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按内关治呃逆

/ 1

巧按内关治呃逆

胡影

胡影(江西南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0200)

【中图分类号】R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410-02

【关键词】内关穴治疗呃逆按摩

呃逆中医学古称“哕”,又称“哕逆”。就是我们俗称的打膈。呃逆中医学认为由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病证。可分为虚实两类、实症多系空气外袭,痰饮积癖,暴怒气逆,食滞胃火等;虚症多系中气亏弱,脾胃虚寒或肾气衰弱时出现。本病西医学认为是膈肌痉挛,是一种不自主的膈肌间隙性收缩而引起的临床病症,当膈肌收缩时,空气突然吸入呼吸道同时因声带关闭所引起,以致产生一种特殊的声音,可持续数小时及数日之久。打嗝算不上病,但是嗝起来还是挺难受。想必大家都受过打嗝之苦。

呃逆原因较多,在神经精神系统方面见于神经官能症,脑炎,脑膜炎,脑溢血,脑血栓形成。在消化系统疾病方面见于胃炎,胃扩张,肠炎。在外科疾病方面见于胃、食管,胸腹部手术等。呃逆还见于急慢性酒精中毒,以及服食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等。正常人发生呃逆多数不需特殊治疗可自行停止,对持续时间长不缓解的病人可试行按摩内关穴位的方法。

内关穴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属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内,内部也。关,关卡也。内关名意指心包经的体表经水由此注入体内。本穴物质为间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流至本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从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经的体内经脉,心包经体内经脉经水的气化之气无法从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体表,如被关卡阻挡一般,故而得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阴维脉。主治心痛,惊悸,胃痛,呕吐,呃逆,健忘,失眠,胸胁痛,癫狂,痫症,疟疾,肘臂疼痛,以及休克,心绞痛,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癔病,无脉症等。我们可以通过简易取穴的办法找到它,比如要找左手的内关穴,就把左手手心想上伸出来,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把无名指放在左手腕横纹上,那么左手的内关穴就在食指的下边,两根筋的中间。

内关穴的按摩方法也很简单,用一只手握紧另一只被按摩手臂的下端,使这只手的大拇指垂直按在内关穴上。用指尖有节奏地进行按压,可以左手右手交叉互相进行按压。按摩以产生酸、麻、胀的感觉为最好。产生酸麻胀痛感觉后,持续按压约1~2分钟。

按中医针灸理论,穴位经络联系各脏腑,脏腑病症可在体表相应的穴位上进行治疗。内关穴属于手厥心包经,始于胸中,出属心包经,下行至横膈膜,有宽胸利气、利膈、止痛、止吐的作用。因此,揉法按摩穴位,气随经络至膈肌,可解除膈肌痉挛、宽胸顺气以达治疗呃逆的目的。揉法按摩是推拿疗法中推、拿、揉、掐、按、运等手法之一,由于此法接触面较大,易选准穴位,故治疗效果好。

参考文献

[1]查贵姓.点按天突,内关穴治疗呃逆[J].《按摩与导引》1987.10(3):34.

[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