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宏观经济学视角下产业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基于宏观经济学视角下产业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

杨磊

天津中水有限公司天津市300000

摘要: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了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经济实现全效发展,往往会站在宏观的角度上制定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政策。而在宏观经济学当中,认为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市场和政府分别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收入公平分配等。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发展政策

一、宏观经济学视角下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内涵

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当中,政府和市场如同其左右手一般,对推动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帮助作用。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在对整体经济数据以及部分超脱现象、特定行为进行平衡和约束的过程中,宏观经济作为最重要的一种举措。纵然市场本身对社会经济、产业经济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但其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包括群众失业、市场需求不足等问题。因此想要实现我国产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通过适当宏观干预产业经济,根据其实际发展情况灵活采用刺激投资或是通货膨胀等经济政策,从而有效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尽可能满足我国不断增长的产业经济发展需求。

在宏观经济学当中,提出在对生产要素影响产出增长等方面进行计算时可以采用生产函数,而通过雇佣具有较高生产能力的劳动和劳动力,并注重加强劳动技能与综合素养的培训与提升,搭配大量的产品技术研发投入,势必能够有效达到经济增长的效果。生产要素增长率及其投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将直接影响着劳动与资本投入对生产增长的影响。

在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经济发展,其重点被放置在宏观经济平衡以及长期经济增长条件上,认为在某一宏观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自然产业便是产业经济发展。譬如说当前我国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的供给侧改革,从部分媒体的宣传报道中不难发现其同样也是立足于宏观经济平衡的角度对供给侧改革进行相关解释。当市场完成出清并且将所有过剩产能一并化解,淘汰所有的僵尸企业之后自然便会出现产业经济发展的效果。但在这一视角对产业经济发展进行解释的过程中,并未考虑产业经济本身的相关内容,因此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重视产业优化升级,深化产业经济发展

在宏观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核算理论当中,提出提升生产技术对于增加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要素效率具有积极的帮助作用。而通过雇佣具有强大生产能力的劳动力则有助于劳动技能与素质的提升,从而达到经济增长的效果。因此将这一理论运用在产业经济发展政策当中,首先需要加强对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视,也就是通过利用宏观经济政策实现产业经济的平衡,从而使得我国产业经济能够实现自动升级和发展。在促进产业经济实现长久稳定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利用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但不能盲目依赖市场机制。事实上我国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经历了多次经济危机,而每一次经济危机的化解都是通过为产业经济提供新的方向和推动力,以此有效实现我国产业经济的全球化和市场化。通过我国长期的经济发展实践可知,改革与发展相辅相成,而产业升级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继续,改革则内内生于升级和发展的过程。而出于区域经济学的考量,为了能够有效实现城市的合理规划,促进区域发展,在制定产业经济发展政策时,应当将侧重点放置在产业优化升级上,一方面需要充分立足城市以及区域的实际发展特点,立足其自身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合并等方式实现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合理利用,积极鼓励其加强产品技术研发,以此带动产业的优化升级。

三、立足产业基础,寻找产业经济发展新动力

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建立在产业基础之上,任何产业的优化升级和长效发展,均需要大量的先进知识技术和新能力作为基础保障。而所有的先进的知识技术均来自企业的发力创新,因此在这一角度下,我国产业经济发展政策同时也需要牢牢把握住产业基础这一根基,通过从中国产业基础当中寻找产业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以此推动产业经济实现全效发展。在宏观经济学中指出,应当通过加大生产率,提高附加值的速度,从而大大增加新生产能力投资的效果。而落实到产业经济发展政策中,个人认为,政策内容应当通过短期次级投资和对产业结构的长期调整,在对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进行有效明确的基础之上,引导企业利用现有工业经验基础,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技术活动,从而真正实现产业经济发展的目标。

四、注重加强政治领导,引领产业经济协调发展

在宏观经济学和政府经济学当中均明确指出,仅凭市场的调节功能并不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其还需要政府从中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和调控作用。从这一点出发,在制定产业经济发展政策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将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充分发挥出来,要求产业经济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根据当前产业在市场中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明确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要求政府通过采用各种形式的经济政策如刺激投资,鼓励银行放低对企业的贷款限制等从宏观角度对产业经济进行有效平衡,以此实现产业经济在新时期的稳健发展。

五、西方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应用与实施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我国实行的开放政策使我国走出了国门,从而开拓了国民的眼界。而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依据市场体制的建立与管控工作,需要研究开放的技术,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产生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全面的掌控。因此,西方经济学逐渐在我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我国宏观经济理论的建立与政策的完善也存在一定的影响与制约。

1、趋势

我国对于现代宏观经济的引用接近三十多年。在这三十多年中,经历了多个环节,首先是对西方经济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吸收,在转化为自己内容之后进行了思考与批判,并借鉴。首先,我国在1949年建国之后到改革开放这一阶段,对经济的发展主要实行高度集中责任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因此与私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有明显的区别。所以,在这一阶段所形成的宏观经济是不适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趋势与现状。因此,对于我国目前所存在的经济体制不能全面的进行应用与推广,所以,现代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的应用以及发展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2、分析

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发展程度不同,对于西方宏观经济学在我国的具体应用与实施,必须要全面的根据我国发经济发展的程度以及形式,且要全面的考虑我国的国情以及这一体系在我国实施的必要条件。这一制度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都必须将这些理论建立在具体的实践当中。因此,对于它的应用与借鉴,不可以对其理论内容进行原封不动的照抄。而是要将这一理论体系与中国的实际发展状况相协调并结合,从而制定出一套完备的,且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经济学体系。即使西方经济学在合理科学正确,但不符合我国的社会发展状况,那么它依旧不适用于中国。

3、借鉴

世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对于西方的宏观经济学中的相关内容,我国可以有选择性的进行借鉴。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用的理论内容,可以进行具体领域的实施。因为我国无论是从经济的发展状况,还是在社会制度的建立上都与西方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之前,专业人士要全面的考虑这一体系是否可以在我国这一社会制度下进行应用。进而探索出适用于我国与西方国家共存的体系。在对中西方所共存的经济运行机制进行分析,还是存在一定的共同点的。

六、宏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探讨

随着对经济体系的不断引进与完善。这一经济学体系可能在今后实现全面的综合。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宏观经济在我国的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发展趋势。

1、加强了对新增长理论的研究与探讨

在对生产技术的进步与生产率提高的原因方面,科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且对于研究结果全面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的增长模型。每个模型的提出都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造的,对于模型的创造也是将其长处与短处相结合的,也不存在一种模型会取代另一种模型的状况。因此,这一创新模型持续的时间也较长。并且在未来对于经济增长的规律以及过程也会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创新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制定的模型进行模拟分析,可以将预测到的结果进行数据的比较与分析。进而为各国在数据以及生产率的理论知识加以创新。

2、宏观学和政治学理论两者将有效的融合

目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也认识到了学习国外的高新技术的重要性,进而全面的引进与学习国外的科学技术,因此,对于在国外引进的经济学理论也全面的进行研究与分析。政治宏观经济学理论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到各个层面,主要有宏观经济和经济的增长以及国际关系。这一理论更多的关注于经济、政策以及政治等相互作用的层面。尤其是政治要素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宏观与微观经济学间的融合真正形成是在“理性预期革命”中,卢卡斯和其他专业人士试图运用经济当事人的行为方式、动机等,来进行对宏观经济和政策展开解释。因此,这一应用是将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来以微观基础说明经济问题。

七、利用互联网经济促进我国产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互联网经济的特点十分鲜明,并且互联网经济的优势也显而易见。产业经济在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冲击下,也要进行一定的转变。如果产业经济止步不前,还是一直遵循老套的运行方式,那么很难在网络经济时代中站稳脚跟。在进行产业经济策略转变时,要吸取互联网经济的精髓,尽量使转变更加符合当今网络时代的发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有了这种理念的支撑才能使我国产业经济进行正确的转变,使产业经济在互联网经济的竞争之下不被“打倒”。

1、采取多样化的产业经济发展方式

采取多样化的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能够让我国的产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网络经济时代的影响下,消费者对购物的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在购物时不仅仅是一种需求,更是一种体验,一种享受。在网络大环境的影响下,消费者购物时更加追求方便,所以多样化的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能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更加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而给消费者带来更加优质的购物体验。基于以上的种种特点,可以看出,产业经济中采取多样化的发展方式才能更加吸引消费者,更加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丰富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式时,首先要对消费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在制定产业经济的发展方式时,要进行大量的市场调查,找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产品,然后再进行方案的设定。由目前的产业经济市场来看,创新型的企业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为目前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不管哪一方面都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更新。这种背景之下,创新型的企业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更加能在社会进步的大环境下生存与发展。在产业经济中也要对消费者心理进行分析,分析后才能制定出更加合理的销售方式。有了合适的方式也会对企业提出新的要求。消费者对消费进行认可以后,定会加大购买力度。这时就需要企业加强生产力度,让销售跟上购买的脚步,防止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让消费者能有更加优质的购物服务。因此,在互联网经济下,采取多样化的产业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有效的巩固我国产业经济的发展。

2、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互联网经济的优势是方便快捷,但是在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服务不够有保障,售后服务不及时等。这时产业经济就可以提供互联网经济所不能提供的服务。在产业经济中,相关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服务素质,从各个方面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服务要从消费过程和售后体现出来。首先在对消费者进行服务时,要时刻谨记“顾客是上帝”的理念,努力达到顾客的各种合理要求。并且消费服务要人性化,符合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另外,在售后服务方面也要有所进步。从产业经济到售后服务要作为一个整体,消费者在购物完成后要让消费者有购物保障,对售后加强管理,力求让消费者对售后满意。优质的服务能让产业经济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之下有生存的空间,所以产业经济要紧紧抓住服务的这个机会,增加自己的竞争优势。

结束语

通过利用宏观经济学对产业经济发展政策进行最基础的分析,初步明确了市场和政府在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各自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未来产业经济发展政策还需要加大对帮助产业实现优化升级,在产业基础上寻找新动能,同时增加政府的政治领导功能,搭配相应的财政经济政策,科学地指导产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卓凡超,常志有.宏观经济学视角下经济增长理论和政策[J].时代金融,2016(17).

[2]路风.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在哪里?——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J].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报,2016(8).

[3]杜文娟,刘强.对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构成的认知[J].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6-28.

[4]范书夏,于温申,柳景.新宏观经济学的演进及研究对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