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的分析及解决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高职学生心理的分析及解决对策

贾翠萍

贾翠萍(潍坊科技学院山东潍坊262700)

摘要:高职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和关注,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预防心理性疾病的发生,为走上社会做好心理准备。本文就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出了一定的分析,找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以及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生逆反心理原因分析对策

在对高职生的施教中,老师、家长及专职高职生教育工作者们普遍感到当代高职生逆反心理现象的严重存在,同时又表现出无计可施、无可奈何的状态。逆反心理正在使很多教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和动摇。为此,揭开逆反心理的实质、形成的原因,寻求解决它的良策,便摆在我们面前。

一、当代高职生的心理特征

高职生既有当代中学生的共同心理特征,也有自己特殊的心理。有不少健康的积极心理,也有很多不良的消极心理,甚至产生变态的畸形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意识增强。高职生极力想摆脱家长和教师的管教,在学习和生活中要求独立,并相信依靠自己个人的力量能成为有知识、有才能的人。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做事希望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肯定。他们反对人云亦云,不愿任人摆布,但又常常为了一点小事处理不当而情绪激动、失去自控,进而动怒、气恼甚至吵架。

2.注重实际,反空谈。高职生想问题、办事情更注重实际,反对空谈政治、空洞说教,厌恶假、大、空,追求真、善、美,追求合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的价值观念。他们憧憬未来,思考人生,最关心毕业分配和个人前途的现实问题。他们努力以各种方式、从多条渠道探求人生的意义、人的价值、人的本质等,他们不只是要认识社会,还要向社会证实他们自身的存在。

3.我行我素的逆反心理。高职生往往容易和家长、老师产生抵触情绪,有时故意与父母师长的教育背道而驰,个别甚至意气用事、蛮横无理、我行我素:你越不让这样做,他非这样做;越不许看、不许听,他非要看、非要听;越禁止抽香烟,他非要抽,或明里不抽暗里偷抽。这种对外界盲目排斥和反抗的心理,就是典型的逆反心理。

4.不愿吃苦的依赖心理。高职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愿吃苦,有很大的依赖性,缺乏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他们巴不得不流汗或少流汗就能取得成绩、获得成果,在个人经过努力能够胜任或完成的实践活动中,往往求助他人,等待别人动脑筋、想办法,自己照搬照套。平时总认为别人应该帮助自己,而不愿也不想主动去关心别人,表现出自私心理。

二、高职生逆反心理产生的解决对策

1.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大学生要学会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经常思考自己,主动设计自己,并自觉能动地以实际行为努力完善或造就自己。科恩在《自我论》中谈到自我教育时说:“在关系到最高生活价值方面,教会别人是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应自己教育自己,别人可能做到的只是帮助他更深刻地理解周围世界和自己,实现比他身上现有的更好的东西。”科恩的论述绝好地说明了克服逆反心理的最好办法是进行自我教育,别人不能代替。

2.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大学生的心理活动会受到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文化、道德、法律等意识形态的发展,善恶、美丑、是非、荣辱等观念更新方面的影响。所以,要克服逆反心理,不能让大学生仅局限在学校这个小天地里,而要让他们置身社会,把对他们思想情操等各方面的培养同社会政治生活、经济文化活动以及社会道德风尚联系起来,以提高他们心理上的适应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不致迷失方向。

3.抓住契机进行积极、正确、及时的疏导教育,改善教育机制。教育工作者要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要掌握好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平衡性这个规律,不失时机地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心理,使其心理健康发展。要努力与学生建立充分信任的关系,要与他们交朋友,以诚相待。要爱护和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和场合,注意正面教育和引导,坚决反对以简单、压制和粗暴的形式对待学生。

4.改进家庭教育。娃娃学步时,父母几乎步步为营,生怕摔着。但父母有没有认识到:让孩子跌倒了爬起来不是更好吗?尤其是现在父母文化知识水平提高了,总认为自己的阅历深,就凡事都要过问,深怕孩子犯错。其实,父母可以换个角度想想,当年自己有没有这种心理呢?自己的父母也都这样吗?大方向抓住,小事情自主,年轻时候多犯错未尝不可,而且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东西。父母的职责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高职生处于身心发展成长期,作为学校教育者不仅要看到表现好的一面,同时也要看到在他们背面的表现,要从内心去关心他们,用心来沟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教育对象的心灵,用自己的心智去开启学生的心智,把握与学生间的情感发展状况,发挥师生间情感的积极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的爱,抓点来转化,用情来温暖,帮助他们改正身上的每个不足之处,从而使他们在美丽的阳光下健康成长。要为学生支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给他们留下自由翱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吴宗宪《青少年不良行为的心理与防治》.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版。

2.黄希庭《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任亮刘正萍《青少年逆反心理的表现、成因与教育》.200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