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特点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特点分析

李小琼石容

(眉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眉山620000)

【摘要】目的: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同分期血红细胞参数进行检测,并分析不同时期患者参数变化特点。方法:176例患者均为我院肾病科临床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氮质血症期组62例、肾衰竭期组71例、尿毒症期组43例,检测红细胞各项参数(包括RBC、HB、MCV、MCH、MCHC、RDW),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各期均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在氮质血症期组、尿毒症期组、肾衰竭期组、患者的RBC及Hb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减低的变化趋势(P<0.05),而其MCV、MCH、MCHC、RDW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增高的变化趋势(P<0.05)。结论: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参数变化的分析可反映肾性贫血的情况,并辅助肾性贫血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红细胞各项参数(包括RBC、HB、MCV、MCH、MCHC、RDW);贫血

【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207-02

【Abstract】ObjectiveTheerythrocyteparametersofpatientswithchronicrenalfailureweremeasuredatdifferentstages,andthecharacteristicsofthechangeswereanalyzedatdifferentstages.MethodsAll176patientswerepatientswhowereclinicallydiagnosedaschronicrenalfailureinthenephrologydepartmentofourhospital,including62patientsintheazotoxemiastagegroup,71patientsintherenalfailurestagegroupand43patientsintheuremiastagegroup.Erythrocyteparameters(includingRBC,HB,MCV,MCH,MCHC,RDW)weretestedandanalyzedstatistically.ResultsInpatientswithchronicrenalinsufficiency,normalcellanemiawereobservedatallstages,TheRBCandHbvaluesofthepatientsintheuremiastage,renalfailurestageandtheazotoxemiastageshowedadecreasingtrendwiththeprogressionofthedisease(P﹤0.05),thevalueofMCV,MCH,MCHCandRDWincreasedwiththeprogressionofthedisease(P﹤0.05).ConclusionThechangesoferythrocyteparametersinbloodroutineexaminationcanreflectthesituationofrenalanemiaandassistthediagnosisandetiologicalanalysisofrenalanemia.

【Keywords】Chronicrenalfailure;Erythrocyteparameters(includingRBC,HB,MCV,MCH,MCHC,RDW);Anemia

慢性肾衰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肾功能受损的不同程度从轻到重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4个阶段。肾性贫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贫血,肾病的病程病情决定血象的变化,反过来,血象的变化也间接反映了肾病的病程和病情[1]。贫血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预后较差。导致贫血的病因多样,其中主要最主要的因素可能是营养不良,铁等造血原料不足及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减少导致红细胞的生成减少等,随着临床中铁剂以及红细胞生成素的不断应用,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可见明显改善,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病情改善不明显,所以对于慢性肾衰竭合并贫血症状的治疗是当前临床的重点[2]。

因此本研究应用全自动血球计数仪,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不同分期氮质血症期(血肌酐达133~442μmol/L)、肾衰竭期(血肌酐升到442~707μmol/L)、尿毒症期血肌酐达707μmol/L(8mg/dl)以上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参数进行检测分析,旨在分析不同时期慢性肾衰竭患者血红细胞参数变化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76例患者均为我院肾病科临床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内科学(第8版)》慢性肾功能衰竭诊断标准[3]。氮质血症期组62例、肾衰竭期组71例、尿毒症期组43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早晨空腹采取静脉血2ml,用EDTA抗凝,采用SysmexXT-4000i型全自动血球计数仪检测红细胞各项参数(包括RBC、HB、MCV、MCH、MCHC、RDW)。

1.3统计学方法

所有参数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P<O.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三组的各项参数(包括RBC、HB、MCV、MCH、MCHC、RDW)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l氮质血症期组、肾衰竭期组、尿毒症期组患者红细胞参数比较

检测结果显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各期均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氮质血症期组尿毒症期组、肾衰竭期组、患者的RBC及Hb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减低的变化趋势(P<0.05),其MCV、MCH、MCHC、RDW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增高的变化趋势(P<0.05)。

3.讨论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贫血发生机制主要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其他还包括红细胞寿命缩短,慢性失血,造血原料缺乏包括铁、维生素B、叶酸等,炎症和感染,严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4]。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低于30mL/min时,出现贫血,并随肾功能恶化,贫血程度随之加重。肾性贫血一般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常规检查是临床诊断贫血的主要手段,可通过对外周血液标本中的血细胞数量以及形态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从而对机体内是否存在贫血进行判断,通过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来判断贫血的严重程度及其引起的临床后果。基本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等参数。MCV反映红细胞体积的总体改变;MCH、MCHC能反映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的含量情况;RDW是仪器测量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能准确反映红细胞大小不等的程度[5]。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各期均表现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氮质血症期组尿毒症期组、肾衰竭期组、患者的RBC及Hb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减低的变化趋势(P<0.05),表明随着病情的进展贫血进一步的加重;而其MCV、MCH、MCHC、RDW值随着病情的进展呈增高的变化趋势(P<0.05),特别是MCV和RDW呈增高的变化趋势,MCV值是反应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大小,RDW是反映红细胞大小差异性的一种参数,用所测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来表示,它反映红细胞体积的离散程度[6],MCV和RDW增高表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疾病后期贫血时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并且红细胞的体积大小的异质性也增大,从导致肾性贫血的病因分析,可能原因为疾病后期因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及造血原料缺乏包括铁、维生素B、叶酸等,从而在治疗过程中铁剂以及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导致疾病后期大小红细胞同时存在,所致疾病后期MCV和RDW增高的现象,因此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常规红细胞各项参数的测定及分析首先可以确定患者是否贫血以及贫血的严重程度,其次可以确定贫血的类型,并且通过贫血类型的分析可以分析贫血导致的一些可能性的原因,因此血常规检查中红系指数变化得分析可反映肾性贫血的情况,可作为肾性贫血的辅助诊断手段,还可用于肾性贫血病因分析及治疗指导。

【参考文献】

[1]缪晓丽,王丽颖,张桂荣,等.肾性贫血血常规检查红系统指数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4:?157-158.

[2]陈洪涛.持续缓慢低效血液透析对重症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J].当代医学,2016,22(36):106-107.

[3]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24-529.

[4]叶任高,陆再英,等.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45.

[5]李平君,李绪城.慢性血液透析病人铁缺乏与红细胞相关参数MCV、RDW的关系的研究[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l:27.

[6]樊晓萍,张怀性.MCV、RDW参数鉴别诊断贫血的临床实用参数价值.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分册,2004,25(3):121.