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瓜多肽、曲胺奈德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鹿瓜多肽、曲胺奈德治疗坐骨神经痛32例临床观察

段文生

段文生(云南省凤庆县鲁史中心卫生院云南临沧675900)

【摘要】目的分析32例坐骨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2008~2010年32例坐骨神经痛行曲胺奈德40㎎与利多卡因100㎎穴位注射;鹿瓜多肽16~24㎎,静脉滴注。结果32例中痊愈20例,占62.5%;有效12例,占37.5%;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治疗坐骨神经痛应以活血化瘀、营养神经为主,运用鹿瓜多肽、曲胺奈德的药理作用,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了满意疗效。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药物疗法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5-0027-02

坐骨神经痛是沿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的疼痛,其主要表现为腰部、臀部、大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疼痛。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具有疼痛发作剧烈,难以缓解,行、走、坐、卧困难等特点。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多与风寒湿侵袭及感染有关;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多由神经通路的临近组织病变,产生机械性压迫或粘连所引起。按其受损的部位,又可分为根性坐骨神经痛和干性坐骨神经痛。本课题用自拟方法对2008年~2010年在我院诊疗的32例坐骨神经痛进行临床治疗,并观察治愈率、有效率和临床症状的变化,进行临床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2~70岁,病程10天~4年,伴腰痛者10例,肢体麻木者8例,下肢功能障碍14例(肌肉萎缩1例)。经腰骶椎X线片及CT检查有腰椎骨质增生或椎间隙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等情况12例,据此诊断为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经腰骶椎X线片及CT检查无腰椎骨质增生或椎间隙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等情况8例,排外其他病变,据此诊断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没有做腰骶椎X线片及CT检查12例,据临床症状诊断为坐骨神经痛。

1.2诊断标准⑴有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内传导性放射性疼痛;⑵有神经干压痛;⑶坐骨神经牵拉征阳性;⑷坐骨神经支配范围内不同程度的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障碍,常见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⑸坐骨神经通路可有压痛,如腰旁点、臀点、国点、踝点及跖点等;⑹腰椎摄片有腰椎骨质增生或椎间隙狭窄或腰椎间盘突出(常见腰4、5椎)。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临床诊断为继发性(原发性)坐骨神经痛患者。排出标准:结核性脊椎炎、严重外伤、肿瘤等原因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1.3治疗方法⑴曲胺奈德40㎎、利多卡因100㎎混合摇匀,选取腰夹脊穴(4~5)或八髎穴(1~4)(找准疼痛或压痛最明的一侧或双侧或阿是穴)、环跳穴注射,每周2次,治疗后卧床休息;⑵鹿瓜多肽16~24㎎,静脉滴注,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用药1至3疗程观察疗效。

1.4疗效标准治愈: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活动自如,随访1年无复发;有效:症状与体征改善较大,但劳累和天气变化时可有加重;无效: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2结果

本组病例中治疗后痊愈20例,占62.5%;有效12例,占37.5%。总有效率为100%。

3典型病例

患者杨某,男,67岁,右臀部连及右腿疼痛间断性发作5月余。近l周疼痛加剧,向右侧大腿后侧及小腿后外侧放射,呈持续针刺样,右下肢行走困难,并伴有腰酸软无力及右下肢麻木。曾经服汤药及针灸、理疗等,效果均不显著。检查:右侧臀部坐骨神经相应处压痛,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腰椎正侧位片见L1-4骨质增生。据此诊断为右侧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用上述治疗方法并辅以维生素、复方丹参等治疗三个疗程后复诊症状改善,诸症消失,行走如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停药随访1年,偶有发作,但症状较轻,常规止痛活血化瘀治疗可好转。

患者胡某,女,26岁,左臀部连及左下肢间断性疼痛4年余。疼痛向左侧大腿后侧及小腿后外侧放射,呈阵发针刺样剧痛,左下肢行走困难,并伴有腰酸软无力及左下肢麻木。曾多次到凤庆县医院、临沧市医院诊疗,腰骶部X片、CT片检查无异常,经服汤药及针灸、理疗、西医治疗等,病情无好转。检查:左侧坐骨神经相应通路压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左下肢肌肉萎缩、左下肢功能障碍。据此诊断为左侧原发性坐骨神经痛。用上述治疗方法并辅以抗生素、维生素、复方丹参等治疗4个疗程后复诊症状改善,诸症消失,行走如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停药随访至今未复发。

4讨论

坐骨神经痛在中医学中属痹症范畴,其机理多由风寒湿邪,肝肾亏损或跌扑挫闪以致经络受损、气血阻滞,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当腰部遭遇外力或承受长期劳损时,受累神经被过度牵伸,呈紧张状态,若不及时消除,腰椎骶骨附近的神经根将会发生充血、水肿、炎症变化,导致神经内张力增高,功能障碍逐渐丧失。

曲胺奈德注射液为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强而持久的抗炎抗过敏作用:⑴抑制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移行至血管外,减少炎症反应;⑵增加肥大细胞颗粒的稳定性,减少组织胺释放,从而减轻血管舒张及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⑶使血管敏感性增高,收缩加强,减少局部充血及体液外渗,促进血液循环。

鹿瓜多肽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ck)的骨骼和葫芦科植物甜瓜(CucumismeloL.)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分别提取后制成的灭菌水溶液。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折的早期愈合、骨关节炎、腰腿疼痛及创伤恢复等。

鹿瓜多肽中:⑴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可有效促进机体内影响骨形成和吸收的骨源性生长因子的合成,从而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主要药理作用有:促进细胞有丝分裂、分化作用、趋化作用和溶骨活性。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可以直接刺激成纤维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并对其新合成的基质降解有显著抑制作用;能缓解炎性反应的破坏性,又能协助巨噬细胞来源的某些细胞因子在组织修复中发挥作用。⑵甜瓜籽提取物能降低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促进局部血运障碍的恢复;同时还能降低全血粘度及红细胞聚集程度,为细胞提供一个良好的血供环境;另外还能抑制前列腺素的释放,达到止痛效果;甜瓜籽提取物与补充的骨诱导多肽类生物因子具有协同作用。

综上所述,根据坐骨神经的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经络理论及鹿瓜多肽、曲胺奈德的药理作用等,选用自拟方法,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说明了坐骨神经痛的治疗不但要止痛,更要降低局部(神经根部)压力减轻压迫症状,改善局部(神经根部)血液循环,注重局部(神经根部)理疗。治疗应以活血化瘀、营养神经为主。

参考文献

[1]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王永炎.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