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大数据运用与线损管理杨长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基于电力大数据运用与线损管理杨长锐

杨长锐

(贵州电网公司凯里雷山供电局557100)

摘要:线损管理水平高低是一个供电企业在日常生产运营管理水平最直观的体现。本文通过电力大数据的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利用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对影响线损的因素进行分析,运用大数据采集与存储、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内容。通过建立管理机制和电力大数据的运用,实时分析影响线损、特别是台区线损的异常原因,推动配网线损管理由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提升配网供电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大数据;精益化;线损管理

一、电力大数据的建立

电力大数据的运用是现在提升电网运行、经营管理、客户服务能力的发展方向。

1.1、数据采集来源:电力行业的数据源主要来源于电力生产和电能使用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可分为三类:电网运行和设备检测或监测数据;电力企业营销数据,如交易电价、售电量、用电客户等数据;电力企业管理数据。通过使用智能电表等智能终端设备可采集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数据,再对采集的电力大数据进行系统的处理和分析,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进一步结合大数据分析与电力系统模型对电网运行进行诊断、优化和预测,为电网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地运行提供保障。

1.2、基础数据治理:信息实用化,需要各生产、营销系统的拓扑结构,基础数据信息,要求与现场实际情况一致,要求人员到现场详细收集线路、配变、户表等详细基础资料,在各业务系统上修改,并在往后的工作中实现大修技改、营销技改、业扩报装、基建项目发生的移动数据,进行同步电子化移交,在生产、GIS、营销、计量自动化系统建立档案,保障生产、营销各系统数据的正常运用。

1.3搭建数据分析综合管理平台:由于生产系统、营销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是属于各自运行的系统平台,需要通过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将来自生产、营销、计量的数据整合,提取关键运行参数,制定关键指标监测模块,实现业务横向贯通,为电力大数据打下坚实基础。

二、电力大数据运用

2.1建设数据统计模块:通过配网终端采集各类数据参数的有效性,搭建各数据类别的数据统计模块。例如建设低压台区负载率、供电可靠率、三相不平衡率等关键指标数据统计模块,实现业务分类别日统计、月统计的信息化归类采集。

2.2数据专项治理:配网终端的数据采集准确性,直接影响电力大数据分析准确性,通过系统采集的数据,辨识数据采集是否准确、基础档案是否与现场一致、计算模块是否错误,通过异常数据的辨识,核查现场,修正系统采集数据的准确性,提升电力大数据分析准确率。

2.3提取有效的运行参数:根据安全生产、基建项目、营销管理等各核心业务的数据需求,从数据共享平台,提炼有效运行参数,通过表格化、可视化的数据展现,便于直观监测、分析。

2.4数据分析自主判断:通过专业规定的运行规程,对系统各关键指标制定有效的指标值、计算公式等判断异常、正常的标准,形成数据智能分析模式,减少人工从海量的数据来源,无法有效识别异常数据,判断配网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三、营销管理结合电力大数据深化运用

营销管理业务主要集中在客户服务、线损分析、用电检查、计量管理等核心业务管理。随着每年新增业扩报装的逐步增长,用户的增长量与员工人数成反比,对营销精益化管理产生困难,通过终端数据采集各台变、用户的运行数据,减少人工现场行为及工作量,有效通过实时数据对营销领域涉及的核心数据业务进行分析管理。

四、通过电力大数据统计,提升线损自动化统计能力

通过TTU配变监测终端、负控管理终端、低压集抄的建设,为线损的日统计计算提供信息化技术基础设备。按照站、线、变、户的拓扑结构,搭建分区、分线、分台区、分压线损计算模型。线损异常自动分析:由于用户、配变、线路存在多且运行方式、负荷结构较复杂的原因,一个个排查异常线损,并判断线损计算是否正常存在困难。搭建线损四分统计模块,自动识别线损异常台区、线路,通过制定合理指标与线损自动统计的结果,识别异常线损,图示化展现,并提供相应的历史数据,采集数据,为分析人员提供便利分析的友好界面。

五、线损精益化管理

线损指标是评价电网企业运营管理的综合性指标,线损管理一直是电网企业的难点,每月的人工抄表的准确率、直接影响计算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线损的准确度,导致线损分析不到位,难有可靠数据准确判断线损异常。影响线损指标的因素较综合复杂,从管理线损方面上,大多数体现在基础数据与现场不符,抄表数据有误、计量装置故障,用户存在偷电、漏电等问题。

5.3具体做法

线损精益化管理,是一个有管理降损到技术降损,再到管理降损的过程。根据公司对节能降损长期以来的要求和方针,我局以“抄表无人化”为契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稳步引进信息技术开展营销创新,围绕基础数据管理、线损异常闭环管理、计量自动化终端建设等线损管理的基础工作,并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盘活了GIS、新营销系统、移动GIS、计量自动化系统的高级应用,从而提升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我局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精益化线损工作:

一是技术降损,首先强化配网网架,降低中压线损,2009-2016年,在配网网架升级改造时,我局对10kV网架进行提升改造,更换高耗能的S-7型变压器,对低压线路绝缘化,现在我局低压线路绝缘化率达到80%,配网网架水平大幅提升,解决了10kV线路的末端电压,大大降低压了中压线损。其次使用新设备、新技术、解放生产力提高工作质量。我局从2012年开始通过项目加自建的形式,到2016年底基本实现4类终端全覆盖的“100%”,通过不断对信息化采集系统的数据利用,线损的统计更加精细化,原来每个月统计都费工费时的线损报表,现可通过系统对每个台区及每条线路进行每日的统计,为用电检查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其次,建立一个基础数据质量治理的体系,为县局供电企业摸清家底,统一基础数据源,减轻了一个数据多头维护的负担,解决统计结果不唯一等问题提供了信息化支持和系统支撑。同时,结合数据治理管理模式,编制并下发《数据治理管理办法》,结合部门实际明确了各部门在基础数据管理的职责,实现了营配监测指挥中心集中监测、建档、资料收集、异常派工,各管理部门及供电所常态维护的工作模式。

二是管理降损,2013年,我局成立营配监测指挥中心,主要工作职责为站-线-变-户基础档案管理,线损“四分”管理,终端全面在线监测和管控。为精益化线损管理工作提供新的管理平台,重新赋予精益化线损管理的职责,让供电所在线损管理中的职责成为实在的执行层。其次,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专业化培训,以赛代培,以培带训,打造一支高精尖队伍。强化“一专多能,全员参与”,通过日常仿真实训,加强基层一线人员的仿真培训,提高业务技能;通过竞赛和比武,锻炼和提升员工队伍在线损专业管理和处理上的综合能力。其次在10kV配网自动化和低压自动化的建设中,全局各专业管理部门和一线员工全过程参与建设,其中50%的量由我局自行建设,由此全部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际安装调试等核心技术,为线损管理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合理利用绩效在线损管理中的杠杆作用,探索出“组织绩效+个人绩效+专项绩效”的线损绩效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充分调动全员参与线损工作的热情。2012年以来,我局在台区降损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12步”线损异常检查分析法,有效提升了供电所在台区线损处理上存在的问题,随着自动化终端数据的深入应用,一系列台区指标实时的监测,结合硬件建设标准对台区进行量化评价,树台区线损标杆,并进行推广应用,总结出十一项台区运行指标与线损指标相关联,并依据一系列指标对台区进行评分,设置标杆台区,同时每月针对台变的TTU、集中器、低压集抄的在线率、采集率、电子化结算率,台区日线损计算完整率、工单按时闭环完结率等管理、运行指标进行专项绩效考核,实现了人人身上有台变,个个台变有指标,条条指标都是钱,月月绩效都兑现的考核模式,整体推进全标杆台区建设工作,将技术降损与管理降损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线损的更精益化管理。

结束语:电力大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与服务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更多电力企业选择将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企业系统运维监测、提升客户满意度、降低损耗和成本等诸多方面做出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