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数学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李伟群

李伟群(中山菊城小学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有工具性的基础学科之一。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入手。

【关键词】情趣;兴趣;课堂提问;引导;教学重点

数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有工具性的基础学科之一。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入手。

1.创设情趣,引起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感兴趣的东西,并不是完全不了解的东西,也不是完全熟知的东西,而是和过去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的新东西。所以,教学中应把新、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创设必要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我在教学“千克和克”的认识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每个人带一个一分钱的硬币和一千克的物体,一上课,我让学生用手掂一掂这两个物体,问问学生,你们有什么感觉,学生们说:一分钱的硬币很轻,一千克的物体有些重,然后我说总结说:一分钱硬币的质量就是1克,象一袋同学们手重的较重的物体的质量就是1千克,这样孩子们经过掂一掂,比一比,在说一说,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很深刻的。

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活跃学生思维

思维性强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实际和学生的认识水平,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他们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体会到动脑筋想问题的乐趣。但是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2.1提出问题应当具体明确,不要摸棱两可

比如我在一次听一位讲《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一课,老师讲完了面积的计算方法后,问学生,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了,你们觉得怎么样?这个问题让学生怎么回答呢?就连在场听课的老师也是相互对视,何况孩子们怎么知道说什么呀?当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时,学生没有一个举手的。象这样的问题就是我们不要提出的。

2.2选准设疑点,特别是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在思考问题的转折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处,在归纳结论的关键处,注意沿着学生思路精心设计,使学生乐意回答,并且经过思考后能够回答。

3.重视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

心理学证明,思维往往是从活动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比如我在讲“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这节课时,例题是这样的,把12个蘑菇的34分给小兔,小兔可以分到多少?对于这个例题,我首先发给学生12个圆片,首先我引导学生分一分,在议论一下,再说一说这样求,这样学生通过分,议、算对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法就明白了。这样,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还能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使学生进一步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表达,一定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注意围绕教学重点,精心安排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对于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是联系的内容越多越好,过量的,杂乱的,机械重复的练习,不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容易产生消极的作用,比如,我的一个同事在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回家的作业就是让学生在作业本上让学生计算30道乘法题,第二天。他和我说,我的学生们在前十道题,做的很好,但是后面的几道题做的很多。全班47人,只有一个人是全对的。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没说什么,我说你现在就做这三十道计算题,你计算完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他算了一会不不算了,我问他为什么,他回答的是,太烦了,没意思。一个成年人计算起来都是这样的感觉,孩子们还小,注意力的时间是很少的,让他们做这样枯燥的三十道数学题,他们会怎么样呢?但是,如果我们在做练习当中,出现一些新的信息,学生们就引起注意的,比如,十到计算题,在出几道应用题,几道判断题等等的形式,效果将会更好的。我觉得,在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练习内容,他们最感兴趣。因此,要是要根据数学自身的特点和沉重的认识规律,注意练习设计的针对性,多样性和层次性,在练习中要从基本题入手,过渡到变式题,发展到综合题,引申到思考题。让知识在基础题中得到巩固,在变式题中得到加深并能灵活的运用,在综合题中得到沟通,把内化的知识随时纳入已有知识系统中,在思考题中得到深化,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练习的效果。

与次同时,在练习中,还要特别注意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注意多给学困生创造回答问题,板演练习的机会,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有信心,有兴趣学好知识。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素质,必须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