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心理学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心理学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

高佳玲

(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310020)

【摘要】在日常医院的护理过程中,心理学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工作中,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是一场心理的较量和干预,因此,学好并运用心理学,将在日常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医学教育;护理学;心理学;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2-0098-02

近几年,随着医学形式多样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快速运行,医院和患者之间不仅是简单的医患关系,更是一种服务型的整体提高,在面对各式各样的患者和家属时,作为护理心理也在这个过程中迅猛发展。众所周知,医院是能让一个生病的人健康起来,也能给病人和家属带来希望的地方,也就是通常说的救死扶伤,每个护士和医生被称为“白衣天使”。作为一个治病场所,其实从宏观来说不仅仅只治好病人身体上的疾病,还应该在心理上给予一定辅导,让病人感受到真诚和温暖。我们在加强业务能力的同时,也要改进服务方面需要提升,在现实的护理工程中,呈现阳光、积极的一面,给病人和家属一份坚定的信心和信念,所以在日常医学教育中临床护理工作必须融入情感模块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开展心理学研究,把心理学研究贯通到护理工作中,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提高个人和医院的品牌形象。

1.护理工作中心理学的意义

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传统的护理学亟需由简单的基础护理学、专科护理学转变至与心理学和护理心理学相结合并在临床工作中的广泛运用。由于病人的组织器官的病变或衰老导致整体机体状况下降,再加上不断用药,手术以及各种化疗等治疗方式带来的不良反应,极大影响着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最终导致患者放弃治疗。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病人的细微的生活状况,以良好言行举止以及情感去改变病人的心理状况,缓解负面情绪,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病患生活质量进一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而不是借主观臆断,而是要依靠科学的严密性以及心理护理学的应用。因此护理工作中,运用心理护理对疾病治疗过程的影响,及心理、机体、生理与环境辩证统一的原则,通过调节病人的情绪,通过学习理论和建立条件反射的方法,通过语言系统的作用,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从而达到促进病人身心早日康复的目的。

2.护理人员素质和修养的提升

生理病患以及心理病人的都是护士的工作对象,他们由于身体或者心理的暂时不健全,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药品和医学知识欠缺性格较为固执的老年病人与护理工作人员的频繁接触极容易产生摩擦和误会。这种情况随时可能发生,那就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一方面需要有很高的素质和很好的修养,另一方面需要有较好的医学药学相关知识,站在病人的角度去考虑一切问题,积极鼓励引导病人积极乐观接受治疗消除治疗过程中由于不良反应产生的消极情绪,并且向病人适时地介绍现代高科技诊疗技术,说明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手术的安全性等等,使患者积极配合医务工作者的医护工作;同时也要对自己有一个高要求,首先平时良好的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陶冶会使我们变得更加大度,专业知识以及护理技术不断学习提升,尽可能减少在护理工作中的一切意外失误。平时多阅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让自己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一个非常好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行为能力。最后我们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自我反省,从中找出问题进行改正,随时保持一颗积极的心。

3.提高整个护理工作者自我价值的肯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院知名度的加强,日常工作时常会产生很多问题,此时,需要对自我进行一场心理干预。对自己护理事业有高度认可,坚信这是一个终身为之骄傲的事业。真诚的为每一个病人服务,有高度责任心,对待患者始终充满微小,做一个传授正能量的白衣天使。结合自身业技术和理论知识,尽量减少病人和家属的痛楚。面对,巨大的工作量,努力调节个人的情绪,增加自己的抗压能力和意志力,从而加强心理建设。日常护理工作中,不仅是需要个人能力的提升,更需要整个护理群体的团队能力发挥群体纽带作用,如同一个海洋,需要发挥每个人的能动作用,团结其他护士,相互配合,把每个人联系在一起,使每个成员在最佳心态下进行工作。通过心理学习,才有一个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最大发挥心理学的重要性。

4.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

人们得病后就会产生各种复杂的心理状态,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产生的烦躁、多疑、焦虑、激动、恐惧等情绪,以及由于经济状况或者情感问题造成治疗耐受力下降、抗拒治疗甚至极端到自杀患者时有发生,而作为一个优秀的护理人员,更应及时了解患者此时的心理因素,以便在最早期给予健康宣教,心理干预,让其心情舒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前段时间,我们科室来了一个年轻母亲带着一个手骨手上的孩子,因为疼痛,小孩一直在哭闹,并拒绝医生和护士的治疗,此时,心理学就起到了关键作用,在安慰孩子的同时,我们及时开到和诱导孩子的母亲尽量转移孩子的视线,让他关注自身喜欢的手机游戏,就这样,孩子很快安静了。经过护士长和全体医护人员说服、动员、开导,孩子的病情得到了快速地好转与康复。

护理制度的进步离不开心理学的推动。护理中的心理学已经成为每个医务人员的必修课程,它不仅保证了高护理质量,也提高了医院在社会和患者中的口碑。如何运用心理学在日常护理中成为医院软实力提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郭建福,韩邵阳.中华综合医药卫生研究,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