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连山生态县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建设连山生态县的思考

唐旭

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林业局广东清远513200

摘要: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当前面临的新地位、新形势和新任务迫切要求林业建设以新姿态、新观念、新水平与之相适应。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谁拥有良好的森林生态、优美的环境,谁就拥有未来。建设连山生态,发展生态经济,是我县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生态建设的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连山将成为广东省内一方净土,成为广东后花园灿烂的明珠,成为粤西北一道秀丽生态屏障。为此,本文就如何把连山建设成为生态良性循环,经济结构合理,人民安居乐业的文明生态县作粗略的浅谈。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连山自然资源系统现状

(一)地形气候

连山县地势自东向西,由北向南倾斜,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谷台地纵横,交错,岗峦起伏连绵成系,形成了南北长、东西窄呈哑铃状的山区丘陵地带,境内千米以上山峰有8座,主要河流有8条,呈放射状分别注入绥江、贺江、沱江和北江上游。连山全境地处中亚热带,属中亚热带季候风气候,气候温和,热量适中,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8.8оC,年降雨量在1687——2400mm,一般在12月到来年2月有霜冻,全年湿度大且比较稳定,平均相对湿度为82%。总体上说,气候较好,土壤发育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大部分土壤的PH值在4.5—6.5之间,呈微酸性至酸性反应,适合各种植物的成长,尤其是林木的生长。

(二)森林资源

连山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84.5%,现有林业用地103621.4公顷,其中有林地98155.8公顷,占林业用地94.7%。生态公益林面积47473.3公顷,占林业用地45.8%,商品林面积56148.4公顷,占林业用地54.2%。全县活木总蓄积量为1076.19万立方米,年生长量41.5万立方米,年消耗量5.5万立方米。

(三)旅游资源

连山县是西江、北江、湘江三大水系发源地之一,又是广东省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历史悠久,壮瑶风情浓郁,地势险峻,素有“三关、三界”之说,可开发的景观、景点众多,发展生态和民族风情旅游前景广阔。

(四)生态环境质量

连山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山地面积占土地面积86.5%,人口密度低,每平方公里人口87人,工业化程度不高,一直以来皆以农林业为主。全县的城镇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持良好,主要河流、湖库等地面水水质达国家Ⅱ级标准。

生物资源也十分丰富,这些是发展生态县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

二、我县建设林业生态必须坚持的原则。

(一)坚持“封”的原则

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公益林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人和自然和皆共处是社会发展必定要求。到目前为止,全连山已划定省级生态公益林71.21万亩,同时准备规划增加7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对生态公益林必须实行全封区培育和其他切实可行的措施,严加保护和管理。

(二)坚持“育”的原则

重点是造林绿化工程,全县完成人工造林50万亩,培育苗木1000万株,抓好“一城”,即城镇市政绿化。“三线”即二广高速,国道323线,省道263线连山路段的绿化林带。“三关”即鹰扬关、鹿鸣关、白石关。严格把好公路沿线可见林木的采伐管理和保护措施。“四河”即小三江河、三水河、禾洞河、太保河沿岸的封育林工作。确保封山育林,全面绿化。

(三)坚持“改”的原则

深化林木改革,积极搞好林业所有制结构改革,加强林业行政管理机制改革,强化职能作用,认真抓好“一张证,一把斧,一把火,一条虫”的管理工作,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办事,认真执行森林资源和林政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确保林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四)坚持“管”的原则

连山县在2000年、2006年和2007年分别经省、市、县人民政府政府批准的有1个省级、5个市级自然保护区和1个县级自然保护区,对这些保护区要切实依照《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和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好各项有效工作措施,抓好保护自然区建设管理工作,特别对省级自然保护区要加大建设和管理力度,依法制止侵占保护区土地和破坏,保护区内动植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为争取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造良好条件,为我县增添林业旅游综合型经济创造良好环境。

(五)坚持“限”的原则

抓好林木限额采伐工作,按上级部门下达的采伐指标,严格控制好限额采伐指标,采伐时实行限额管理制度,林木采伐坚持实行申请许可证制度,执行伐前设计、伐中检查、伐后验收的管理制度,这需要有一支强大有力的林业行政执法队伍,确保监督好限额采伐的各项工作措施。

(六)坚持“保”的原则

保护森林资源,强化林政管理,把保护森林资源放在第一位,广泛宣传林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行力度,重点在“一张证,一把斧,一本账,一把火”管理,从源头上执行限额采伐作业监督管理。决不得突破限额采伐计划的缺口,严格执行林地征占用审批制度,坚决制止破坏林地和非法占用林地等非法林地流失现象,严肃查处破坏生态公益林、森林火灾、乱捕滥猎野生动物和乱砍滥伐等案件,查处唯利是图的行为、倒卖和破坏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案件,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各项违法违纪行为。

三、连山建设林业生态县的措施

连山进一步建设林业生态县当前重要的是坚持从连山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实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现有的优势,促进各行业的繁荣,按现代林业的要求,逐步探索建立适合连山实际的生态模式。

(一)生态林业建设

由于连山的地理位置特殊,是珠江水系的西江、北江的源头之一,北部也是湘江以至长江的源头之一,因此,以涵养水源为主的生态林建设是本县生态环境建设之重点。

按照连山建设生态县的要求,到2017年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84.5%提高到86%,生态公益林要占林地面积的50%,并且有26%以上为天然林的生态公益林。要达到以上指标,必须抓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①保护好现有阔叶林。②对现有的针叶林进行改造。③抓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生物防火林带是预防山火发生和控制山火蔓延,防止发生大火的治本措施。④搞好林业综合开发,发展生态林业经济。

(二)生态环境建设

在全县范围内,迅速大力地开展以下方面的工作,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1、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2、水源林保护区;3、城镇污水治理;4、大气污染控制;5、保护野生生物;6、推广新能源;7、水土流失治理;8、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三)抓好连山林业生态旅游,促进少数民族经济发展。

充分利用连山的地理位置优越,森林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和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开展别具一格的连山森林生态,民族风情旅游事业。首先,要将大旭山瀑布群景观优化,三水口至大田冲一带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5年内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广东九寨沟;其次加速“马头山”温泉渡假村景区的开发,开展多项目的旅游景点,再次在笔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金鸡山上,以太平天国练兵场为中心,建立一个将山、水、林结合起来的国家级森林公园。

(四)加强林业的收费与使用的管理。

对所有林业收费以及上级扶持的补助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由县政府统筹安排,从以下八个方面筹集资金,加大对林业的投入。1、认真落实生态公益林补偿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资金;2、在全县水电站总收入中每度电提取5厘用于生态公益林,水源涵养林的管护建设;3、在旅游门票总收入中提取5%资金用于景区造林绿化建设管理;4、城建、交通、公路部门按有关规定,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城镇和公路绿化;5、征用或占用林地的,必须按《广东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缴交林地、林木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森林植被恢复费,用于林业建设;6、林业行政执法部门所有收缴的木材变价款和罚没款,用于林业建设;7、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有关部门对我县林业建设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争取项目资金发展林业;8、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发展林业。

(五)提高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把森林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将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作为生态公益林进行管理,把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作为商品林进行经营管理。在抓好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工作方面,做到生态公益林不允许实施主伐,只能进行卫生抚育间伐和生态林补植套种。对生态公益林实行全封山培育,严加保护。为了充分发挥生态林最大的生态效果和社会效益,重点抓好“一城”、“三线”、“三关”、“四河”的重点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确保2至3年内全面完成造林绿化,达到“一城”美如画,“三线”绿油油,“三关”山更青,“四河”秀水流的美景。抓好商品林经营管理工作方面,重点抓好商品林基地建设以及林产加工销售的协调工作,采取股份合作,租赁,兼并,承包拍卖等多种形成,加快现在国有林产工业企业的改租、改制和改造,鼓励外商,民间资本发展林产工业。

结语:

生态环境是二十一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全县各民族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动员和组强全县人民积极投身林业建设的伟大事业,把我县建设成为山川秀美,生态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县而努力奋斗,为推进连山林业生态建设发展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尖《广东林业》广东省林业信息与宣传中心.2004年2月

[2]周红英《国土绿化》国土绿化编辑部.2004年11月.

[3]李涛《广东林业科技》广东林业科技编辑部.2007年12月.

[4]《连山县林地保护总体规划》连山县林业局.200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