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中的媒体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再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1

教育技术中的媒体技术——对教育技术的再认识

刘清利程凤敏

刘清利程凤敏(潍坊科技学院山东潍坊262700)

摘要:该文从教育技术角度分析了媒体技术发展演进的特点和规律,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重点,并且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技术的状况,指出了媒体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发展趋势和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指导教育技术工作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键词: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多媒体网络教学

一、媒体技术的再分析

媒体技术的发展是非线性的,是非替代性的。显然,现代教育媒体的出现并没有取代传统的常规媒体,而且在现代媒体发展的同时,常规媒体并没有停止发展。举黑板为例,从水泥黑板到玻璃黑板到磁性黑板,以至后来出现的白板,丰富了黑板这个相当传统的视觉教具的大家庭。黑板没有被电声、计算机等教学媒体取代,在城市的大专院校,在广袤的农村学校,我们随时随处都可见到黑板的影子。

任何媒体技术都具有自身独特的功能特性和应用优势。各种媒体负载的教学信息抽象程度不一,其表现力和渗透力不一,其时空特性不一,因此它们在一定的意义上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应用状况,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取代。印刷媒体历千年而不衰就是因为其内在的生命力,它的优势就在于价格低廉、取用方便、不需借助其它条件。

媒体技术作为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支撑技术,容易给我们一种假象,似乎媒体技术在决定着教育技术的发展,而且媒体技术越是发展迅速,这种假象就越真实。而事实上,这种认识是偏颇的,很容易导致“技术决定论”。教育技术以“求达”为任务,不仅具有物质形态,更兼有知识形态。教育技术要达到与实现学习的个别化和教学的最优化,需要借助媒体技术,但关键和核心是人,所以不是媒体技术能走多远,教育技术才能走多远。把媒体技术通过系统方法整合到教学环境(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内容和媒体技术)中,才是媒体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正确出路。

二、媒体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发展趋势和问题

媒体技术是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的构成要素,是影响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形成对媒体技术的正确认识,有利于媒体技术在教育技术中的健康发展,从而也有利于教育技术的发展。认清趋势,避开误区,对于教育技术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1.媒体技术必定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处可得的学习资源。当前,虚拟现实技术正处在起步阶段,还有待推广应用。但是我们可以预见,媒体技术将变革我们的教学模式、教学系统,如从班级授课教学走向网络教学,从集体授课教学走向个别化自主学习,极大地缩小客观世界与我们的经验世界的偏差。

2.媒体技术越发展,就越要以学习者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忽略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媒体技术只会走到“唯技术论”的老路上,这样的媒体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即使发展,也不可能长远。教师是人,学习者也是人,媒体技术只有渗入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为教师和学习者所用,才能起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作用。单就媒体技术而言,没有对错,没有是非。把媒体技术引入到教学系统中,运用系统方法,产生推动教学效果和效率的合力,这才是正确的道路。

3.媒体技术不会也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相反会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会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支持下的网络教学会对教师重新定位,教师从传统的传递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高级伙伴或合作者,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即使是此种情况之下,教师的职责和作用也并没有消失。因此,我们对媒体技术的发展要抱以积极的态度,而不能消极地抵制和排斥它。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许多教师确实有“恐慌”心理,从而在客观上阻碍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发展。拒绝因循守旧,接纳新事物,才是教师的良好心态。

4.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常规媒体技术仍然是教育技术应用的主流。在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媒体技术尤其是多媒体网络技术将逐步推广开来,对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因地因时制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媒体技术重在“用”上,要切实发挥媒体技术的作用和效益。阻碍现代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发展,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第一,经济不发达,经费紧张;第二,教学软件少,无论购买还是自主开发,都是捉襟见肘;第三,缺乏人才,以计算机水平为代表的教育技术水平偏低。

三、结束语

从媒体技术的角度审视和考察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我们有着特别的意义,这样一条线索引发出不少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的问题。历史的脚步不会停滞不前,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不会停滞不前。我们身处在教育技术工作的现实当中,拨开迷雾,认清发展趋势,结合实际工作查找问题,必定有益于教育技术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邦奇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1999,(2)。

[2]李华中小学教育媒体的选择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