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分析李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分析李杨

李杨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霍邱县供电公司安徽六安237400

摘要: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就要从源头切入,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所担负的社会责任也日趋增加。因此,只有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不断地完善、不断地优化才能够解决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为生产效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电力调控;安全运行;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引言

电力调控运行是电力运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调度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电力的运行情况,为避免安全风险问题的发生,确保电力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便需要从电力运行调控环节入手,加强安全风险管控力度。电力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采取科学、有效的管控措施,降低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才能提高电力运行能力和运行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加可靠的用电。

1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优化的重要性

从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来看,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发展大志经历了以下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电力调控运行系统是在电力系统的经验形式下形成的,第二阶段是电力系统的分析形式的电力调控运行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同时电力调控运行系统也快速发展和进步,且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智能化和自动化,也一直朝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不断深入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要要注意到,这其中仍然有诸多的问题,会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对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因此,合理的控制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和处理存在的问题,促进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电力运行系统是由发电厂、变电站和电力用户等组成,每个组成部分的规模十分庞大,而且在电力系统的构成中起到重要作用。在整个电力运行系统中,从发电厂到变电站,再到用电用户,电力系统需要针对不同阶段进行电压连接和电能输送。在整个电压连接和电能传送过程中,要求时间非常短暂,只是一瞬间的问题。另外,在电力系统的运行中,需要实现电力的产生与电力的负荷量的平衡。因此为了及时和有效地解决上诉问题,在电力系统中引入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能够满足电压连接和电能输送中的要求,真正地解决电压连接和电能传送时间短的问题,有效地平衡电力的产生与电力的负荷量。从现阶段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来看,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使得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和自能化整体水平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电力调度人员可能通过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及时监控和了解电力运行状态,实时接收电力的运行信息,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调整运输电压和改变运输电压的频率,及时发现和解决电力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相关问题,为电能的传输质量和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提供保障。

2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在管理并控制电力调控运行安全风险时,应先明确具体风险类型,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2.1设备风险

电力结构组成复杂,随着电力改建工程的不断推进,所用到的电力设备类型及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因为所有设备之间都存在相互关联关系,当一个设备发生故障问题时,便可能会引发安全风险。如果在选购电力设备时,没有做好质量把控,其工作性能较差,或者设备投入运行的时间较长,出现老化现象时,则电力调控运行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将会增大。

2.2管理风险

电力调控运行需要进行科学管理,当管理不到位时,便可能会引发风险问题。智能电力是电力系统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虽然能够显著提高电力运行效率,但是也加大了调度运行管理难度。实际工作中,存在管理职权和责任划分不明确,无法落实到具体部门及负责人身上的现象以及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不够负责、认真、细心,容易出现操作失误,也会造成安全风险隐患。

2.3集约化风险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电力中的应用,使得电力管理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集约化管理已经成为主流,可以依托网络平台,将各项管理事务进行集中处理,不仅增强了电力运行维护力度,而且还拓宽了继电保护业务。但是,在这种运行管理方式下,电力调控运行安全风险的管控难度也随之增加,任何一个环节发生异常时,都会影响到整个调控运行过程。

3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改进措施

3.1完善电力调控运行管理的有效机制

建立完善智能电力运行管理机制,针对各类风险种类制定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案。(1)设立标准化流程。在电力调控管理中心设立标准流程,保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运用,明确核心业务要求,确保该技术在各环节操作中实现现代化的标准要求。(2)提升电力网控自动化,降低人工操作出现失误的概率。电力控制的各个环节需要综合分析考虑,制定一套能够对自动化电力设备进行统一操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实现电力智能化控制的目的。

3.2细化电力调控技术的支持系统

为加强对集约化模式出现的风险性进行管理,需要将调控运行管理技术系统中遥测、遥感、报警等功能进行分层次创新管理,按照事故潜在风险、显性风险、风险性程度来分别设置报警信号和事故信号,当技术人员在接收到风险信号后,能够及时对信号进行准确分类,并且及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风险,避免事故发生。电力操控室无人监控时,可进一步改造风险管控设备的提示系统,可以根据接受信号长短来智能判断,如若规定时间内无回应,则需要扩大报警信号的发布范围,确保监控技术人员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接收信息,并进行处理。运行中,需要设置专门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维护,根据实践中出现的弊端和漏洞进行完善和升级,实现智能管控的有效性。

3.3完善电力运行的模式,降低运行调控风险

在城市和农村电力调控运行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只有熟练掌握电力运行的模式,根据电力运行中各种信息的反馈,及时对风险进行处理。既要对已经发生的风险进行处理,也包括对未发生的隐形风险进行有效防范。我们可以尝试设置计算机技术对未发生的风险进行可发生性概率预测,提前制定处理方案。技术人员通过电力调控管理系统对电力输电设备中变压器、电缆、开关等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在城市与农村电力风险调控中,主变电路超载运行、备用电不足、电压超限等风险是常出现的风险,可以着重进行风险评估预测。

3.4体系化管理电力调控运行人员

制度对人员起到制约约束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流程,划分责任,将工作重点整合,确保人员能够明细工作任务,抓住工作重点,学习风险类型,培训工作人员的查询风险和处理风险的能力;对工作人员按照阶段进行定期考核,内容主要以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以及制度的规范程度为主。定期召开技术交流会,对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学习,发现不足,提升能力,以此来提高全员的综合能力。

3.5建立安全风险预控机制

电力调控运行人员应根据电力检查计划及工作安排,对设备实时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其工作状态及各项参数,预测其未来运行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排除。同时还应该模拟真实的电力运行环境,及时发现安全隐患进行演练,增强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另外,还应该将电力安全风险预测结果制成表报,作为电力规划和建设的可靠依据,优化电力运行性能。

3.6充分应用大数据技术

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多样化海量数据,在开展电力调控工作时,必须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优势,加强对电力风险的管控力度。比如,在对电力进行数据分析时,可以借助ACADA技术和WAMS技术,分别采集其稳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实现多时间尺度的负荷特性参数在线辨识。另外,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情况,并对其未来运行趋势进行预测,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风险隐患,实现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结束语

总之,良好的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和降低电力安全的最直接有效的手段,这要求我们电力行业技术人员要足够重视电力调控风险管控工作,对安全风险要实时保持警惕,不断加强自己业务知识和能力,实现对电力调控运行中安全风险的有效把控,保证电力行业造福于人。

参考文献:

[1]刘娟.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4):236.

[2]张玉娟.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4):51-52.

[3]唐周静.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2):127-128.

[4]胡晚元,连文生,龙连平.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常见故障和处理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0):39.

[5]武志东,刘华伟.电力调控中心监控人员的职业发展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7,(3):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