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在肺癌的诊断及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在肺癌的诊断及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

吴洲清毛明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胸心血管外科湖北武汉430071)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GDF-15)在肺癌诊断、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4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59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在肺癌患者、健康体检者入院时第1d分别采集2ml空腹静脉血,检测两组血清GDF-15水平,分析血清GDF-15水平对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相较于健康人群,肺癌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明显更高(t=21.055,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而言,GDF-15是一种理想的血清标志物,可为疾病诊断、疗效判断、预后评估等方面均提供有价值参考。

【关键词】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肺癌;诊断;化疗

【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154-02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肺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对人类生命质量造成严重不良影响[1]。肺癌具有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死亡率高等特点,大多肺癌患者初诊时病情已进展至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死亡率较高。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一种可水解的蛋白,分子量为62kDa,又称为巨噬细胞抑制因子(MIC-1)。GDF-15广泛参与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如组织生长发育、炎症、肿瘤、创伤等。相关研究表明,GDF-15在预测肿瘤增殖、转移、肿瘤细胞耐药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探讨GDF-15在肺癌诊断、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现作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9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4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59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全部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组年龄52~79岁,平均年龄(62.60±5.79)岁,其中腺癌16例、鳞癌13例、大细胞肺癌10例、小细胞肺癌7例,男31例、女15例;对照组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2.53±5.68)岁,男30例、女29例,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肺癌患者、健康体检者入院时第1d分别采集2ml空腹静脉血,自然促凝后以3000r/min的速度离心15min,离心半径为10cm,而后收集上清液,将其置入1.5ml微量离心管中,在-20℃环境下贮存。采用人GDF-15血清检测试剂盒对两组血清GDF-15水平进行检测。化疗方案及疗效评估:根据肺癌患者病理类型不同选择相应化疗方案,化疗周期21d。采用国际一线化疗方案,2个周期后进行化疗疗效评估。将只耐受1次化疗、采用其他治疗方式患者排除,对肺癌组患者连续2个化疗周期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根据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疗效评估,并对不同疗效患者GDF-15水平进行检测。

1.3观察指标

分析GDF-15在肺癌诊断、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临床价值,观察两组患者血清GDF-15水平检测情况,将两组血清GDF-15水平进行分析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9.0系统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统计学分析结果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相较于健康人群,肺癌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明显更高,P<0.05,参考表1。

3.讨论

肿瘤标志物是一类蛋白质,存在于肿瘤细胞内、血液、组织或体液中,当前已被广泛运用于肿瘤检测中,究其原因与其在肿瘤组织中的高表达有关[3]。肿瘤标志物水平异常升高、降低可间接反映肿瘤增殖、生长、迁移等情况,有利于临床医师早期诊断,并为后续治疗、预后判断提供相应指导与参考。

肺癌患者初诊时已有半数以上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常规病理组织活检属于一种有创性诊断方式,而肿瘤标志物属于非创伤性检查,凭借其独特优势备受患者及医务人员的青睐。当前临床应用广泛的肿瘤标志物包括CYFRA21-1、CEA、SCCA等,但由于特异度、灵敏度不高易导致误诊、漏诊等情况发生,已无法适应临床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新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就显得尤为重要。GDF-15是一种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肥胖与血清GDF-15水平高低密切相关[4]。本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健康人群,肺癌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明显更高,P<0.05,提示血清GDF-15水平可作为临床诊断肺癌的理想血清标志物,与当前研究结果大致相符[5]。临床一般通过胸部增强CT、骨ECT、颅脑增强MRI等影像学检查方式评估化疗疗效,但存在耗时长、医疗费用昂贵等问题,肿瘤标志物具有检测方便、高效经济等优势,更适合临床应用推广。

综上所述,在肺癌临床诊断、化疗疗效评估等方面,血清GDF-15水平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尚不能代表肺癌患者总体情况,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邓静静,徐爱晖.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在肺癌的诊断及化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5):1823-1828.

[2]王杰,陈大兴,郭宁,等.肺癌患者中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和S100A2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12):1922-1925.

[3]戚冰雪,李子宜,丛峰松,等.低氘水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及机制[J].山东医药,2017,57(6):1-4.

[4]戎冬文,王慧宇,贾军梅,等.微波消融联合全身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对血清VEGF、id1蛋白浓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36):7151-7154.

[5]顾涛,张彦秋,刘立杰,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血小板数和TGF-β1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4):58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