举办一些“美文朗诵”、“朗读比赛”等活动,真正让他们树立信心。这种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便操作的方法,通过几次质量调研,学困生不仅杜绝了不及格,而且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当然,方法的选择不能盲目,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取法。

二、创设合理教学情境,以境育情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例如:通过录音、录像、幻灯片、图片等方式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情境课堂教学方式,例如话剧表演、小品演出、角色扮演等。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可通过语言表达的方式,将作品中的情境进行描绘,学生置身其中,如身临其境,让学生亲自感受其中的思想感情,受到情感的熏陶。例如:我们在学习《北京》时,教师在讲课之前给学生播放一段北京美丽景色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北京的宏伟、壮观、美丽,从而激发学生对北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阵地,根据新课改的精神,学生的学习主要体现在“自主、探究、合作”。因此,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教材,深研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调整课程内容,以求学生能尽情表达自己的看法,完成自己的探究,真正体现自主性。

三、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就是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关爱学生。小学生除了在家庭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接触教师与同学,教师的关怀对学生感知情感具有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树立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意识,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让学生成为情感体验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深学生的体验与理解。其次,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差的、违反规定的学生要耐心地引导,切忌进行人格的侮辱,这对学生的未来与情感具有不利的影响。为了能让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在安排座位时,我采取了“以点带面”,把全班学生分为六大片,分别把最优秀的学生排在他们的核心位置,课外学习中充分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让他们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通过观察和考核,朱静和白宏凯同学所在片学生提高最为显著。练习课中,我充分把机会留给他们,让他们大胆地说,并及时给予鼓励,对后进生及时进行引导,直至全部领悟为止。

四、贴近生活情境进行情感教育

语文同生活存在紧密联系,对此,教师教学小学语文时应当对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时增加重视程度,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实现语文知识学习,同时获得情感教育。我国文化经过数千年积淀,为了传承这些文化,小学语文教材对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涉猎,涵盖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丰富的情感。这些内容会对小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利用生活中存在的一些美好情感对学生进行熏陶,使学生身心朝着正确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